亲亲我的辽国小皇子(22)

“不请我喝杯茶吗?贤弟。”青衣男子又道。

萧玉寒微微一笑道:“大哥,小弟怠慢了。来人...”

青衣男子打断道:“夜深了,你亲自给我泡一壶茶好了。”

萧玉寒点点头,转身的瞬间拉下了脸色。

青衣男子承认,面对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他始终没有办法一视同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他的优秀他的冷静他的王者之气,无一不是一种威胁。

萧玉寒沏茶的时候早已恢复了平日波澜不惊的神情,似乎没有什么能够打倒他,除了那个现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子,他的女人。

“原来你也是有弱点的?”青衣男子突然开口。

萧玉寒一愣,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

青衣男子却没有闭嘴的意思,继续道:“那个女子,真是绝色天香啊。贤弟好福气。为兄以茶代酒,恭喜你了。”

萧玉寒不动声色道:“多谢大哥关心。俗话说,好色之心人皆有之。大哥你阅女人无数,如今甘愿在逍遥会充当面首,难道不是为了逍遥会的那个印子姑娘吗?”

青衣男子显然也是一阵诧异,但转瞬又哈哈大笑道:“贤弟,你是我文殊奴这辈子唯一佩服过的一个人。”

萧玉寒轻啜了一口茶道:“大哥仪表非凡,武功超绝,岂是我一介书生可比。”

青衣男子炯炯有神的看着萧玉寒道:“有些事在所难免,谁都无法改变。无论生死,敬孝都是你我责无旁贷的。母后对我兄弟二人并没有任何的偏颇。有的都是一样的疼爱。就好象七年前你的失踪,你以为如果你死了,我还能活到现在吗?”

萧玉寒笑道:“过去的事提它何用,过去我们无法改变。”

“好!贤弟,今天我们是天底下最平凡的兄弟”,青衣男子豪爽道。

两人在屋内侃侃而谈,大宋的疆土,汉人的文明,制度,知无不言。

东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曙光撕破云层,开始为这个繁华的人世添彩。

没有人知道这一夜的韩德让独自在飞驰的马车上想念已经远离的东京。

他并非是喜欢大宋的繁华喧嚣,他只是担心那里的一个人。

那是一种男人深沉的担心,沉默并且厚重。

他不仅一个字不说,甚至还十分严厉的教育了那个孩子一顿,惹得那个孩子更加的讨厌他。

尘土在夜色的中无声无形的飞扬落下。一个父亲的心升起又落下。

第32章 追前尘

大宋疆土之外,辽朝都城上京城幅员广阔,气势恢宏。有南北二城,北曰皇城,南曰汉城,两城相连。皇城是契丹贵族居住的地方,呈方形,又分内外两部,即外城和皇城。汉城位于皇城南面,是等级低下的农民等劳动者居住的区域。它的北墙就是皇城的南墙。城呈不规则形,墙为土筑。

生活是很残酷的,有些人注定从出生开始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有些人注定要经历苦痛挣扎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后者是幸运的,起码上天给了他机会,可事实上,无数的人必须穷苦的过一辈子。

等级永远存在。至少目前我们无法改变。

韩德让的马车轰隆隆的驶向皇城,那里有厌恶他的人,崇拜他的人,还有依赖他的人,或者说他深爱的女子。

那个女子,他自小便爱着,疼着,本来她会是他相伴一生的人,假如皇命不那么残忍的话。

十七岁的她在自己怀里流着泪,最终踏入了那寂寞的深宫。

他记得,保宁二年的五月,先皇前往阊山行猎,萧思温伯父也随行。高勋和女里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合谋指使与萧思温同为后族族人的萧海只、萧海里前去行刺。萧思温卒不及防,一命归西。

父亲的死,使年仅十七岁的她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如此残酷的权利斗争使她的政治阅历迅速地成熟起来。没有了父亲的帮助,却有丈夫的支持,她开始发挥自己的才干,协助先皇治理国家。

于是再也没有了这个女子温婉的笑容,每一次的觐见他总是看见她皱着眉头,不言语,或者是欲语还休。

二十年前的今天这个女子由万人景仰的皇后变成了新寡的太后,她在干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面前流着眼泪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一向成稳坚强的她那孤立无援的小女人模样使他忘了面前是一位执掌国事十余年的太后,而是很多年前的那个在她怀里流泪的女子,那个等着嫁他却在提婚的前一夜收到圣旨的女子。英雄气壮的他,上前安慰并发下重誓说:“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那天的夜色朦胧,月影摇曳,她,辽国的太后萧绰,他的燕燕对他吐露了多年的情意:“我从前曾与你有过婚约,现在皇上去世,愿与你重谐旧好,再叙前缘。现在我儿子当了皇帝,他也就等于是你的儿子,愿你好生照看!”

他再想不到当年的那个小女孩经过这许多年,已做上了太后,身边要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却仍然对自己旧情缱绻,实在是感动莫名。

从此他更是忠心耿耿,而燕燕更是完全地信任他,让他总领禁军,负责京师宿卫。

出则同车,入则共帐,就连接见外国使臣的时候都不避忌。

契丹贵族们的纷纷议论,有些人更以韩德让“非我族类”为由,坚决反对她对他的宠信,甚至于散布一些韩德让不忠于太后和辽国的流言蜚语。

然而那个女子竟全然当作了耳旁风。

相比之下,他一直都是懦弱的吧。比如说很多年前他不作挣扎的放弃。

他的父亲伐宋之时大败逃奔,触犯军令,原本是必死之罪,却得到了她的全力营救,最后只是杖责免官了事。而且不久就又重新起用并升官。

她是在默默的告诉自己她一直都未忘记吗?

而这一切,他怎会不明白?可是,宫廷纷争,她一个女子真的承担得起吗?

当她知道她疼爱的儿子做出了那样的事情时,她心痛的几乎死去。而那个被追杀的孩子,他们的孩子,从小到大竟然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

那是一份怎样的歉疚啊,缠绕了他那么多年,玉寒那个孩子,还在为孤单所伤害吗?

没错,萧玉寒,正是他与当今太后的儿子。

他们隐藏的很好。

他们不知道,萧玉寒心知肚明。

或者此刻那个女子,萧绰,如果知道她的两个儿子正相对互饮,谈天说地,该有多么欣慰呢。

第33章 本是同根生

萧玉寒微微笑着,欣赏的看着眼前的大哥。

青衣男子道:“我向往汉族的封建文明,喜欢汉文书籍,会用汉字写诗。我已经下命让人用契丹字译自居易讽谏集,召众臣读之。”

青衣男子两眼炯炯有神,滔滔不绝道:“等我亲政的时候,对内,我将大力选拔人才,知人善任,使统治内部相对稳定。另外,重用有才干的汉族官员。吸收更多的汉族知识分子进入政权。在他们帮助下,进行改革,提高奴隶的地位,使他们和平民相似,禁止残杀奴婢。还要修改民族间的“同罪异论”法,“贵贱异法”法,奴主关系法及废除兄弟连坐法。并且是公开明文的废除。其中涉及到家奴犯罪要送官府论处,主人不得擅杀。同时实行赋税制度,让农业奴隶一方面按田亩向主人交租,另一方面向政府纳税,税钱可以折成粟稻交纳,我脚叫“二税法”,使他们成为农奴,以促进辽国的繁盛。”

萧玉寒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哥,你不仅才华横溢,又有雄韬大略,何必非要为难小弟。也许我们可以成为真正的兄弟。”

青衣男子沉默了一下,看着他的眼睛道:“我一直在想,你。会不会成为我的威胁?”

萧玉寒依旧是浅笑道:“大哥,请相信我,小弟志不在此。”

“哦?”青衣男子好奇。

“不知大哥是否看过庄子的书?”萧玉寒问道。

青衣男子点点头道:“看过一些他的文章,比如说逍遥游。”

萧玉寒叹了一口道:“庄子云: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夜风清凉,凉意透过窗慢慢的流入屋内,那一刻,屋中很安静。

青衣男子似乎是做了某种决定,他起身拍着萧玉寒的肩说:“我信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