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日,左弗便在京口四处看,见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如今生机勃勃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不过这种闲暇时光也是有限的,很快清廷那边又来人了。他们同意通商,但是不同意汉民无条件过江。对于这点,左弗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一句话,我们大明的底线就在这里了,你们是要给扬州还是通商,自己看着办吧!
提出的条件一条都不能改,若是不愿,她这就回京复命了。
这下福临急了,在他看来只要不割地赔款其他都是小事了,而且大清也需要粮食来安抚那些贱民不是吗?
跟大臣们闹了个天翻地覆,连孝庄出面都没用,最后只好同意了这份看起来极为不合理的通商条约。
没办法,福临拿自杀威胁他们,福临死了没关系,可他们要背上一个逼死君父的名声那就真要遗臭万年了。
反正是福临作死,最后大清真要因此亡了那黑锅也是福临背着,跟他们没关系,要怎么做就随他吧!
条约签订,福临的心情大好,迫不及待地将董鄂氏送到了京口,哪怕大明只允许他带一百侍卫和一百仆人也没闹腾。在他看来,大明是要脸面的,既然条约签订了,那也不会做出囚禁暗杀他的事来。而且,他们目的是为了通商,而不是挑起战争,不是吗?
他想得倒也挺通透的,因为大明目前还真没有起战端的想法,主要国内这几年正在变革,许多武器面临着替换问题,所以他们也不想打。在大明君臣的想法里,要么不搞,要搞就一步到位,一旦北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左弗也不想打,因为百姓真得太苦了,尽管已经修生养息十多年,可底子还是很薄的。如果不能速战速决,那就暂时忍耐。忍耐到左家军的火器足够,火力足够强的时候就可以过江了!
福临过了江,京口的一切让他感到震惊!
这就是大明?!
在这个小地方居然也是如此繁荣?这种马路就是传说中的水泥马路吧?当真是神奇啊!还有那些铁杆子就是那种夜晚会发出光亮的太阳灯吧?
自行车,三轮车,四轮马车,各种新事物看得福临那是眼花缭乱,便是一向稳重的孝庄望着这一切也是震撼不已。
在这个小地方,百姓的脸色看起来也是极好的,这说明他们食物充足,不但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身上的衣服都是干干净净的,竟都没有打补丁,人看得清爽极了。
一路上虽有士兵戒严,但是他们还是透过人群看到了一些市井景象。路边上的商铺就不提了,还有许多的小食店,小商贩们来来往往的,许多孩子竟还有钱去买糖葫芦以及小泥人。
而更让他们诧异的是,这些普通百姓竟然还有闲钱出来吃点心。像什么小馄饨,茶叶蛋这些虽不贵,可大清的普通百姓哪有闲钱去吃小吃?
大明之富庶远超他们想象啊!
福临神色复杂,听说大明开海后就一天比一天富有,自己也想要开海,可奈何大明海军极为霸道,他们的船根本到不了日本,只要出去就会被打。
而除了日本,其他地方根本就去不了,沿海一带都被大明锁死了,而他们也没能力造大船去更远的地方。
想到这里,福临心下戚戚。即便占领了大明的紫禁城又有什么用?只要过不去这长江,他们想要发家致富简直就是做梦!他们占据的地方就没几个好的,也就扬州稍微好点,其他都是苦寒贫瘠之地,不但捞不到什么东西每年还得大量补贴,不然贱民就要闹,就要造反,所以说是大清,可跟垃圾小国也没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福临默默叹出一口气,心里暗道:“也许通商也是好事吧。大家多往来敌意就不会那么重了,也许有天大清被合并了,他们这些满人还能有个活路。”
诸人不知福临心里的想法,不然非被他雷死不可。福临虽性情暴躁,嘴巴也强硬,但是其实他心里也很清楚,大清根本就打不过现在的大明了。
多年前的那次袭击,设计的那样完美,可还是失败了。如今能战的将领殆尽,他们还拿什么去跟大明拼?而且,这多年过去了,鬼知道大明现在的火器已发展到什么样了。
根据汤若望传来的情报,便是火器极佳的西班牙人都不是大明人的对手,而大明海军更是大洋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汤若望本人因着向大清传递情报也被教会训斥,可见大明在欧罗巴以及教会影响力。
所以……
要是不用打仗就能被合并了,或许才是最好的出路吧?左弗那人虽狠可却也不是弑杀之辈,大家处出感情了,满人才能有活路。
想到这里的福临发出一声叹息,但随即想到董鄂氏有救了,心中的忧愁又散去了。不当皇帝没关系,只要雅兰活着就好了。
安顿下来后,左弗就来了。
董鄂氏怎么也没想到她竟有见到左弗的这一天。望着眼前这个肚子独显,身材高大的女子,她有种做梦的感觉。
这就是那个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天下,写出无数锦绣文章的左弗吗?当真是奇人有奇相,仅看这身量容貌便知不是普通人。
左弗拿来一个表格,让董鄂氏勾选,福临在一旁看得莫名其妙,忍不住问道:“先生,雅兰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左弗望了福临一眼,道:“你们大清的御医应该也跟你说过吧?皇贵妃是因为郁结在心身体才虚弱的。也就是说,她得是心病。”
福临急了,“是这样说过,可到底要怎么医治呢?心病还需心药医,这太玄乎了,到底怎么样才能让雅兰好起来?”
“唉!”
左弗轻轻叹了口气,道:“我怀疑她这心病严重了,发展成了抑郁症,所以除了要做心理上的疏导外,还得用药……你安静点,这表格就是测试她到底是不是抑郁症的……”
第677章 入京
做完表格有了初步判断后,左弗并没有直接下定论,反是道:“有些检查设备只有南京有,你们得跟我去南京才能进一步确定。”
是的,心理测量量表只是初步检查的手段,除去这些外,还得看看是不是有组织病变。
福临点点头,表示可以立刻动身去南京。
董鄂氏就是福临的命,既然条约签了,那么也没必要刁难他了,所以便早早动身回南京。
只是这事得先派人回京通禀一声,就算面上再怎么过不去,可该有的礼节却不能少。而且,也得让乡巴佬们开开眼界不是?
三日后,左弗回京,福临到了这时候才知道,那个一直跟随在左弗身边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狗屁指挥使,而是左弗的丈夫,安顺候!
福临起初还有点纳闷。
这个男子仪表堂堂,家世又好,怎能看上左弗这个虎姑婆?可再想想又释然了。
女子容貌好固然赏心悦目,可娶妻娶贤,像左弗这等才识过人的女子本身就有着独特的魅力。相处时间虽不久,可他却被左弗的见识学识所折服,这样的女子,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大清,总会有人喜欢的。
董鄂氏这几日的精神也好了许多,也许是见到了心中崇尚的人,见她并未对自己表现出恶意,所以心态跟着好了一些。又或许,是见到了生的希望,总之,比起在大清那段时间,来了大明的她显然要了许多。
一路上,她都靠在福临身上,坐在大明特制的马车里,将窗帘打开,透过玻璃窗看着窗外的景色。
大明的富有,干净深深震撼着她。从京口出发,一路上所走的官道都是水泥地不说,她还看见延伸出去的小道也是水泥铺就。而官道两边都有树木,显得极有意境。
往来车辆繁多,百姓精神饱满,每过一段路就有个休息区,里面的商品繁多,食堂的饭菜也很可口,更有许多女子在这儿工作,一点也不避讳男女大防。
左弗专门派了个人伺候他们,这个婢女看着粗壮,可交流起来却发现十分有水平。询问了她的身份后,他们才知道,这是左弗的陪嫁,是从小跟在左弗身边长大的。
当真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左弗身边一个婢女都有如此见识,可想而知,左弗的见识学问是有多深了。
这个婢女名唤春雨,性子有些跳脱,不过却也很懂分寸,一路上给他们解说解惑,倒也相处愉快。
休息站内,他们都是在休息区内吃食堂的饭菜,而左弗则带着其他人在休息站空地上吃。
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这作风也是让一干满族亲贵感到惭愧。以左弗时至今日的威望,她完全没必要这样拉拢人心,会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她坚持自己订下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