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混古代(143)

作者:杨柳爱豆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些特殊的铜钱观鱼也不懂到底特殊在哪儿,但就寻常一个铜板就能换至少七八斤大米,那天上的大米是廉价到何种程度了啊?

搞不懂逆差,但却不妨碍观鱼的理解。这样一想,便觉这些乡民有些可怜。

他们眼里的大善人左大人其实就是个黑心鬼啊!

轻轻摇头,然后一叹,暗道:“管这些干嘛呢?只要左弗不倒,老道这辈子就衣食无忧咯!”

领到物资的乡民们展开了显示出极大的热情,在工匠们的指导下,借着火把照明,一个晚上便是搭建了许多板房出来。

干了一夜活,人很累了。

可当他们看到一桶桶白米粥,一个个肉包子端上来时,所有的疲惫都没了!

肉包子啊!

不过年不过节的,居然能吃到肉,这真得不是在做梦?

工地上变得沸腾了起来,那些赶来查看进度的乡绅望着这场面也是惊呆了!

之前就听说左弗给干活的泥腿子们吃白米饭,吃肉,可当这一幕真实地出现在他们眼前时,还是感到了一股震撼!

白米粥散发着的清香勾动着人的食欲,一口下去就能咬出油脂来的肉包子,不要说这些泥腿子了,便是他们看着也眼馋。

这包子怎就能这么白呢?

面粉精贵,就难在加工。古代的加工技术不发达,很难将稻壳脱干净,所以说是白面粉,可和后世根本不能比。

左弗面粉都是在淘宝买的,自然是经过精加工的面粉,再加上有现代酵母粉帮着发酵,做出来的包子自然又软又白。至于里面的馅料也是在淘宝买的。

十二块一斤的猪肉糜省了大家剁馅的功夫,且比在明朝买划算多了。左弗这回抄了几个士绅商贾的家,收了不少铜板上来。这些铜板在淘宝可以卖到15-20元一个,而那些稀有的更能卖到几百上千,甚至上万的。

所以她现在对铜板也看重起来了。因为严格说来,这算是古董,一文钱在明朝只能买个鸡蛋,但换成时空币后却是能换来一斤多猪肉或者十斤大米。

这样的逆差若不用,那她就真是傻子了。

至于会不会造成泛滥?那才不是她该考虑的问题!等卖不动了,再将这些铜钱拿到现实世界用,她继续倒卖黄金就是。

所以一文钱能换一斤多猪肉,那自然也不用在现实采购了,反正真要全靠现实采购,以大明这生产力,那是怎么也供应不上的。

乡民们吃得开心,乡绅们则是一脸震惊。

然后……

他们就有些惭愧了。

一群大老爷们竟还不如个女人,虽说这行为看着有些傻,可有这胸襟,却也不得不敬佩。

当真是做到了爱民如子啊!

纯粹的人走到哪都容易被人尊重,左弗的举动让这些乡绅的敌意又少了些,有些人干脆调头回家,又去拿了些银子,精美瓷器过来。

县太爷这般诚心对待他们的族人,他们也不能太失礼了不是?

只是等他们到了卫所后,却被告知左弗已经离去了。奔牛受灾也很严重,她老人家还得赶到那边去视察灾情。

一群乡绅面面相觑,惭愧感又涌上心头,不由拱手冲李想道:“这位小官爷,日后请代我等转达县太爷,若有用得上我们的地方,尽管言语。”

李想笑笑,道:“你们知道我们家大人是什么样的人就好,那些捣鬼的事就别做了!我们大人也没毛病!非要跟你们过不去!她老人家的事多着呢!下面还想到各乡开识字班,都不用你们花钱,你们别捣乱就行了。”

乡绅们又震惊了!

“开识字班?就是开学堂吗?”

“也可以这么说吧。”

李想挠挠头,“我们卫所里每个人都要学认字,还得算数,大人说过,人生明理始读书起,哪怕当个农民,多认几个字,种出的庄稼都要比别人强。”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子,道:“我们大人说过,读过书,这里就不一样了。读书就是培养一个人动脑的过程。”

一群乡绅被这番话炸得晕晕乎乎的:让农民也读书?

这莫不是疯了吧?

可待恍惚后,忽的就生出一丝敬佩来。

一介女流竟有这等胸怀,当真是可敬可佩啊!

这念头一出来后,再想想李谂,便觉着这人死得不冤。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此人的梦想,一只燕雀怎能知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李谂输得不冤啊!

第192章 一人读书,全家光荣

轰轰烈烈的赈灾行动在进行着,短短七天功夫内,左弗几乎走遍了武进县每一个角落,人也迅速瘦了下来。

赈灾是个体力活,虽不用她去搬砖,可统筹调配也极需耗心力。

不过好在,老天爷也赏起脸来,天气一日不一日好,虽是寒冷依旧,但连续的晴天过后,积雪基本消融了。

雪灾过去了,但重建工作还要继续。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左弗出了一张告示,明确了工作时间,工作福利等相关事项。除此之外,工资也由周结改成了月结,每月十日便是发工作日。

工作时间上,依然是每天工作四个时辰,夜班有夜班补贴,做六休一,并将一星期七天制度引入武进县。

而私下里,她则武进县展开了新的计量,度量单位。至于会不会被人说别有用心?这个她也只能表示:你们爱咋想就咋想吧。

她的知识来自于现代,许多已知的知识若要重新套用大明的计量度,那将是个无比繁复的工程,而且大明的量度还不够精确,对于搞科研工作来说,这可是要命的!

所以在处理完一大堆糟心事后,左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县学内开了一个课堂,教授汉语拼音,数学,自然等课程。

林立几人跟着她有段时间了,因着底子好,经过系统化训练后,现在教教小学数学完全没问题。

而汉语拼音他们几个也是学的,不过比起乡绅送来的那些子弟,这几个家伙显然更偏爱理科。所以左弗也不麻烦了,就让乡绅子弟去教汉语拼音。

而这些子弟在见识了拼音的厉害后,心里再也没想法了。在他们看来,这个东西若是由自己传播出去,那自己以后还不得名留青史?

孔老先生为何能名传千古?还不是因为学生多嘛!

而这拼音学上几月后,便能认字,等学个三四年,寻常的根本就没问题了。若是教人认字也能这样量产,那得是多大的功德啊?!

县学里搞了学堂,朝京门,小营前等卫所也不能落下。那边房子都是现成的,因着难民大量涌入,这些卫所也趁机招了不少人,如此一来,生源就有了,开课不成问题。

当然,除去这些正规学校,左弗还在各坊间租房,开设识字班,每一个乡绅子弟都必须轮流去各坊间识字班值班,教乡民们认字。

一干事宜一直忙到了十二月,这一日,各坊的识字班终于开班了。

免费教认字,若是有孩童学得快的,还能入县学或朝京门,小营前的学堂读书!

进去读书不但供应午饭,还免学费!

收到消息的崔玉舒被惊得连连咳嗽,追着师爷反复问了好几遍,才确定不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而是左弗当真要兑现当初的承诺:让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

“千真万确,学生已看了好几处,她还在城里帖了大字,上面写着,一人读书,全家光荣;一人文盲,全家耻辱;全面扫除文盲,争当文明人等等。大人,她,她这是要做什么啊?”

崔玉舒两个眼睛成了蚊香眼,他呆愣了好久,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道:“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说着又喃喃了起来,“有教无类……这真得可行?不,不,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所以圣人才说要因材施教。”

师爷接话道:“学生去看了下,那识字班只要想学的都可以去,他们从学写自己名字开始,然后是自己想说的话,说这样认字学起来非常快。而县学的课堂学生也去了。那些乡绅子弟在左弗那儿学了一套切音之法,称作拼音,以京津一带口音为准,分了四个声调,借鉴西夷文字,将所有字都表上了声,那拼音之法学上三月就能掌握,再认起字来,只需读那西夷注音……”

“什么?!”

崔玉舒惊得站了起来,“西夷文字?!她,她这是要做什么?!要做什么?!圣人文字都不要了吗?!这是数典忘宗啊!”

“尊翁莫要激动。那西夷文字不过是工具尔,也不是真的西夷文字,只是听说是受这启发,用来给我中华文字注音而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