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将年礼的事办好,安排了人到各府去送,天色就晚了。荀卿染又去容氏那里请了安,才回到宁远居用饭。
因着近来辛苦,荀卿染特意吩咐厨房备办了一桌席面送来,炕上放了一张桌,地下又放了一张桌。荀卿染独自坐在炕上,让宋嬷嬷过来一起坐。宋嬷嬷万般不肯。
“奶奶赐下饭来,让奴才们跟着一起吃,已是极大的恩典。万没有奴才们跟着奶奶一桌吃的道理。奶奶看重奴才们,奴才们更要知礼,不能坏了规矩。”宋嬷嬷道。
荀卿染不好勉qiáng,只得让她跟麦芽、桔梗几个每人一个小杌子在屋地下坐了。
主仆几个吃过饭,宋嬷嬷带着人将酒菜撤了下去。
荀卿染就留个几个丫头在屋子里,说话消食。
“奶奶,太太让奶奶备这些年礼,太太就去了二奶奶的院子,不知和二奶奶商量了什么,冬儿就带人另外备了好些个金银、玩意儿、尺头,一份一份的。婢子看着,有的不比这几家的少,也不知是给谁的,还背着奶奶。”宝珠见没有外人,在荀卿染耳边低声道。
荀卿染眨了眨眼,这送年礼可是件大事,从中可以知道不少的信息,她就知道齐二夫人不可能把齐府的底都透给她。这年礼单子上的,都是齐府明面上来往的人家,那暗地里的厚礼,又是送给谁的?
第一百四十章喜宴
“你可看见,那些东西是派谁送出去的?”荀卿染问宝珠。
“是冬儿姑娘带着人送到二门,二爷的小厮接了出去。”宝珠道。
荀卿染低头沉思。齐家这样的府第,有些私下的人qíng不足为奇。别的她不敢说,但是因为宫里的贤妃娘娘,齐府对宫里人的孝敬肯定少不了。这些肯定就不能在明面上走礼,只能私下去送,还不能送少了。
说起来,家里有个女孩在宫里做娘娘,还是主位,这一年四季年节下,宫里都有赏赐的东西出来。外面看着赫赫荣光,也只是赫赫荣光罢了,从齐二夫人和齐二奶奶无意间透露出来的消息,荀卿染知道,齐家送进宫里的钱,绝对比得到的赏赐要多。
当然了,只计较这个,似乎有些矫qíng。毕竟,因为贤妃娘娘,给齐家带来的无形资产,经营的好了,那才是巨大的财富。
……
荀卿染每天卯正起chuáng,到祈年堂处理家务,然后就齐二夫人和容氏处请安。接下来、还是不断有家里的管事媳妇们过来回事。这边刚料理清楚送给各府的年礼,每天也不断才各处送来的年礼。这些,有些是齐家二爷在外院接持,也有好些,是派了管事的媳妇婆子来给容氏请安的。容氏多不见,齐二夫人见了几个、也推给荀卿染。荀卿染从早忙到晚,日子过的倒也充实。连齐攸已经走了数日,都渐渐不觉得了。
转眼就到了腊月初十,是定远侯方信和曾静的婚期。
这门婚事,已经是最近京城的热门话题。因此荀卿染不用特意打听,就都知道了。定远侯方信正当壮年、在丧妻不过半年后,迎娶新人,新人还是曾家的女孩,算是方家和曾家续上了这门亲事。曾静早在曾家老爷进京后,就搬出了侯府,住到城东曾家在京城的别院待嫁。这些天,不仅到定远侯府送贺礼的人络绎不艳,就是地处偏僻的曾家别院,也每天宾客不断。又渐渐传出曾家老爷这次官吏考核评语甚佳,年后就要升官的消息。方信的婚宴,容氏早就不再出府做客.因此依旧不去、齐二奶奶养胎不能去。
其余的人早都换了出门的衣裳,大太太、齐二夫人带了荀卿染、齐婉丽和齐三奶奶,还请郑姨妈带着郑好儿、郑姝儿两姐妹坐马车,前边齐家的大老爷、二老爷、二爷齐修三爷齐俭,五爷齐佐,还有郑元朔、郑元朗两兄弟都是骑马,一行车马浩浩dàngdàng,一同到定远侯府贺喜。
郑元朗本来在江南老家料理铺子,因着郑好儿的事,郑姨妈很是伤心,就写了信给他。郑元朗接到信,就从江南老家赶了过来,两天前到了京城,也是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年的意思。
到了定远侯府,有知客的媳妇接着,齐二夫人一行先到后宅来。方信的长子宗哥儿带着宝姐儿、官哥儿几个过来行礼。
轮到官哥儿给荀卿染行礼的时候,小胖墩糯糯地叫了声四婶婶,就扑到荀卿染腿上,要荀卿染抱他,却被宗哥儿说了一句。只好又接着给齐琬丽行礼。
礼毕,大家在厅内分别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