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是大齐长治久安,兵强民壮的话,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会有大把的国家畏惧大齐。
于王咏而言,这件事本不必去做。
杨固检没有回答,微微颔首,沉思着。许久后,他长叹一声道:“并非必要之事。”
王咏一反常态,支持招抚,其根源便在于此。
想明白这些,杨固检立刻有了决断。
他下令中断内官监贸易之事,如此便可省下民力物力,去全力应对云城一战。
又拟旨,拜卫宁侯钱成璧为将军,佩大将军印,充任总兵官,太监王咏任监军,左都御史梁吉总督军务,率京营驰援云城。
思及朝中还有不少人,并不愿意和北魏动刀兵,杨固检又下一道可以先斩后奏的手谕给出征之人,由王咏携带,彻底断了那些打算阳奉阴违之人的后路。
王咏接了手谕,草草扫视一遍。
“……如有不遵节制、临阵退缩者,任尔等以军法处置,然后奏闻”,看到最后一句,他顿时心下一松。
这还没有完。因西南边区多半地属和怀行省,临近云城,西南战事又早已平定。
杨固检本打算,过段日子便召回在西南边区监军的御马监童奉御,到了此时,便另有他用了。
他另写一旨,要求和怀三司官以及童奉御,全力支持大军征讨北魏。
拟完几道旨意,杨固检又思虑一段时间,发现并无错漏之处,便用了印,命御前宦官分头传旨,京营整军备战,择日出发。
王咏人就在御前,收下给自己的旨意,告退出了思正宫。
·
王咏又要出征了。
苏纯把这事告诉朱莹的时候,朱莹目瞪口呆道:“他才回京城几天?怎么就要去打仗了?”
苏纯撇嘴道:“还不是北魏背信弃义,开侍郎当初想尽办法,许了他们多少好处,这才招抚了北魏,谁知道互市一开,他们得了好东西,立刻便举兵攻打!”
他做出结论:“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朱莹心里头呵呵几声。她跟苏纯想的不一样,感觉那位“无辜被贬谪”的开侍郎半点都不无辜。
她记得北魏第一次犯云城的时候,大齐兵力碾压它绰绰有余,占尽优势,结果这位开侍郎不狮子大开口便罢了,还要许北魏好处。
没准在北魏眼里,大齐就是个铁憨憨,稍微动动口,就能从它身上咬点肉下来。
大齐挨了咬,本来能一巴掌拍死北魏的手,不仅不拍,还傻乎乎凑上前求着北魏再咬一口。
大齐如此包子,不打它打谁?
早点听主战派的,不就没这事儿了。
朱莹不忍打碎苏纯对开侍郎的幻想,决定给小孩子留点美好的记忆,便转移话题道:“圣上这次出兵,莫不是把自己私库都掏出来了?听说内官监要远行,占的财力物力多得很。”
穿越前她学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知道为了个下西洋,明朝付出了多少。
去西晋虽说水路陆路都有,好像比下西洋容易,可朱莹背过地图,大齐离西晋的距离……比下西洋的路程都远。
有了这场远行,国库便是再豪富,也不可能供应得起一场大规模战争了。
倒是皇帝比较喜欢积累财富,光是皇庄就开了无数。
他从私库里出粮草军备等东西支持战斗,是最有可能的猜想了……
“娘娘有所不知,”苏纯道,“圣上为了云城的事,已经不许李太监到西晋贸易了。”
朱莹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这皇帝也挺果决的。
明明充盈私库的机会近在眼前,大齐有难,他便立刻放弃了唾手可得的一切,全力支持征战。
苏纯又提醒道:“五日后,厂臣便要走了。”
朱莹梗住一口老血,真想给苏纯说一句――
扎心了啊,老铁!
·
王咏忙起来,显而易见,是没时间再进内宫的。
送棒槌给王咏的冲动劲儿彻底消下去后,朱莹心中只剩下对自己幼稚的唾弃,还有对王咏的几分愧疚。
她本打算等王咏再来长庆宫时,对之前的行为补救一番,然而她没想到的是,王咏太忙了……
忙得这几个月,他在京城里就没能呆多久。
苏纯来找朱莹,纯是为了告诉她部分前朝之事,以及皇帝的心情,提醒朱莹想办法避开皇帝。
说完了事,他便要走,朱莹连忙叫住苏纯:“内宫封着呢,我们宫里内侍出不去,我这里有样东西,想托你送给厂臣。”
她想了想,又问道:“现在你们能见着厂臣吗?”
苏纯便笑道:“娘娘放心,奴婢必会把东西交到厂臣手里去。”
朱莹“嗯”了声,回到内室,过了半盏茶时间,才拿着一个荷包出来,道:“就是这个了。”
苏纯接过荷包,先看了看。
这是宫里按月分给妃嫔们的荷包,绣工虽好,花纹却都很相似,是以妃嫔们都不用它,自有宫女们绣更好的使。
至于朱娘娘……
苏纯也曾日日和她呆在小书房里看书,可从没见朱莹佩过什么额外的零碎东西。
他便将荷包揣起来,告辞离开了。
·
王咏这几日没住在宫里。
此番征讨北魏的另外两人,与他一向配合无间。每次出兵,不是三人一起,就是取用其中两个。
他从梁吉府上议完事,回到私宅时,半边天都已暗了下来。
有个人正立在门口,见到王咏飞马回府,便笑吟吟迎上前。
王咏认出了这个人,听说是走关系进了司礼监的,正在陈太监手下磨练。
陈太监刚开始还不甚看得起他,后来见他聪慧又刻苦,办事也牢靠,便渐渐改观,近来存了提拔他的心。
“陈太监差你来寻我?”王咏勒马问道。
那人摇摇头,摸出一个绣纹精致的荷包,双手奉上:“是长庆宫朱娘娘托我带给厂臣的。”
王咏捏着荷包回房去了,拆开绳结,从荷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护身符,就着烛火细细观看。
垂挂的络子有些旧了,上头绣着的字虽规整,却仍然瞧得出针脚并不细密,只能勉强说句能看。
显然是朱莹很早前便绣出来,给自己佩戴的,听闻他要出兵打仗了,便悄悄转送给他。
这可是贴身之物……朱美人真是,真是太大胆,也太不含蓄了!
王咏这样想着,脸都红了,将护身符串了根红线贴身戴着。
那小东西正好贴在他胸口,随着砰砰直跳的心轻微起伏。
他隔着中衣柔软的布料,抚摸朱莹送来的护身符,一夜好眠。
第46章 装病
王咏离京后,宫中日子还是照常的过。
李充仪这胎怀得艰难,情况极差,除了肚子日益涨大以外,身上各处都在迅速消减。
初冬的天气又很冷,时不时早上起来,都能发现地面屋脊上,落着薄雪。
直殿监内侍们,天还未亮便来到长庆宫洒扫,朱莹起得早,站在台阶上看。
只有午后一段短短的时间内,日光还算温暖,朱莹便使小宫人搀扶着李充仪出来,在庭院间走一走。
皇后娘娘每日都召太医前去长庆宫问诊,而后又把他们和朱莹一同唤到永安宫去,细细询问李充仪的状况。
·
十月末的一日,朱莹带着皇后调拨四位医女长驻长庆宫的懿旨回宫时,于路上遇见了柳贵妃。
她一阵恍惚,才记起今日已过了柳贵妃禁足时限。
朱莹连忙行礼。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柳贵妃停了辇,冷笑一声:“朱美人近来好像很得皇后器重啊。”
“都是皇后娘娘抬举。”朱莹垂头道。
她现在无比盼望柳贵妃有正事要做,别把精力过多分在她身上,说两句赶紧放她走。
可惜她运气一向不佳,贵妃认真和她计较起来。
她道:“我这几个月,在宫里呆得久了,不知道外边的事。李充仪身子骨如何了?”
“充仪娘娘近来还好,太医院日日都有御医前来问诊,补品不缺。妾代充仪娘娘谢过娘娘关怀。”朱莹赔笑道。
“我看未必,”柳贵妃轻嗤一声,淡淡道,“补品有什么意思?自己身子不争气,吃再多补品,也补不成想要的样子。”
她欠了欠身,朝朱莹露出一个堪称温柔的笑。
·
朱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长庆宫的。掌事宫女搀扶着她坐在榻上,又倒了杯热茶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