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回了住处,换下官服,叫来下人,令他们买一套百姓常穿的衣裳来。
王咏理西厂起家,收集街头巷尾的市井言语,是他拿手好戏。
开源谢家是老世家了,莫说姓谢的族里人,连门生故旧都遍布各地。倒一个谢知州,可想而知会引来无数麻烦。
百姓们都是能忍的。
他们深知世家的厉害,又明白前来巡查的官员,不可能长久呆在琼州,而整座化池行省的官职,几乎都为世家所瓜分。
这便给王咏收集谢知州罪证添了无穷的麻烦――百姓们不愿告,也不敢告。
只要还能凑合着,苟延残喘的活,他们便能如此浑浑噩噩的继续活下去。
比起头上父母官是个欺软怕硬、遇到匪寇便慌忙逃窜,匪寇过了又来搜刮民脂民膏的废物,百姓们更怕的还是变动。
因为未知的变动总能带来更可怕的东西――这是昨日翻查陈年旧事时,王咏获悉的事情。
下人们呈上衣裳。王咏换了,一身布衣小帽,又租了驴,只带着一个军卒出了门。
市井里还带着繁华的影子。
不管是半年来凤形山的劫掠,还是昨日他们押着反贼回来,都没给百姓带来多大的触动。
他们对于和自己生活不甚相关的事情,总抱有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只在某些茶楼食肆中,才能听见零星的闲谈。
王咏买了壶茶,在角落中坐了。
茶楼里,有人道:“你们瞧见昨天那阵仗了么?凤形山上瞎作乱的,全给京里来的官儿抓了,听说那官还是个――呜!”
他嘴被同桌喝茶的给堵上了:“你怎么什么都敢胡说?一个不慎,获罪了怎么办!”
那人瞪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愠怒:“就是那官再跋扈,也不至于连自己身份都成了禁忌,不让人说!”
同桌之人叹气道:“还是谨慎些为好,你也知道京里那歌,说不定他还真这样――像谢刺史这般世家大族出身的,尚且容不得人闲说,更何况那种身份的人。”
“……”
王咏慢慢的转着茶杯,分辨客人们乱七八糟的声音。他一直坐到晌午,这才付了茶钱离开了。
·
叶奉得下衙时,与王咏又见了见面。
不出王咏所料,没他守在衙门里,单凭着叶奉得“叶家子弟”的名声,就吸引来不少百姓。
他决断得又快又公正,临近晌午,还在观望的人也动了,纷纷拿着诉状,雪片一般往衙门里递。
叶奉得道:“午后恐怕还要更忙些。”他声音都略哑了,神色也乏了。
“叶公子量力而行便是。”王咏道。
找叶奉得诉冤的百姓如此之多,跟他坐镇衙门时,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里头就不单单只有名声的事了,他的身份也天然算作一种阻碍。
只是,果然如他所料,敢告琼州官吏的百姓,几乎没有。
衙门事多,两个人也没能说上多长时间。
琼州卫所兵力指望不上,又经了凤形山一事,王咏便指挥着自己带来的军卒,帮城内寥寥无几的军户,一处守卫城门。
他还想着收拢琼州官员罪证,将军卒都派出去后,又换上那身布衣,往市井中打探消息。
·
午后闹市上人更多,熙熙攘攘的。街头巷尾摆了不少摊子,比早上时看到的花样多了一番。
这似乎是琼州本地的乡俗。
王咏乘着驴,过一条小巷时,忽瞧见个卖糖人的摊子。
摊子前全是些小小孩童。他牵着驴来到近前,站在孩童边上,看那些糖人糖画。
“这位客官想要什么样的?”摊主招呼他。
王咏踟蹰片刻,道:“我要一个糖人,做成美人的样子即可。你若能做得精细,多给你些银子也不是不行。”
摊主倒是实诚,听见王咏说“银子”,笑呵呵道:“客官说什么话,不过是个小糖人罢了,客官要我做个美人,形状上像些已经不易,再要精细,我哪里做得出来。”
他手指灵巧翻转,继续道:“客官这银子,我是挣不上的喽。我要有那个本事,早就买房子置地,娶上媳妇了。”
王咏弯了弯眼睛,似不经意道:“人肯勤苦,又有手艺,干上个几年,不难买到地。本朝地价算是低的……”
“客官想来家境殷实了?”摊主笑道,“怪不得不把钱财当回子事。”
他说:“地价哪里就低了,上等田全是刺史的,中下等的倒还有,可惜就算买块下等田地,也不合算,大半辈子积蓄搭进去,也不知道死之前能不能种回来。”
“不知农人们无地,都如何维持生计?”王咏问。
摊主的话,和他查阅的账录对不上。
区区一块下等田,便能叫人种大半辈子也种不回本来,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
然而账目中没有。
“外头大片的荒地还等着垦呢。”摊主说道,“实在维持不了生计,卖给世家大族做奴做婢,也总归能活下去,最不济,山里不是去了一批吗?昨儿听说叫人给剿了。”
如此……琼州百姓数量,和税收的人头数相差太大,似乎也能找到原因了。
世家大族总会隐匿些人口的,这些都不算什么,朝廷内外全都明白。
十几代皇帝传承下来,几乎都对这些隐匿了的人,以及因此收不上的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的皇帝也不例外。
只是……税收乃国本,世家多藏一些人,国库里便少一些进项。
王咏从前知道这些默许了的事,因着做事从不涉及到户部上面,对此也仅仅只是知道罢了。
哪有亲手翻查账目来得心惊。
他付了铜钱,取过糖人。
那糖人只有一个环髻美人的轮廓。
他拿在手里看,仿佛能从上头看出两个人影来,一个是朱莹的模样,一个是记忆中已然模糊不清了的样子。
于是他又没舍得吃,一路拿着走街串巷,又回到居所里面,糖人全都化了。
王咏铺开纸,把市井里听来的东西,以及自己从账录上看到的东西,一条条列了出来,折起,封好,连同给朱莹的信件一起,叫来下人,全都密送回宫了。
第31章 滑倒
秘密送归的两封信,一封已拆开在皇帝案头,另一封……
朱莹一时半会儿是看不见了。
中秋过后,李充仪身子将养得好了,不管是内太医院女医,还是太医院的御医,都建议李充仪趁着月份还算小的时候,多走动几步。
待徐夫人回府以后,能时刻陪伴她的,便只有目前可以绝对信任的朱美人了。
赋秋园菊花开得妍丽,李充仪一向很喜欢去。朱莹每每作陪。
此时柳贵妃还在禁足中。
她虽受了罚,恩宠却更盛了,皇帝虽少来后宫,却常令御前内使,带给柳贵妃不少东西。
仙栖宫发生的一切,吸引了后宫中不少妃嫔的目光。
因谢昭仪在长庆宫里闹了一出,这事被有心人说给了皇后,皇后震怒,勒令其余宫妃,不得打扰李充仪养胎。
宫中其他妃嫔,纵然有受宠的,可无一人敢与皇后娘娘别苗头。
贵妃受宠带来的嫉妒,以及皇后的命令,都冲淡宫中人等对李充仪的惦记。
见皇后严厉起来,她们纷纷避开李充仪,日日打听准了李充仪出行时间与地点,到时候……李充仪所过之处,几乎不见人影。
为了李充仪肚子里的皇嗣,阖宫也算是拼了。
·
朱莹摇着团扇,跟随李充仪走近赋秋园的时候,忽然发现,今日园子里很是反常。
平常只是混了个脸熟的几位婕妤,和谢昭仪都在园子里。
百濯香的气息远远飘过来,朱莹一闻见这个味道,顿时头就有点疼。
这是谢昭仪最喜欢的香料。她得皇帝宠爱,皇帝便特许她一人熏这个香。
闻见百濯香,差不多也就能说明谢昭仪就在附近了。
此人太难缠,而且好似没有城府。朱莹对她最大的印象,就是谢昭仪对李充仪,那摆在明面上的敌意。
她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谢家到底是抱着什么目的,才把谢昭仪送进宫来的,总不会是谢家这一代,相貌出众的女子就这么一位吧……
李充仪显然比她还要忧心,脚步渐缓。旁边侍奉的宫人,即刻提议道:“娘娘可累了?要回宫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