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领导对贺川的评价,王昌看向贺川的眼光更添一分赞赏。独木难支,他想要走得更远,也需要培养自己的人脉。
而贺川就是个很好的培养对象,自身能力不用说,本人不仅在领导那留下印象,还与赵家、周家下一辈交好。不管从哪方面看,现在给贺川一个机会未尝不是给未来自己多一条路选择。
这这样,贺川大四下实习两个多月,就成为王昌的秘书,正式跨入仕途的第一步。
对于大多数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贺川无疑是天选之子,幸运爆棚,还没出学校就走在许多工作好几年的学长前面。
好兄弟周恒、赵磊对此除了羡慕就是激动,叫嚣着贺川请客请客。
“你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呀,竟然被王县长看重,”赵磊绕着贺川转了一圈,羡慕得眼睛发红。
别看王县长现在只是县长,可消息灵通的谁不知王昌是受大领导重用的,只等着经历刷满就直上青云。
而林阳县上个月刚划分到帝都下,各方面都很容易出政绩。不出预料,只要两三年王昌就能上调,到时候作为王昌的秘书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叫实力决定运气,你平时要是听我的,说不定我们就一起了。”贺川好笑地推开挡着路的赵磊。
这话并不是虚话。林阳县刚刚划到帝都,王昌又是空降的一把手,初初入职,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成立自己的班子都是必须的。
“别说了,我可做不到你这样的。”
想到贺川的勤奋度,赵磊眼睛转圈圈。他虽然羡慕贺川,但真让他变成贺川这样的,还是算了吧,他现在分配的工作也不差,他挺满意的。
唯一可惜的是家里安排的路,都是父辈熟悉的路。想到以后都是按部就班的日子,对比着自我奋斗的贺川,终究有些无趣。
“苟富贵,勿相忘啊,”周恒在一旁语气贱贱地加了一句。
其实他们的未来都是站在家里人的肩膀上,即便最后走得不远,那也是和成功人士相比。说这话不过是打趣贺川,活跃下气氛而已。
“你们还能不能好好吃饭了,要是不吃,回去了啊。”贺川性子冷,可对上真心的好友,再冷的性子也无可奈何起来。
“吃吃吃,干嘛不吃,好不容易逮着机会让你请客,不吃多亏啊。”闹哄哄的,你推我我推你,四人进了包厢。
不用贺川招呼,两人就自觉点起菜来。贺川看了一眼,注意力很快放到林小西身上,“这里的椒盐大虾味道不错,等下你馋馋。”
如今四人中三人都毕业了,就剩下林小西还在读书,还打算继续读下去。
比起成为医院里的一名医生,贺川也喜欢林小西继续读下去,最好以后能走学术研究的路子。不过贺川也了解林小西,相比理论,她更喜欢应用。
一顿饭,四人吃的都满意。出来时,大家各回各家,贺川则负责送林小西回校。
熟悉的校园,带来的安静是别处给予不到的。伸手接过一片落叶,两人并排走着,温馨而又静谧。
“哥,你接下来是不是要搬到林阳县住啊?”林阳县虽然被划到帝都,但距离他们这儿很远,搭车要一两个小时。
“嗯,王叔说到时候帮我申请一间宿舍,吃住都有人安排,”贺川点点头,看向林小西,“我不在的时候,要自己照顾好自己,有事记得打电话给我或周恒。”
自从知道林小西是亲表妹后,周恒就一直很照顾林小西,也渐渐有了亲哥哥的样子。只是,到底还是有点不放心,觉得自己才最可靠。
“知道,”忍不住扯了扯贺川袖子,林小西生出舍不得的情绪。
虽然有了很多亲人,大家对自己都很好,但在林小西心里贺川的位置一直不变。这些年,两人相扶着长大,感情早就融入骨血里。
“乖,”伸出手,揉了揉林小西的头发,贺川看着林小西进宿舍楼。快转弯时,林小西突然回头,笑容灿烂地摇手。
嘴角不知觉带着笑意,直等人离开视线范围,贺川才转头往住所走去。
这些年,他遇到过不少女生,其中不乏有家世背景深厚的。他不是没动过其他心思,只是每次有所动作时,脑海里就忍不住划过和林小西的过往。
前世,为了那至高的位置,他已经牺牲了自己的婚姻,留转于后院不同女人之间平衡权势,难道这一辈子还要重复吗?
这个世界没有三妻四妾,跨出了那一步就意味着永远放弃林小西。想到林小西有一天会和别的男人出双入对,贺川迈出的心思就怎么也落不下来。
大不了脚踏实地慢慢来呗,两世为人他难道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吗。这一世,就看看靠着自己,他能走多远吧。
心里面的波折、思量、决断,贺川自是不会和林小西提起。两人和过去一样,水到渠成,一切尽在不言中。
等林小西毕业了,他那时候应该也初步站稳脚跟了,贺川打算那时候再挑明。现在,他们都为自己、为未来奋斗着。
即将到新单位,即便王昌看着挺看重他的,贺川该做的准备也不能少。机会已经抓住了,能不能把握住、把握好,还看他未来表现。
有能力,值得投资,自然越走越好;没能力,或不够满意,自然也有源源不断的新人来取代他的位置,对此贺川想得很开。
住的地方离学校不远,一路边走边思考着,时间倒也乖觉,不过一会就到家了。
当初买下的四合院,经过这几年的收拾,俨然有了家的感觉。就是地方太大,人太少,有些孤零零的。
还是得多努力努力,不然有些话都不好开口。
第60章 chapter 06
王昌是个对工作很认真的人, 而贺川更是从小的严以律己。两人搭档非常默契,王昌对贺川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四年时光,弹指之间。
当年还是偏僻小县城的林阳县, 如今高楼拔地而起, 各项基础设施都配备起来, 名副其实当得上隶属帝都的名号。
看着贫穷的一方天地在自己的参与下变得富裕, 和现代化接轨,贺川心里的成就感无与伦比。
这种感觉和单纯的参与朝政, 与六部官员口舌之辩是完全不一样的。后者居于高堂,看的是权力争锋,于真实的民生更多是纸上谈兵。
可现在不同,或许是身份原因,贺川更融于广大民众看待问题, 所思所行更接地气,看到的不仅有权力, 还有掌下一方天地因为自己而起的变化。
“晚上有时间吗,去我那吃饭?”快下班时,王昌突然说道。
“行,那领导走的时候叫我一下, 我先把这些资料发下去, 明天会议得用到,”贺川顿了顿,很快自然地回道。
作为王昌的机要秘书,贺川的消息比同部门大部分人都来得灵敏, 脑子转了转就有些猜到王昌可能要说什么。
大领导上半年往上进了一步, 而王昌在现在这个位置一干就是四年,有消息传回动一动了。
果然, 饭后王昌主动说起了下个月调任的事。
这一次,王昌将调离帝都,出任闽省省会海市的二把手。
王昌今年四十三岁,处于政治生涯最好的年段。若是贺川没估计错,大领导给王昌安排的路子是先在市、省各磨练上几年,等履历达到了,再往中央上使劲。
这是花国官场上的潜规则,大部分中\\央官\\员都是走这条路上来的。其实在大夏,也差不多,外放的官员多数比一直留任京里的升职更快,也更高。
王昌主动说起这个事,除了明确告知接下来去处外,更多是想问贺川有什么打算。
这几年两人配合得很好,有贺川协助,他处理事情效率高很多。而且,贺川年纪虽小,但论谋略和政治触觉和他不相上下,是个有事能商讨的对象。从本心来说,王昌希望贺川能和自己一起调过去。
只是,这还得贺川本人来选择。
贺川怎么想的呢?
从仕途出发,跟着王昌无疑是最稳妥的选择。他现在二十五岁,这个年龄在仕途上还只是个幼儿,即便能力再大,也没人会、敢把他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他和王昌也是熟悉了,属于铁定的王昌这一派系的人,只要没二心,跟在王昌后面自然是受重用的,且会随着王昌的位置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