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这里开始认认真真的“背后教妻”,弘晙阿哥那里也没和往常一样沾到枕头就睡着,和小系统翻来覆去地讨论南山集的事情。
“阿玛需要文人帮忙?”
“需要,也不需要。”小系统也拿不动主意,它只是一个系统,“小系统只有到康熙六十年的具体资料,后面都没有查看的权限。根据小系统的推测,主人的阿玛,做孤臣,后面即使登基也会非常艰难,因为没有帮手。”
“尤其是治理国家方面很能干的文人士子。可若是主人的阿玛现在结交文人士子,就会和主人的三伯,主人的八叔一样,被主人的玛法忌讳,甚至是打压,直接放弃。”
弘晙小眉头一皱,阿玛好难。
“还有啊,主人,因为现在文人士子大多围绕在主人的三伯和八叔身边,还有一些文官文人脾气倔,只忠心于皇上,不光不搭理主人的阿玛,偶尔还会为难。因为主人的阿玛清理亏空,多多少少地打压他们一番。”
这下子弘晙阿哥眉眼都皱巴了。伸出两只手把亲阿玛身边的人巴拉巴拉数一数,好像--真没有什么“正经文人”。
乌先生,科举被害,瘸了一条腿,不能再参加科举。
文觉和尚,是一个和尚。
戴泽伯伯,也是科举失意。
李卫,更是刚刚认识几个字。
…………
也就田文镜和鄂尔泰,稍稍有点儿文采。可是田文镜性情过于耿直,不喜交友;鄂尔泰身在内务府,难免沾染了内务府之人的不良风气,不自觉地讨好阿玛,都不是王安石先生、苏轼先生那种铁骨铮铮且才华横溢的文人。
弘晙替亲阿玛愁得慌。
虽然他并不希望阿玛辛辛苦苦地做皇帝,可是阿玛喜欢,而且……弘晙也不知道若是阿玛不做皇帝,他阿玛会怎么样,他们家会怎么样。
大伯,二伯……弘晙想起上次大伯看到他的时候,大哭特哭,伤心透顶的样子,直接愁的翻身趴着。
“刘大魁,能成为大清国的苏轼先生吗?”
苦思冥想半天,弘晙还是觉得他的小弟刘大魁最好。
玛法对他好,玛法对立不立太子好像有自己的考虑,那些君君臣臣的道道弘晙也不明白。
方苞先生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弘晙可以感受到,方苞先生的身上没有李光地老师他们的身上的“官味儿”,就喜欢写写文章,教书育人。
小系统瞧着主人犯愁,它也犯愁,具象化的红色圆团子愁的褶子一条一条。
“小系统只知道,刘大魁,科举不停的失败,不停的失败,不停的失败……”
弘晙……
弘晙不认输,大魁遇到了他,是大幸运,他要推荐大魁去考“鸿学博儒科”,让大魁和宋朝的王安石先生,苏轼先生一样闻名天下。
“大魁,秋天考完科举,若是没考上秀才,就去考‘鸿学博儒科’,小四爷给你担保。”
小四阿哥拍着小胸脯,那架势是要送他上战场。
刘大魁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声音磕绊,“大魁--不用小四阿哥担保,大魁这次考不过还可以下次再考。实在考不过--弘晟阿哥答应担保。”
“若是小四阿哥给担保,大魁才疏学浅,万一考不过,岂不是耽误小四阿哥的名声?”
弘晙不答应,把脚边的小哈巴抱起来递到他怀里,望着两双一样一样的眼睛,自觉胸膛里勇气满满,豪气万千,气冲云霄。
“我来担保,或者阿玛直接推荐大魁去考。大魁一定会考得很好。”
“将来大魁一定会是王安石先生,苏轼先生那样的好文人,好官。”
刘大魁……
我是谁,我在哪里?
王安石先生?苏轼先生?是我“认识”的那个“王安石先生?苏轼先生?”北宋朝的?
刘大魁抱着小哈巴一动不动,目光呆滞,小哈巴误以为刘大魁和它玩游戏,伸着毛茸茸的小脑袋凑上去。
亲一口。
还不动。
添一口。
脸上粘粘的湿润感让刘大魁惊醒,发觉小哈巴对他做了什么,木木呆呆。
小四阿哥好像是惊喜地望着他,两眼亮的出奇。
小哈巴眼神儿无辜,一脸讨喜地望着他,小尾巴一摇一摇的欢快。
这是……
等着他亲回去?
刘大魁彻底懵了,今夕何夕?我是谁,我在哪里?
第51章
春光明媚的人间四月天里, 百花盛开的雍亲王府小园子里, 刘大魁懵住了, 刘大魁到底是没有禁得住小四爷和小哈巴的眼神儿。
这眼神是那么的明亮清澈,总像在笑,却又有着非常的信任和依赖。
看到小四爷那“期待”的笑容,小哈巴那让人醉心的“笑容”, 是不是要把所有的顾虑都忘记得一清二楚呢?
刘大魁只觉得自己晕乎乎的,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举起小哈巴亲一下它的额头, 然后放下小哈巴, 抱起小白猫把脸埋在它身上狠狠地吸一口。
小白猫……“瞄。”
小白猫愤怒,怒目圆睁,直接一爪子下去。
手上有了几条白生生的印子,还好没见血。刘大魁反应过来憨憨地哈哈哈笑, 望着小白猫琉璃般纯粹纯净的眼睛,即使发怒没有伤他的暖心举动, 忍不住亲亲它的小额头一口。
“瞄!”
“汪汪汪!”
“嘎嘎--”
…………
小园子里打闹成一团,小鹦鹉、小芦花、小鹰儿……都来助阵,刘大魁抱头窜,一边躲一边讨饶, “我错了我错了,我以后不吸小白了。”
弘晙阿哥揉揉眼睛,看着着乱糟糟的一切,原来小白的脾气这么大。
不管怎么说,大魁没有拒绝, 就是缺少一些自信和勇气。
弘晙阿哥决定了,那就是行动力满满。去宫里进学的时候,嘱咐府里的侍卫每天早上锻炼的时候,拉着刘大魁一起长跑,打打拳。
好身体是一切的本钱,考科举,第一就是考体力。弘晙阿哥还把刘大魁平时写的文章都打包带着,准备拿给几位老师看看。
“乘骑者皆贱骡而贵马。夫煦之以恩,任其然而不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不得不然者,世之所谓贱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
第二天下午,方苞先生看完刘大魁的文章,连声直夸“言简意赅,短短一篇文章二百字,转折转折再转折,曲尽其妙,辞藻工丽,当代的韩愈和欧阳修……”
晚上的时候好友相聚,他还兴奋地和李光地大人说,“其实我方苞算不了什么,我的同乡刘大魁才真正称得上是才华横溢,文章铺张排比,韵调铿锵,精、气、神全有。”
李光地大人没想到一个屡试不第的小读书人,能获得方苞先生这般高的评价,有一次和他的学生,儿子们讨论学问说起来,其中有一位还专门来雍亲王府找人。
话说回来,弘晙没想到方苞先生给予大魁的评价这么高,高兴得来,不光承诺休息那天把大魁引荐给方苞先生,第二天就和进宫的阿玛提起这件事情。
“阿玛,大魁的文章好,方苞先生也夸。”
亲阿玛不置可否,“阿玛知道,这些事儿你不要管。”
弘晙拉着阿玛的衣袖不放弃,“阿玛,大魁科举要是考不中,考‘鸿学博儒科’啊。”
“阿玛自有安排。”四爷继续哄儿子。
弘晙因为阿玛的态度……生气。
“阿玛,大魁会是大清国的王安石和苏轼!”
亲阿玛……瞧这护短的小样儿。
还大清国的王安石和苏轼?
“阿玛知道了,午时一刻,快些午休。”
弘晙……气咻咻地转身自去睡觉,不搭理他阿玛。
四爷……惯的这脾气。
四爷揉揉脸,用冷水洗把脸,出来东三所自去乾清宫东偏殿忙乎。
哪知道皇上也和他说起刘大魁。
“朕听说这个小读书人,颇得弘晙的心意?”
四爷手里的毛笔一顿,一个大大的墨迹留下。
“人品可以,儿子就同意他把刘大魁留在身边。”
皇上点头,打擂台那天他也看了一眼那位刘大魁,一位朴实的汉家读书人,也大约明白乖孙孙为何喜欢他。
“人品好就行。”
诚亲王胤祉听了半天,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刘大魁?我好像听我家弘晟也说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