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夏(84)

作者:时雨花洲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民间流传一句话:“吃肉要吃活肉。”鸡屁股是妥妥的活肉,平日里动得最为频繁,且肥瘦适宜,经炭火炙烤出油脂,撒上椒盐辣椒粉儿,一口一个大写的“爽”字。

沈念于吃的方面来者不拒,唯独鸡屁股她爱不起来,总会联想到某些不美好的事物。

处理完鸡,紧接着去鱼鳞、泡羊蝎子、切腊肉等,打杂的未必比大厨轻松。但一家人边忙活边闲聊,又无比放松惬意。

到傍晚五点钟,沈念开始着手准备生日蛋糕。电饭锅做出的海绵蛋糕,仔细涂抹上亲手打发的奶油,再用加了食用色素的奶油裱花装饰,成品是她极中意的小清新风格。

小镇居民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赏月,还有道必不可少的甜点,便是桂花酒酿小丸子。

桂花以香气浓郁的金桂为佳,有些人家会事先把桂花用砂糖腌渍一周,有些则直接加入酒酿中。小丸子和汤圆一样用糯米粉搓成,不加馅料,统一的黄豆粒大小。

混合了酒酿的醇、桂花的香与丸子的糯,无论男女老少都难以抵抗桂花酒酿小丸子的诱惑。

蛋糕完工后,沈念特意拍照发给齐云笙看。那边是不过中秋的,不晓得他会吃些什么。

齐云笙先给她转个生日大红包,然后说:“今天主要任务是临床示教,不算特别忙。晚上打算和同事动手做大餐。”

“有月饼吗?”

“当然没有,只能拿当地人做的圆饼代替。”

沈念在床上找个舒服的姿势躺好,听齐云笙描述那个遥远西非国家的风土人情。他时而发段语音,时而打几个字,断断续续接不上趟,应是忙中偷闲陪她聊的。

分别时间有些久,有事忙的时候还好,一闲下来,满心满脑子都是他。尤其是听到熟悉的声音后,思念骤然被放大许多倍。

因不是直接通话或视频,齐云笙无从探知沈念的情绪,没几句就匆匆忙正事去了。

沈念心中掠过一丝哀伤,但转念一想,你有家人陪,他在异国他乡只能和同事过节呢,多多理解吧。毕竟,“人生岂能尽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才是成年人该有的心态。

“月是故乡明,我比你早八小时欣赏到中秋月哦。”发完这句话,沈念跳下床回厨房帮忙。

为赏月方便当然要在院子里摆桌。好菜陆续从厨房端出来,沈念拿大剪刀剪几只枝开得正好的月季,插在造型别致的陶土花瓶里,摆到餐桌正中,别有一番野趣。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沈老师触景生情,跟着想念起能同他谈论诗词歌赋的准女婿。

“云笙也不知怎么过节,你给他打电话了么?”

孙雅丽刚好来送菜,闻言瞪沈老师一眼,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生怕闺女不难受似的。

“刚聊了几句,他说晚上和同事们一起做饭。”

沈老师试图亡羊补牢:“那也蛮好,人多热闹吃饭香。”

等菜悉数上桌,沈家父子分别塞给沈念一个生日红包,钱不多,图个吉利好玩而已。沈念笑吟吟地点燃生日蜡烛,双掌合十闭目许愿。

愿家人幸福安康,愿自己考试顺利,齐云笙早日平安归来;愿齐妙生个粉嫩可爱的小女儿,于萍学姐身体康复,收获爱情,还有所有认识的人,皆过得如意。

趁沈念许愿的工夫,孙雅丽也在凝视她。都道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她舍不得小棉袄这么快长大,步入婚姻的殿堂。起初催婚的是她,事到临头不舍的也是她,母亲就是这么个矛盾的角色。

到女儿出嫁那天,她肯定会控制不住哭出来。也幸好嫁的是齐云笙,那边没有老人,逢年过节还可以跟他们一起过……

“妈,这块给您。儿女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感谢您历经辛苦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

孙雅丽回神,被碟子里的蛋糕吓一跳:“这么大,吃完它我就不用吃菜了。”

“亲闺女的手艺,给个面子多吃点嘛。”在沈念极力推销下,本没多大的生日蛋糕被瓜分干净。

一餐饭从夕阳西斜吃到月上柳梢,沈老师连诗仙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都吟诵出来了。历代文豪之中,沈老师最推崇的就是李白,敬佩他的豪放豁达,向往他的质朴天真。

“人生在世,该乐呵就乐呵,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才能真正明白光阴似箭的含义。一年不知不觉就过去喽。”

沈老爷子轻哼一声,“我还在呢,轮不到你倚老卖老。”

沈老师干笑两声,“我就是和念念说个理儿。她不愿意在北京工作,要回老家休息,我们支持;和云笙恋爱结婚,到上海安家,我们也支持。”

“咱虽是普通人家,女儿偶尔的小任性也负担得起。你要实在想云笙,订张机票去见他就是,权当出国旅游,钱老爸替你出。”

孙雅丽却不放心,“你这人喝点酒尽胡扯,出国旅游好歹选个发达国家!那地方都不知道治安好不好,有没有传染病,女儿独自出门在外你能放心?”

沈老师不服气,说孙雅丽对非洲有偏见,再不济人家也是一国首都,不可能比镇上更差。两人因为这个斗起嘴来,沈念只得表态:“下个月就考试了,我得抓紧时间复习呢。”

没有高楼大厦的遮挡,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乡下的月亮都比大城市来的好看。天空更高远,圆月却似离得更近,给人触手可及的幻觉。

肉包欢天喜地地在桌下捡东西吃,带肉的羊蝎子,煲汤的猪腿骨,抱在怀里啃得嘎吱直响。人过节,动物也跟着过节。

沈老爷子闲来无事,锯木板钉了个鸡笼靠在墙边,太阳一落山,就把半大不小的鸡崽儿关里头。鸡笼的门锁是钉子钉住的短木条,类似钟表指针可以转动。老猫花卷大约是成精了,开关鸡笼玩得忒顺溜。

前日花卷半夜放鸡,沈奶奶清早起床一瞧,鸡屎星星点点满院子都是,几垄毛白菜也被糟蹋得不成样子。老太太心中有气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骂两句完事。

幸福是吵吵闹闹的烟火气,有挚爱的家人,有猫有狗也有闲,偶尔还有些离别的小伤感吧。

中秋刚过,于萍给沈念打电话,约她十一一道去旅行,“去济州岛边吃海鲜边看韩国欧巴,保你把齐医生忘脑后勺去。陆宇让我一定把你拉去,你不去他也不去了哦。”

沈念仔细掂量,谢过于萍的好意。

考试日期将近,再不闭关苦学真的来不及,工作这些年专业知识没落下,可还有工程经济学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再者于萍和叶宜婷都有男朋友作陪,她跟去被动噎狗粮,岂不会更想念齐云笙?

于萍挺惋惜的,“你应该趁现在多出去走走,等工作了顶多节假日出门,那不是旅游,是遭罪。”

自中秋那夜沈老师建议沈念去加纳找齐云笙,这个念头就在她心底生根发芽。再听于萍如是说,沈念默默下定决心,等考完试就去,既是给男朋友的惊喜,也是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

第84章 恋爱手账45

三天小长假转瞬即逝,沈老师夫妇驱车回市里。老头老太太怕搁家妨碍孙女学习, 忙完家务活就结伴到邻居家搓麻将, 肉包也颠儿颠儿地摇着尾巴跟去,老院恢复往日的寂静。

沈念不算特别吃得下苦的人, 这回倒是发奋,真真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人一旦将心思全部托付在某件事上,时间就会过得飞快。听几节名师串讲, 上午没了;刷套历年真题, 下午又没了。

至十一黄金周, 小镇迎来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气温不冷不热, 穿件薄外套将将好。桂花开得愈发繁盛,带着凉意的秋风把浓郁香气吹至四面八方, 每次呼吸都是清新甘甜的享受。

沈念从石叔的花圃端回几盆菊花, 丰富自家的小花园。秋菊品种甚多, 颜色丰富, 姿态各异。或白或黄,或红或紫, 或飘若浮云,或矫若惊龙。

国人爱花,取名亦极富诗意:轻山见鸟、残雪惊鸿、胭脂点雪、白鸥逐波等。听起来雅致,与实物对照着细细琢磨,又觉颇为贴切。

沈念的这几盆, 不是多名贵的品种,毕竟花美不美全靠养。她只着意挑选清淡的颜色,菊的风姿理应如此,“梅兰竹菊”四君子中,菊是隐士君子,既不争不抢,便不适宜浓烈的观感。

上一篇:江总,你被逮捕了!下一篇:寻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