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女相(88)

“嘿!”房遗玉搔着耳垂道:“其实侄女在收到战书时,便发觉有些不对,虽说吐蕃是我们的敌人,但他们的统治者确实不一般,想来不会是意气用事之人。”

“先前因为摸不清松赞干布的真实意图,只得将其划为妄自尊大,近日倒是逐渐理出些头绪,摸透了吐蕃的真正意图,可是——”

房遗玉说到此处,不禁加重语气:“正因如此,我军此战必要取胜,且要大胜!既然吐蕃能针对我大唐设下此计,可见其对我国研究颇深,若非图谋不轨,又怎会如此?”

李勣若有所思,命房遗玉退下。

观其背影,李勣不吝赞美:“生女当生房遗玉,这丫头如此年纪便有这般算计,假以时日,成就或可在药师之上。”

“名留青史的女元帅?啧啧!”

-

松州城府!

松赞干布于攻占得来的都护府中召集众将。

“禀报赞普,唐国主帅李勣亲率九万大军,已达松州城外险要之地安营扎寨,看模样似乎并不打算进攻。此外我军斥候发现一支唐军小股部队翻山绕过松州,不知去向!”负责辖制斥候的副官将下属探来的消息上禀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闻言沉默良久,语气不善道:“唐国不愧为万邦之首,此番以守代攻,是瞧出了我军耗之不起,准备截我粮道,不动刀兵不伤分毫便可将我军败退,此后再乘胜追击,好**诈的将领。”

松赞干布绝非虚名挂耳,顷刻便分析出了房遗玉这般战术的背后意图。

“此乃孙子所云,我等若能习得唐人兵法,日后绝不会逊色他们唐人。”接话的叫鸠然钦布,是松赞干布的师长之一。

乞力由赞高声喝道:“这般岂不正合松赞心思,既然耗不起那我们就撤,反正我们只想逼迫唐主将大相送还,又并非真要挥师中原。”

乞力由赞同样是松赞干布的师长。

松赞干布有三位师长,同时也是他麾下的三大重臣,分别为芒布杰尚囊、鸠然钦布、乞力由赞。

三大重臣于吐蕃风头无两,鸠然钦布擅长谋略,乞力由赞擅于行军打仗,而芒布杰尚囊则是文武兼备,既能统兵领战,也可定国安邦,可谓全能。

要知吐蕃新立之际,状况极为恶劣,它西南有天竺国、东南有南诏国、南方有驃国,东方又有巍巍大唐,这些邦邻若有蚕食之意,吐蕃绝难相抗,不可谓不艰难。

可因芒布杰尚囊的存在,吐蕃每番施为,皆可使自身获得极大好处,使得自身快速发展,继而壮大。

故而不但松赞干布离不了芒布杰尚囊,吐蕃更是离不了芒布杰尚囊。

松赞干布应声点头认可。

要知早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芒布杰尚囊便同他介绍过邻邦之事。

当时芒布杰尚囊说:“现今的唐国便是一头雄狮,天下万邦无人可匹敌唐国之威猛,至于我吐蕃当前则是幼狼,幼狼自然不能与雄狮抗衡,如今能做的只是与之结盟,互不为敌。可幼狼不会永远被雄狮压于身下,我们只需将雄狮暂且稳住,待幼狼渐渐成长为狼王,再将周遭邻国的势力蚕食收拢,直至我们将狼群控制,对唐国这雄狮便不再为惧。”

松赞干布对芒布杰尚囊的话,向来奉若神言,故而他此番根本没有挥师中原的意图。

中原固然要打,可也要等到他成为狼王之后。

他如今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吐蕃诸臣经过半月时间,商讨出的一套计策,一套逼迫唐国送还芒布杰尚囊的计策。

当然,若是被他们知晓,集全朝半月工夫想出的计策,只被大唐的几个能人于几个时辰间便给摸透,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

第123章 夜袭唐营

鸠然钦布皱眉道:“此番绝不能再耗,当速战速决!既然唐军安营扎寨,显然是不准备与我军兵戎相见。故而我军也只有强势攻伐,才可达成目的。若是再被唐军修筑防御工事,我军迎回大相的准备将功亏一篑,故而——”

松赞干布闻言起身,挥着右臂道:“故而我军须于今夜强攻,趁唐军长途跋涉刚至,进行夜袭!此乃我军仅剩的机会!”

-

房遗玉同李勣并肩而行,自离开长安,他二人大多时间寸步不离,四处探查周遭地势,商讨埋伏之处,只为确保敌人来犯之时,将其全数歼灭。

因松赞干布并非易于之辈,故而他二人绝不能于险地设伏,正因险要,才会使人心生纠结,从而察觉其中鬼祟。

可若不于险地设伏,那便等于放弃天险相助,若想围歼敌军便是难上加难。

故而此番设伏之地,必须要选在一处既不使敌军生疑,又要有天险依托的要地,着实令人头疼。

好在他们此时位于巴蜀,林山险要之地甚多,功夫不负有心人,竟真被他二人寻到一处适合设伏的要地。

李勣已先派郭孝恪领兵于暗中设伏,只待吐蕃于夜间突袭。

房遗玉对于吐蕃今夜的突袭,有着十足把握。正因她看穿吐蕃目的,了解松赞干布的意图,适才设下这般阳谋,使得吐蕃若不选择夜间突袭,那便要面临弹尽粮绝,以此迫使吐蕃进入圈套。

因此,房遗玉压根不担心吐蕃让她空等。

天光已黯,李勣将麾下众将聚集牙帐,将今夜的作战计划道出。

契苾何力、苏定方等将人不解其意,却也谨遵将令。

李勣凝神屏息,沉声下令:“兵贵神速,大军稍后将分拨撤离,我率主力先批撤离,何力将军随后,而郭将军则留下断后,为我等争取撤退时间。郭将军,你可于营内事先堆放干柴火石,佯装败退时,可火烧连营阻截吐蕃,而后引诱吐蕃军队进入我军设伏之处。”

牙帐内的众多大将尽皆领命。

李勣将房遗玉和苏定方留下,商讨阻挡吐蕃军队的对策。因为两军接战时须要撑上良久,才可诈败,不然吐蕃怎会相信大唐的威武之师就这般不堪一击?

李勣和苏定方无愧为沙场百战的悍将,无数攻防策略层出不穷,足令房遗玉大长见识,她虽有远超当代的见闻,也有常人难及的胆色,可就是缺少他们这般丰富阅历,仅是旁听些许工夫,便觉受益良多。

“末将这就前去布置,就算诈败,但在后撤之前,我也要在这些吐蕃夷人身上,撕些血肉下来!”苏定方领命告退。

虽说房遗玉也盼能如计划实施,可想到那些会因此牺牲的军卒,心中着实负担不轻。

李勣自幼征战,自然理解房遗玉此时的心态,轻拍她的后心,安抚道:“战争哪有不死人的?身为统军之将,当考虑如何以最小牺牲换得最大胜利。”

“那些负责断后的军卒,固然会因你的诱敌之策牺牲,可因你之策略,得以保命之人反而更多。”

房遗玉也清楚此中道理,只是难以说服自己罢了。

人心毕竟是肉长得,房遗玉身为女子,偶尔动动恻隐之心也属正常。

待唐军起灶食了晚餐,黑幕已然遮蔽天地。

此时黑云压城,却又滴雨未见,最适合突袭,却也同样不利于追击。

房遗玉心中暗喜,天气倒是不错,看样子此番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时至子夜,松赞干布已亲率精锐来至唐营,准备突袭。

此时天地间无比静谧,除去周遭的鸟翠蝉鸣,完全不见多余杂音。

松赞干布借助唐营里的点点烛火,已将唐营布置大致摸清,心中沉重之余,不禁赞叹:“李勣无愧唐国名将,你们瞧这军营错落,如云层叠,巡值将士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军需粮草附近戒备更是森严。即便我军突袭,也不见得会占到什么便宜,难怪大相常言,若非逼不得已,切不可与唐国兵戎相见。”

其旁侧的乞力由赞身为吐蕃名将,亦是出言赞同:“松赞言之有理,幸在敌军长途跋涉而至,而我部则养精蓄锐已久,颇占优势。”

此时局势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松赞干布也只得命人吹响冲锋号角。

“杀光唐军——”万余的吐蕃将士齐齐暴喝,随后又有五千左右的军卒从唐营两翼,分头杀入,声威震天撼地,勇猛无匹!

原本那静谧祥和的氛围,顿被搅的丝毫不剩。

唐营岗哨上也就数十号人,听闻那足令天塌地陷的呼喝,急忙的将警钟敲响,随后回神的工夫,便被疾奔杀至的吐蕃军卒砍翻当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