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大佬在明朝(20)

作者:三十六陂春水/偷吃锦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虽然大病初愈,但李乘风也过来了。想他穿越以来,万事皆因兴王所起,自己也算是跟他有缘分,再加上王府待他不薄,怎么也要跟着送一遭。

此时兴王府里里外外,就连深居简出的侧妃王氏也来了,还站在身后搀扶着蒋氏。哪怕老王爷已逝世了快一年,但他向来温文尔雅,待人宽厚,死前还特意吩咐,不必用他人陪葬,众人回忆起不禁悲痛万分。蒋王妃面色惨白,已经哭成泪人。

朱厚熜作为独子,跪在最前方,等寝陵封闭众人散去后,依然留了下来。

李乘风看着他清瘦单薄的背影,不知怎么,鬼使神差的也没走。整个寝陵除了守卫的内侍就只剩下两人。

这段时间他生病,朱厚熜虽然事务繁忙却几乎每天都来探望,二人有时一起看看书,有时说两句话,李乘风其实已经将他当做朋友看待。整个送葬过程,朱厚熜一滴眼泪也没有留,甚至自己监督流程,还抽空安抚蒋氏,成熟的不像之前那个臭屁哄哄的小男孩儿。

李乘风犹豫许久,不知怎么安慰,刚要开口,便听见前方朱厚熜道:“我从小就知道,父王过得很不开心。”

李乘风愣住了,见朱厚熜仿佛自言自语一样低头道:“我祖母邵贵妃一共三个儿子,我父王是最大的。也是因为年纪大,当时万贵妃总是想用他借刀杀人,扶他上位与先帝争。起初我父王也是有这个心的,但祖母不同意,朝臣不同意,这天下只能有一个太子。”

朱厚熜嘲讽的勾起嘴角:“可怜父王一身才干得不到施展,为了让人放心,还有日夜伪装成书呆子。时间长了,就连母妃都觉得他天生就是那副模样。”

李乘风惊了,确实从前看野史的时候听说过当年万贵妃想要废太子,特意在宫中寻找其他能为己所用的皇子,没想到竟然也打过老兴王的主意。看了看周围,下人们个个低头不语,面不改色仿佛没听见一样,暗道这恐怕是王府的心腹了。

朱厚熜接着道:“渐渐地,父王也知他自己年幼时的希冀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再加上先帝确实仁厚,对我们都不错,于是也就熄了念想,他临走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无法见祖母一面。”

朱厚熜吃力的站起身,可能由于跪了太久,还不自觉的晃了晃,李乘风连忙上前扶住,有些不忍心道:“世子要是难受,就哭出来吧。”

摇摇头,朱厚熜沉默了一会儿:“我不会哭,最起码不会在父王面前哭。”

轻轻推开李乘风搀扶的手,他努力的挺直腰:“我答应了父王,会照顾好母妃和纯莹纯茵,会撑起王府。”

“孤会成为一个好王爷。”

不知为何,他虽然说得一脸平静,李乘风的心却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的揪了一下,他看着朱厚熜,用平生最认真的语气说道:“我会留在你身边帮你的。”

“嗯。”

二人又静静的守了许久,才一起回王府。

于此同时,紫禁城中乱作一团。

自打正德皇帝落水后,病情反反复复。又赶上冬天,仿佛老天爷也想要了这位贪玩皇帝的命,今年的京城格外的寒冷,这才正月,就已经冻死了不少人。

有天灾就要解决,明朝规定,每年皇帝都应在南郊主持大祀礼,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正德虽然胡闹,但正事上也不敢含糊,强撑病体吩咐礼部照办。

十四日这天,百官就位,皇上穿着祭天的衣服,面容苍白的站在祭坛上。

当内侍喊出口令,正德下跪拜祭天地之时,忽然一口鲜血喷出,瘫倒在地,气若游丝,再也起不来了。整个祭场哗然,大礼不得不终止。

等将皇帝抬回宫后,张太后哭得肝肠寸断,连忙召集御医,并发布圣旨,寻求天下名医医治正德。

虽然皇帝没死,可朝廷上一时之间已是人心涣散。无他,正德可是当着众人的面吐的血,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心中都知道恐怕这次皇上是凶多吉少。

内阁首辅杨廷和近几日家中不断有人登门拜访,好在他早在皇上祭天之后就已吩咐下去一律不见,他历仕四朝,位高权重,也没人敢有怨言。

前段时间,司礼监太监魏彬等到内阁说,太医已无能为力,请拿出万两银子从乡村中招募名医。这明面是说想给正德请大夫,实际是暗自皇上已经无力回天,眼下无子,是时候决定下任皇帝了。杨廷和心中知道他们的意思,却不答他们的碴,而是直接了当道务必要按轮序来定下皇位继承人,只有如此,天下方能安定,否则遭殃的是你们宦官自身,魏彬等唯唯听命。

见杨廷和连掌权的太监们都敢怼,百官们更不敢说什么,杨廷和见状总算是松了口气,暂时按下心中烦忧,着手处理朝事。

上面的人四平八稳,底下自然掀不起波澜,所以即使如此,朝廷依旧井然有序。

三月,豹房内,连续病了好久的皇帝突然清醒了过来,众人皆知这恐怕是回光返照。正德自己心中也有数,叹了口气,喊来司礼监太监哑着嗓子说道:“传朕指令,朕自知时日无多,跟太后说,天下事重,与阁臣共同商议。之前的种种都是朕的过失,与他人无关,朕走后,也不要为难他们。”内侍们泪流满面,不管外人对皇帝评价如何,但他对他们这些身边人是真的好。

正德说完,重重咳了两声,然后又昏过去。

小太监胆战心惊的探了探皇上的鼻息,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道:“皇上驾崩了!”

自此,正德时代彻底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正德的死,历史上有不少说法,我见过不少野史或是其他学者的观点,很多都认为是阴谋论,有说是江彬杀的,也有人说是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动的手,说实话,我看都挺有道理。

但是文中我觉得还是不能传递似是而非的讯息,所以还是按正史来,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查找。

而且有一点就是,成化帝的这一支其实身体都不怎么好,早死的很多,正德不也终身无子。

不过嘉靖帝是个例外,他的身体健康一度让我觉得非常迷惑。

史书上很明确的记载了,他自幼体弱多病。

但是仔细想一想,这位可是磕了四十几年丹药,吃了四十几年重金属还生龙活虎当皇帝的人竟然说他体弱多病??我严重怀疑他要是不作妖能活到一百岁!!

第20章 躺赢

三月十四日,紫禁城。

内阁中雅雀无声,除了阁老,破例将几位朝中重臣也叫来。正德皇帝刚刚驾崩,此时京里正全城戒严,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

吏部尚书王琼脾气比较急躁,见杨廷和、毛纪等阁老面不改色的站在前方,不由心烦意乱。可他又不能上去询问,于是只好抓住身边的老友礼部尚书毛澄悄悄问道:“毛大人,你说接下来的事儿到底怎么办?定下来没有啊?”可惜的是,王琼王大人之前在兵部任职多年,平日里豪迈惯了,他自诩的小声在这安静的屋子里极为明显,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们俩这里。

毛澄心中暗暗叫苦,王琼这是要害死自己啊!于是连连摇头,表示不知道。

毛纪毛阁老曾监管过礼部,平日最是端方严谨,见二人不成规矩,便要开口训斥,结果被来人打断了。

司礼监太监谷大用脚步匆匆的走来,见到诸位大臣,先是作了个揖,众大臣忙问:“怎么样,太后娘娘是如何说的。”

谷大用清了清嗓子:“太后娘娘有令,陛下临终前说了,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她老人家的意思是,让众位来拿主意吧。”

“这、这……”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约而同的望向站在最前方的人,也就是如今大明的真正掌舵者——内阁首富杨廷和。

杨廷和看起来也是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从袖子里拿出一片薄本子,上面赫然写着《皇明祖训》几个大字。他也不理会旁人异样的目光,直接打开皇明祖训,淡淡说道:“从太、祖令,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虽然大行皇帝没有留下皇子,但陛下尚有堂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依序当立。”

诸位大臣心中暗道,这看来是早有准备,说不定太后也参与到其中。罢了罢了,反正立皇上这件事也确实符合祖制,左右是他们老朱家的事,自己也就少管吧,于是纷纷应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