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才几天,又要下1000条订单的量!
郭敏脑子里转了一圈,觉得好像这次能赚个700块,想了一下又觉得不可能,自己心里默默地算了好几遍,才把这巨大的利润额给消化了下去!
“上次你说你六叔在丝巾厂那边挺有人脉的,小郭,你今天去找你六叔,看看能不能叫他们厂里的制版师傅帮忙改进一下我们的花版,以前你做的版到底是粗糙了,我已经让我家先生重新画了梅兰竹菊四个花版,画稿我已经带过来了。”
当吴晓梅展开那四幅梅兰竹菊的画稿的时候,郭敏看着那四幅画稿,久久不敢出声——相比于季恒画的这些,他的画稿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的产物!想到吴晓梅还跟他说,之前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丝巾都是季恒帮着一起包装,自己的画作是进过季先生的眼时,郭敏都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了!
吴晓梅没有注意到郭敏发红的脸色,继续自己的产品计划:“现在明哥那边的意思,咱们在我老家那边的市场上还是有些对手的,最近市场更加活跃了,投机倒把也没人抓了,有人看到明哥卖丝巾挣了钱,好像也有对家在悄悄地弄,只是人脉没我们广,出的货还没我们的多和好,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就一直能领先下去。想要把客户抓在我们的手里,我们就要主动求变!”
郭敏听了连连点头:“对对,没错!晓梅姐,我们现在这个图更好看了,肯定能卖的更好!”
吴晓梅听了摇摇头:“这样还不够!我们的货之前都是杂货、散货,现在想做就要做专做精,图案更好看了是一方面,只是图案的精细程度只有喜欢这个丝巾想要仔细研究的人才会发现有所不同,我们要做的是第一眼就要让人发现我们的丝巾是与众不同的!”
郭敏听了头上冒了两个大大的问好,不知道如何第一眼就让人发现不同,不就是一个丝巾吗?
吴晓梅展开一条丝巾给郭敏看:“你现在的红色是带点玫红的红色,但是在我们乡镇,大家更喜欢的是大红色的色调,因为很多人是在结婚那天戴的,充满了喜气,所以我们需要首先颜色方面进行改进。”
这个颜色是郭敏自己照着方子调出来的,现在有六叔的全面帮忙,他相信让他从厂里找人帮着一起调大红色不是问题,只不过是要给点好处、送点礼,但是和产出比,现在这点小钱郭敏也是舍得花的。
郭敏将这条记录在自己的手本上,准备一会儿就去弄这个事,别遗忘了。吴晓梅见状点点头,只觉得郭敏这孩子能带出来,虽然市场敏锐度不够,但是做事仔细、踏实耐心。
吴晓梅将丝巾叠成了四方块,放在手心里:“以前我们就这样散卖,就看着很低端,最近我去王府井那边的几个百货大楼看了,人家高档的丝巾,都是礼盒装的,我们可以联系礼盒厂,看看能不能帮着我们定制一批礼盒,也不用特别高档,就做一个红色的礼盒装,外面画上一个丝巾的花样,四四方方巴掌大就行,然后再买一批塑封袋,买一个电熨斗,将丝巾烫直,叠好放进透明塑封袋里面,再放进小礼盒中,这样一来,这个丝巾就显得高档了!”
吴晓梅展示了季恒画的礼盒草图,简单的几笔勾勒,水红色的颜色配上梅兰竹菊的花样以及下面用毛笔写就的“梅兰竹菊”四个字,看着就让人觉得舒服、高雅。
郭敏这回有些皱眉了:“可是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成本就上去了,这…….不划算啊!”郭敏现在跟着吴晓梅也开始有了点经济头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成本上去了,大家赚的钱就下来了。
而且就是六叔丝巾厂那边,他们其实也就做一些丝巾面料,简单的印刷印染,也没啥包装的,毕竟他们做的丝巾也都是批发到乡镇的多,不是走高端路线的,不是什么真丝面料。
人家百货大楼里包装精美的,好些是舶来品或者是真丝面料,这种都是手工缝制、刺绣,一条丝巾要二十几块钱,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起的!
再讲,还要通关系找纸盒厂做这个小礼盒,他们没有人脉,就要砸钱通关系,而且听说那些厂里的大机器,一次性都要做好多才给做,做个几百个小礼盒肯定是不做的,有起订量的。那到时候屯这些纸盒又是一笔钱。
吴晓梅赞同郭敏的话:“没错,成本肯定是上升的,但是我们的售价也要涨!我们现在卖这个丝巾分两块,一块还是以前的模式卖,就是颜色和图案进行改进。还有一块就是我刚刚说的,第一我们丝巾布的原材料要比之前的高一个档次,其次我们的颜色要素雅一些,先就做一款白色丝巾,这样不用染,但是梅兰竹菊的图案要按照梅兰竹菊的颜色去印刷,就是色调要重新再弄一下,搞的雅致一些,包装也要更加精美,然后给终端的售价的话,卖10块钱一条。”
“10块?!”郭敏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会不会有些太宰人了!!
晓梅姐是个人精,现在对丝巾的成本控制了解的透透的,自然也知道如果增加她所说的那些改进,老的那个只是重新做版,重新调色而已,是人情费,花不了多少;新的这块,就算是这么多要求,成本上也就最多涨1块钱顶了天了,可是销售价格却是要翻了一个倍!
“没有利润,哪里来的动力!反正先把1000条的老货我们先改进一下,这个是急单,我们赶紧弄完赶紧出,还有我们这里可能还要找个靠的过的人帮一下忙一起做丝巾,毕竟后面我们还要包装什么的,活更多了,但是我马上就要开学了,忙起来就帮不了忙了。这个你有人选吗?”
郭敏这个倒是马上应了下来:“没问题的晓梅姐,这个我有靠谱的人,保证不露了我们的事情,而且也是勤快能干的!”
吴晓梅现在手头太多事情要忙,只能选择相信郭敏的能力:“这些事都要你去忙,干活的人你要培养好,关键的东西不能假手于人,像怎么做花版、怎么调色、怎么印染,这些都要保密,其他的事情你可以交给外人去做,毕竟你现在的时间也很值钱,不要浪费在干活上。”
郭敏连忙点头,只觉得跟着吴晓梅的每一天,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吴晓梅交代了一大堆的事情,看着郭敏都能理解了,才放心地离开。
后天就是她和季恒开学的日子了,她还得把精力放在学校上。
第六十六章 :开学首日
这是十年高考断层后, 第一届大学生回归校园,而这次的大学生也是历史上最与众不同的一届, 年纪相差很大,小的只有十七八岁,大的要三十多岁;人员构成也复杂,有工人, 有知青, 有农民,也有部队出来的。
北大和北师大两所大学开学时间恰好是同一天,所以季恒先送吴晓梅去了他们学校, 然后又转头坐公交到了自己学校。
当季恒来到学校报到的时候, 校园里的道路上已经满是人了,很多来报名的人都是自己扛着大包小包地过来, 当然也有年纪比较小,父母陪着过来的, 更有奇观是自己领着自己家的小孩,前来报到的,总之感觉什么样的人都有一些。
季恒在门口的时候就领到了一本入学指南, 里面详细介绍了北大的情况以及各科系上课所在的区域范围, 住宿申请等。
因为季恒和吴晓梅在外面有了自己的房子,所以都不用住宿,省了住宿费,就是自己平时在路上来回辛苦一些。不过季恒之前每天上下班全靠步行,现在还有公交车可以搭乘, 实在算不得什么。
按照入学指南上的指示,季恒到了中文系所在的教室,里面已经坐了三十几个人,季恒也默默地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之前录取通知书上说是9点报到集合,季恒抬头看了一下墙上的钟,差不多8点40了,估计他们中文系也就这么多人了。
季恒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集体读书的模式,看到很快就和其他同学打成一片的几个长袖善舞的人,自己知道自己没这个本事,就默默地坐在中后排,看手里头样书。
样书是《斩江湖》的样本,印刷厂试印了几本,林孟茜寄了一本给季恒,让他看一下是否有错漏或者不合适的地方。
封面上印着一个光头的俊美男子,双手抱胸,手中握着一把长剑,双眉紧簇,目光凝视前方,带着忧虑和沉思,让人看了就忍不住被这个封面吸引了进去,想解开这个男子眼中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