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和刘贵妃井水不犯河水没传出什么不和来,可是太子和新安王年纪相差无几,大了难免就争斗起来,毕竟老宋家的传统就是自相残杀,她找死才往里头凑人头。
不过,显然她想多了,还没等她起念该如何反应,新安王那头先不干了,嗷地一嗓子:
“你可别闹了,姨都帮我物色的差不多快定下来了,你可别想一出是一出。萧大娘子——比我大那么多,你咋想的说出这种话呢,我可是无福消受!”
最后说完还看萧宝信一眼,像是生怕她当了真,就此黏上她。
萧宝信虽如了愿,可总跟吃了个活苍蝇似的直犯膈应。她真想说大王想太多,她真没攀龙附凤的心思。就他一个小破孩,撑死了是个蛟,能不能成龙还真不一定。
她年纪大哪么多?明明是他小好不好,她这是正当年,花儿一般的年纪。
“大王说的是,说句不中听的话,我阿弟还比大王要大一岁,公主玩笑了。”萧宝信道:“若是公主喜欢,以后咱们常聚便是,倒是不必思虑太过。”
宣城公主一看新安王不愿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明显在责怪自家阿兄不长进,连这点儿事都推三阻四。萧大娘子那张脸还屈了他不成?
“哪有做姑嫂方便呢,你进宫来也不便,我出宫更是重重阻碍。”宣城公主遗憾,她就不是个小郎,不然说什么把萧大娘子弄到手。这么个彪悍的女郎,放到身边那就是精彩不断。
她阿兄没有眼光。
刘贵妃只是笑笑不说话,就看着两兄妹在那里掐架,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听宫女来报,十七王子醒了。
十七王子便是刘贵妃去年生的儿子,依她的年纪也算老蚌生珠了。刘贵妃本就是个溺爱孩子的,这十七王子更是被她捧手里怕摔了,含嘴里怕化了。
新安王年龄虽不大,可到底要避嫌,不好跟外臣之女过多接触,传出去于双方名声都不大好听。
于是便将招待客人的重任交给宣城公主,只留新安王下来,娘俩说些体己话。
宣城公主浑然不觉自己被流放了,乐颠颠带着萧家二姝走了。
“就在永禾宫,别四处乱闯。”刘贵妃扬声嘱咐,眼瞅着宣城几步出了大殿,也不知她听没听到。
不过一会儿奶嬷嬷便将十七王子抱了过来。
十七王子才满一岁,还未封王,所以大家都只按排行来称呼。
刘贵妃抓了串玛瑙的念珠手串逗弄十七王子,一边若有所思地左一眼右一眼地瞟新安王。
宣城公主的话没人当真,偏偏刘贵妃走心了,萧大将军是玉衡帝心腹重臣,手握重兵,在皇帝面前都很有几分脸面。小六年纪渐长,若有萧大将军扶持于他大有助益。
新安王是刘贵妃肚子里生出来的,她一眨眼睛几个意思他都明白:
“娘,你可莫想有的没的,我是绝对不会娶萧大娘子的。”外人不在,他便恢复了私下的称呼。“且不说她比我年长,就是那个彪悍劲,脾气一上来我还怕她冲我下黑手呢。”
“你身边的护卫是吃干饭的?”刘贵妃白了儿子一眼:“你是不知道,近来你父皇对太子越发不满,这是个良机。若你得了萧大将军襄助,那位置可不更多层保障吗?”
这是头一次娘俩开诚布公谈论这么隐秘的问题。
新安王头疼,赶情娶一个萧大娘子回去,还得另外派一队一天十二个时辰守着?
“娘,你也不看看那萧大将军是个什么出身,他还想挤破脑袋往世家圈子里钻。咱们若想……还是要联合世家,有了他们的支持,才算数。你没看太祖打下来江山,也得笼络着世家?别看父皇一个劲儿地打压他们,可是许多事还真得靠人家,顶多打个巴掌给个甜枣,不然江山根基都要动摇了。”
刘贵妃让新安王一说,动摇的心思又动摇了:
“那就还是在世家里挑挑?”
“萧大将军掌军权不假,可是到底寒门庶族出身。娘没看皇后为太子选了庐江何氏做了太子妃?”
刘贵妃撇嘴:“她倒是想的美,可惜嫡长房的何尚书死的早,他这一死,大权旁落,倒是便宜了二房。不过,也是你姨母是个能干的,要不然还真撑不起那个家。你是没见过,当初长房的郗夫人有多嚣张跋扈。
“咱们这回可得瞅准了,逮个长寿之家,富贵绵长的。”新安王算计,“王家和皇后一脉,怎么也不会帮我们,谢家倒是出了个谢显,在父皇面前很受重用,可是跟着父皇一道没少得罪世家。谢家的声望让他作的七零八落,今非昔比……”
刘贵妃想明白了,点点头。
“小六大了,看的比娘深,比娘远。”
新安王笑,总算把她娘从萧大娘子那坑里拽出来了。
他能说么,只要不是萧大娘子,随便哪个世家贵女嫁给他,他都乐意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凡个娇滴滴水嫩嫩的小娘子都比萧大娘子强啊。就那货一个人就把王六郎给踢飞起来,单枪匹马带着丫环就敢去捉袁琛的女干,女中的巾帼,难得一见的汉子,真娶回新安王府他怕每天都怀疑人生,恐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他再想坐上那龙椅,也得有命坐不是?
况且,什么盛世美颜,建康第一美人,他并不觉得,眼睛太大,鼻梁太高,五官搭配的太过恰到好处,看着就不顺眼。
还没有她旁边的兴平县主长的好,那才是正宗的小娘子,秀丽端方,楚楚可人。
第91章 情敌见面
刘贵妃这边和新安王聊的热火朝天,那边宣城公主出了殿却全然没将贵妃的嘱咐放在心上,抓着萧宝信就要去御花园转转。
萧宝信可不想在宫里招摇,贵妃早有言在先,她若跟着出了永禾宫,依贵妃那护犊子的,责任就全在她,她可不想招那楣头。好说歹说哄着宣城公主教了她一招半式,算是不张罗去御花园了。
“……难得叫你们来趟宫里坐客,就这么干瞪眼瞅着我练功夫,也不是这么回事啊,多无聊啊。”
“不会啊,我倒是瞧着有趣。公主悟性高身体底子好,阿姐说一遍公主就全都会了。”
萧敬爱是知道大梁早晚要完,所以也不想在大梁皇宫里浪费更多感情,后宫里宠妃多如狗,是非多,阴气重,她可不想一时不察就卷进这里面。
所以二人一拍即合,倒谁也没扯后腿,都想在永禾宫老实趴着,直到混到点儿出宫。
萧宝信呵呵,就三招花架子,萧敬爱都能捧成武学奇才,这嘴也是没谁了。
“公主若是想学,我还有两套拳呢,要不我再练练,让宫女们一人记一个招式,以后哪怕忘了让他们连起来一摆,公主也记得。”
萧宝信拿出小时候她爹哄她的招数来哄宣城公主。
她爹除了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就是个武痴。阿兄自小就是个武学的白痴,教他一套拳,他半年都练不下来,失望的次数多了,她爹就放弃了。就像他天生根骨佳,学武快,可是有的人就是肢体不协调,手把手都教不会。
自从她表现出对武学的兴趣,她爹那简直不遗余力了,恨不得把所有功夫都传给她,又怕她太小,没几天就烦了,所以想出了各式各样的办法,例如给她买各种竞陵的小食,走街串巷最受邻剧小孩子喜爱的风筝,各种行贿受贿,无所不用其极。
让府里的丫环一人一招记下来,练出来给她看,那场面不要太好玩。
她记得那年,她大概四岁。
五岁就已经横扫他家附近大街小巷子,六七岁的孩子都打不过她,犯她手里就是一顿胖揍。
果然,宣城公主一听眼睛就亮了,乐的直拍巴掌:“快,把宫女都给我叫过来,排成一排!”
好在永禾宫够大,宫女够多,不然还真没有多出来的给她分过来耍乐。
待人齐,萧宝信先是行云流水走了一趟拳,接着便挨着个儿的交给宫女们,好在每个人都有一势,不一会儿就全都教会了。
等教会了,她们一人一招地耍出来才叫好玩儿,宣城公主哈哈大笑:
“就是这样,以后你们这些人,每天都和我练一个时辰!我也要像萧大娘子一样,谁再惹我,不用侍卫出手,我自己就揍趴下他!”
众人:……
谁敢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