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了指李浔今与欣荣夫人。
“我给你段考虑的时间。七天后,在明越与殷北边境,你要亲自挂帅,向殷北投降。我在那里等你。”
说完这句,他又是轻功一点,很快便没了踪迹。
他带走了欣荣夫人与李浔今。
作者有话要说:
嗯,黎挽很伤心。
嗯,所有人都很伤心。
嗯,我好话唠啊。
第36章 殷北
黎茂把李浔今与欣荣夫人带回了殷北国。
他封了二人的穴位,使她二人不能言语,不能活动,成为听话的木偶。
殷北国王君,今年不过四十来岁,却因疾病缠绵床榻多年,无法安心政事。殷北国的大事,全权交到了殷北太子手中。只可惜,太子年幼,十三四岁的年纪很难服众。无可奈何,王君只好将黎茂的父亲,殷北国仅存的一个王爷,封为了摄政王,来辅佐年幼的太子。
听说黎茂联合了崇安大军,在殷北与明越边境挑起战乱,殷北王君气得不轻。后来,又听说他解救出了自己的王妹与小郡主,便不那么生气了。
殷北王君打算等他们回来,亲自问问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在李浔今来到殷北国的第一次,就被黎茂带着,去见了殷北王君。
“臣给王上请安。”
她不能说话,只得跟在黎茂的身后,与欣荣夫人一起作揖,向殷北王君请安。
这位王君的寝殿内,皆是草药气味。浓而刺鼻,让人闻着很不舒服。他穿着身黄色便衣,躺在床榻上,看见三人来了,也很难起身,只能靠着后面的枕垫,沉沉的咳几声,作为回应。
“起来吧。”殷北王君的声音哑哑的,有些沧桑。
李浔今跟着其他两人站起。
黎茂转身,往旁边退了一步,指着她与沈婳道:“王上,这是婳公主与她的女儿。”
看到二人,王君顿时老泪纵横,情难自禁。他哑着嗓子说了好几声好。
他让沈婳走到他面前,握住她的手问她:“王妹,快二十年未见,你还好吗?”
沈婳自然无法回答他。
殷北王君感到奇怪。
黎茂上前解释道:“王上,这都是明越国干的。”
“怎么说?”明越王君问。
“明越王君昏庸无能,将公主与郡主藏在深宫。还封住了她们的穴位,让她们苦不能言。这些,臣也是到了明越国,才碰巧发现的真相。咱们殷北国虽是明越附属,但仍有傲骨。明越王君这么做,分明是将咱们殷北视若草履。臣担忧未来明越更加强大,一声令下,造成殷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才擅自作主,联合崇安王君,一同反抗明越。”
说到此处,黎茂声泪俱下,俨然一副忧国忧民的好臣子模样。
“王上,臣自知擅作主张,有违国法。请王上惩罚。”
他跪在那里,两只肩膀一抖一抖的,看的人感天动地。
李浔今很想上去扇他一巴掌。可惜,她动不了。
“竟是这样。”殷北王君听了他的话,就信了他的邪,对旁边服侍他的太监道,“快去将小王爷扶起来。”
黎茂被人扶了起来。
“既如此,便让她们母女好好休息。茂儿,你自小习武,懂得些门道。她们二人的身子,便交给你了。”殷北王君道。
“是。”黎茂领命。
他把李浔今和欣荣夫人关进了一间宫殿内,解了二人的穴位,让她们能正常吃饭睡觉,不至于饿死丧命。他又派了他的影卫在门口把守,谨防她们逃出去。
李浔今与沈婳有了片刻的安宁。
“挽儿。”沈婳把李浔今搂在怀里,“哀家的好女儿,因为哀家,你受苦了。”
她摩挲着李浔今的侧脸,眼神慈爱又心疼。
这并不是属于李浔今的母爱,而是属于原身黎挽的。看到欣荣夫人对女儿这般的爱,她也不好意思告诉沈婳真相,告诉她黎挽的身体里已经住了另外一个人。
“母亲,与您无关,您不要自责。”李浔今应下,想为欣荣编织一个美丽的谎言,“您放心,我没事的。”
“母亲听说,柳絮死了,是真的吗?”沈婳问她。
李浔今点点头:“应该是黎茂派人杀死的。”
提到这个名字,沈婳的眉间又染上哀伤:“茂儿那孩子,已经疯魔了,你断不可再喜欢他了。”
“母亲放心,我不会喜欢他。”李浔今答。
幸好她一直不喜欢偏阴柔的男子,不然,若因为原身而爱上他,现在心里苦的怕就是自己了。
她现在最担心的是封镇。她被黎茂抓来殷北国,又以她的性命逼迫封镇缴械投降。封镇是个君王,不是可以只道儿女情长的闲散王爷。他的手中是万千百姓的性命,大任在肩,此时怕很不好过。
提到柳絮,她想起了什么,从腰间取出一个信封,对沈婳道:“母亲,这是我之前看望柳絮姑娘时,她交给我的。她嘱咐我,除非您有难,否则不可以打开。如今被,我们都被黎茂抓了起来,也算是有难了。”
沈婳听说,便把信封拿到自己手上,看着字迹喃喃道:“的确是她亲笔手写。”
随后,便把信打开了。
心中字字真切,所述的正是黎挽的真实身世。
想必,柳絮早已想到自己时日无多,不能再护着沈婳了。倘若沈婳真的有难,她希望李浔今看在二人的母女情分上,帮帮自己的母亲。
她还道,希望这封信,永远不会被人拆开,所有人都能平安顺遂。
读至最后一句,沈婳已经湿了眼眶。柳絮的忠心,天地可鉴。这样的奴仆,只怕几辈子都碰不见一个。
李浔今找来块蜡烛,点上火,把信毁尸灭迹了。
她们此时身处在殷北国,不得不事事小心为上,以免被门外监视的人看到,给自己找麻烦。
“母亲别哭。”李浔今抹了沈婳的眼泪,“柳絮姑娘在天上,也希望您平平安安,不想您这样伤心的。”
只是,李浔今越劝,沈婳哭的反而越严重。她抱着自己的女儿,抽噎道:“母亲只有你了,你可不能再出什么事了。”
李浔今拍拍她的后背,安抚说:“母亲放心,我们都会平安的。”
不仅是为了她自己,也为了在她心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她想。
明越国议事殿
封镇坐在大殿的龙椅上,低着头,看不清神色。
殿内气氛压抑,所有的官员都跪在那里。谁也不曾出声。
还是个胆大的官员,上前一步。他拿着笏板,字字恳切,无比焦急:“王上,您不能去啊。御驾亲征,太过凶险。您是明越的国君,是明越万千子民的山。您要是在前线出了什么事,让老臣们怎么办啊。”
他说完,底下的臣子全部附议。跪在那里,不肯起来。
“你们说的,寡人都明白。”封镇沉了会儿脸,道,“但寡人还是要去。”
又一个官员上前:“王上,老臣知道您担心黎妃安全。可儿女情长,乃是毒药。美色误国,您当真要当个被妖妃蛊惑的昏君吗?”
“你放肆!”封镇狠狠拍了龙椅扶手,站起来呵他。
那大臣仍旧跪在那里:“臣誓死守卫明越江山,断不让王上胡来。若王上执意如此,臣只好以死谢罪。”
说完,便要往柱子上磕。
其他大臣赶紧拉住了他。
议事殿内一片混乱。殿外,小太监高声呼报。
“太后娘娘驾到。”
作者有话要说:
后面还有一个剧情点,就转入最后的高潮!
坚持!加油!
第37章 逼迫
“母后怎么来了?”
见到王太后,封镇本阴沉着的脸好了一些。他从龙椅上走下来,去迎王太后。
“哀家要不来,怕是王上你要灭忠臣,做祸国的罪人了。”王太后声调不重,但话讲的很有力度。
她虽是这么说,面色却并没有那么艰涩难看。她走到那个情绪激动、想要撞柱而死的大臣身边,扶起了他:“王君年轻,有时难免做错什么。今后,还需要你们多多辅佐。”
那位大臣,自是受宠若惊,连连拱手道:“太后,您这么说,就是折煞老臣了啊。”
王太后笑笑,不语。
“母后,您来此是?”封镇问。
王太后转头,看了眼儿子,又看了眼众大臣,道:“哀家也知道,后宫不能干政。但哀家也不能看着王上胡来,毁了封家多年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