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番外(127)

姜还是老的辣。

大堂伯和堂伯娘口水都说干了,丽花堂姐就是一口咬定:不回家。坚决要住在娘家。

但阿祖不过是寥寥几句话,就然让丽花堂姐心甘情愿的回家去了。

陈白羽知道,平静不过是暂时的。

以丽花堂姐的性格,肯定不会消停。

过年就是吃吃喝喝玩玩。

陈白羽跟着阿爸阿妈或者阿公阿婆走亲戚,收到一大叠的利是,虽然里面也不过是几分一角,但她高兴。

有空的时候,陈白羽会带着小胖子到村里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家去,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然后让小胖子唱个歌,扭动一下肥胖的腰肢,逗老人笑。

不知不觉,就年初八了。

这一天,陈白羽正式认黄知然当干爸,一切都要按照爱新觉罗家的习俗和规矩进行。

从这一天起,黄知然就是陈白羽的干爸了。

黄妈妈眼冒泪光,“好。真好。”

希望有了小羽毛,知然能活得有血有肉,不要这样无欲无求像个木偶。每次看到黄知然无所欲的眼神,黄妈妈就心疼。

黄妈妈是真的心疼黄知然。

这个世上,她也只有黄知然一个亲人了。

“给。这是当年王妃给我的。”黄妈妈轻轻的抚摸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即使陈白羽这样对翡翠玉石一窍不通的人也看得出这玉佩是好东西。

触手生暖。

“暖玉?”陈白羽还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暖玉。

“嗯。当初我照顾知然阿玛的时候,老王妃赏的。”

想想当年,再看看现在,黄妈妈轻轻的叹出一口气。不知不觉,她已经一百多岁了,曾经的那些人都已经不在了。

“黄妈妈,这个太贵重了。我......”

“戴着。”黄妈妈不容陈白羽拒绝,“以后要好好孝顺你干爸。”

“好。”陈白羽摸着脖子上的玉佩,郑重其事,“我一定会好好孝顺干爸和黄妈妈你的。”

黄妈妈握着陈白羽的手,“知然这一辈子......太难。”

“黄妈妈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干爸的。”

认干亲。

黄妈妈家摆了宴席,热热闹闹。

“要我说,知然还年轻。就应该再娶个老婆,生个孩子的。”

不少人都觉得黄知然应该娶或者买一个老婆,生育儿女。毕竟,干亲不是亲。再说,陈白羽本来就是捡来的,以后可能还要认回亲生爸妈。

到时候,养父母,亲生父母,还有一个干爸只能往后排。

当初,黄知然刚到大唐农场的时候,虽然一身伤,也不能干重活,但一张脸就足够招蜂引蝶。不少人都想要招他当入赘女婿,或者给他介绍老婆。

可惜,全部被拒绝了。

这么多年下来,黄知然和黄妈妈相依为命。不管别人说什么,黄妈妈就是不愿意给黄知然买一个老婆。

至于黄知然,除了陈白羽和小胖子和谁都保持着距离。

如果说李白主动融入农场的生活,那黄知然就始终都是一个旁观者,把自己隔离在大唐农场之外。

好像除了黄妈妈外,再没有什么人或者事能引起他的情绪波动。

他就好像一只没有感情的木偶,旁观着这个时代的发展。

陈白羽不是黄知然,不能理解他的心理变化,更不能体会他的悲和伤。感同身受,很多时候只是一句空话。

没有经历过家破人亡是不能理解那种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悲痛和绝望。没有经历过山河碎,也不能理解看着时代变迁的喜和无奈,还有不甘。

即使‘清’有千万个不好,但也是他祖宗打下来的江山。这个时代很好,但也不能否认,它给他的身心带来的巨大伤害。

曾经,陈白羽也只剩下一个人。

眼睁睁的看着亲人一个个的离开,她无能为力。

她痛,她恨,最后只能选择同归于尽。

陈白羽想,她能明白上辈子黄知然最后选择自尽的原因。因为,她也做出过同样的选择。

第138章百褶裙

陈白羽认了黄知然当干爸,日子和以前没有什么不一样,每天陪陪阿祖说说话,然后陪陪黄妈妈做做干果,学学刺绣。

不过,陈白羽在刺绣上的天赋很渣,差点没把自己的手指给戳烂。最后还是黄知然看不过去了,让黄妈妈不用教她。

现在是新时代,不像过去那样,女红是衡量一个女人是否贤惠的重要标准。

而黄妈妈有些难过,很多东西在慢慢流失,例如刺绣和中医。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时代在进步,衍生很多新生事物,必然就会抛弃一些东西。例如西医的发达,中医没落。

看着黄妈妈难过的脸,陈白羽咬牙,“我学。”

黄妈妈突然就笑了,“不学也没有什么。”当从逃难到现在,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拿起绣花针了。

多少年了,在生存面前,曾经用时费心学习的刺绣没有半点用。

“不学了。”黄妈妈决定教陈白羽一些医学常识。

对于医术,她会的也不会。

更多是针对孩子的一些小偏方。

都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而学习的。有很多小偏方是王府花费钱财从民间买来的,而她因为是小王爷的奶娘而要求学习。

这些年,这些偏方帮助她救了不少的孩子。特别是在这个最艰难荒芜的时代,让很多孩子活了下来。

所以,多学些医术没有错。

陈白羽点头,如果不是黄妈妈的小偏方,她可能活不下来。

黄知然笑着说,幸好黄妈妈没有要求陈白羽学习她的接生手法。否则,陈白羽真的要哭得,因为她真的不能想象一个女人生孩子的样子。

平时除了跟黄妈妈学些一些小医术,就是跟着黄知然学下棋。

有时候,李白会和黄知然一起,教她下棋,教她如何布局。陈白羽和两个哥哥学得认真,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想要学习就要用心去领会和感悟。

下棋,四哥陈辉年最有天赋。

轻轻松松的就领跑在前面,但赢在最后的往往都不是他。

陈辉年狡猾,喜欢故布疑阵,而陈白羽喜欢出其不意,却有些急躁。至于大哥陈一元则和他的长相一样,踏踏实实,沉稳,走一步算三步。

所以,不管是有天赋的陈辉年还是有小聪明的陈白羽都不是陈一元的对手。一般情况下,最后稳操胜券的都是陈一元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

教,李白和黄知然也有不同的侧重。

李白更着重布局,黄知然更喜欢通过每一步来分析下棋的人的心态,从而抓住人的心态算计对方的下一步。

李白却有宏观的布局。从一开始就把人往陷阱里拉,不让人发现半点痕迹。到最后,被陷阱拖死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从一开始就入了对方的陷阱里去。

陈白羽很好奇,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从李白的布局手法,就能看出,这绝对是一个擅长陷阱猎杀的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的窝在大唐农场?

前些年,下乡的知青几乎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回城,但李白好像从来没有什么想法。他开开心心的跟着农场的人学种田,学种果,然后每天画画。

生活优哉游哉,过得好不惬意。

一开始,大家以为他是没有门路回城,多多少少有些同情。但他却一脸不在意,总表示要一直留在大唐农场。

他喜欢农场,山好,水好,人好。

但农场的人却觉得他是不能回城,故意安慰自己。

慢慢的,大家也相信李白是真的喜欢留在农场,当一名种田的农民。因为李白用大家学习赚钱技能的劲头来学习种田。

比他刚来农场的时候还要积极。

李白刚来农场的时候,和黄知然一样,眉目间带着忧郁。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李白豁然开朗,眉宇间的忧色没有了,取代的是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

用大家的话说就是,年轻了好几岁。

“布局一定要不动声色。”李白轻轻松松的就拆了陈辉年的局。陈辉年的陷阱看起来还很粗暴,很明显。

这样明晃晃的挖一个坑,并不叫陷阱,只能叫‘愿者上钩’。

陈辉年抿抿嘴,继续下陷阱。

“看着你们下棋真累。”陈白羽揉揉太阳穴,觉得脑子不够用。

好好下棋不好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