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郡主真面目+番外(16)

作者:阿拆姑娘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是我。”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落到了守城兵的耳朵里。

“昭世子?”守城兵不确定地喊了一声,又仔细望了一眼,“真是昭世子啊……”

“嗯,是我。”

“世子您回来了!为了找您,太子殿下已经不知调进去多少人手了。”

“我这就向上头去禀告,说世子您回来了……”他正要拜礼告别,却突然像想起来什么似的,“世子,国公府的郡主跟您一块儿丢的,她回来了吗?”

坐在马车里的唐映摇兀自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她堂堂国公府的小郡主,存在感这么低吗?

“和我一同回来了,你去禀告吧,我回府收拾过后,就进宫去见太子殿下。”

他放下了车帘子,马车重新开始前行。

一进京城,马车前行便稍有些艰难,一步三晃悠,嘈杂的叫卖声,说书声传来,外头热闹得紧。

唐映摇第一次没觉得吵闹,甚至从这些声音中听出了几分亲切,位置调换,顾昭不坐车窗子边儿上了,唐映摇小心翼翼地挪过去,不动声色地伸手要去挑那车帘子。

“啪”得一下,手还没挨到车帘子,便被打掉。

唐映摇咬紧牙关,怒目瞪他。

瞧见她生气,他又有些可耻地开心,在心底独自偷着乐,嘴上却说得煞有介事冠冕堂皇,“莫掀车帘子,不可被旁人瞧见。”

不知又行了多久,马车停住,轻叶的声音从外边传来,“世子,国公府到了。”

这么快啊。

“国公府到了,你回去吧。”

一听见这话,小郡主也顾不上算他方才逾矩行为的账,忙一掀车帘子跳了出去,动作轻盈得好像山间的蝴蝶一样。

顾昭伸手挑开车帘子望着,瞧见她进了国公府的大门,才收回视线,放下了车帘子,对轻叶道,“走吧。”

轻叶重新驾起了马车,回了顾王府。

唐映摇自踏进国公府的门开始,府中就宛如炸锅了一般,人人奔走相告,“小郡主回来了,小郡主回来了……”

太不稳重了,是该好好训训。

刚走到她住的院中,就瞧见了拂冬和翠珠还有一众别的丫鬟扶着魏嬷嬷走了出来。

魏嬷嬷方才已经听闻了,可现在真真切切地瞧见了她,顿时一个没忍住——老泪纵横。连带着素来稳重的拂冬也红了鼻子,翠珠更是不用说,也是鼻涕眼泪一大把。

唐映摇最受不住这样的场面,她心里是有些感动的,可嘴上依旧没规矩,“翠珠,几日不见,你果真又圆了,竟没有想我想得吃不下饭,可真叫郡主我好生难过。”

闻言,一众丫鬟仆婢破涕而笑。

翠珠忙不迭地为自己辩解,“郡主,我可是最担心你的,瞧我,忧思过度得都肿了。”

又落下几声笑,气氛终于好了。

魏嬷嬷再也忍不住,一把上前抱住唐映摇,拍了拍她的头,“郡主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唐映摇眼眶一热,忙闭了闭眼睛,安慰道,“嬷嬷,莫哭了,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要学会坚强。”

魏嬷嬷叹了口气,又将她搂得紧了些,“你呀你……”

“我爹呢?”

“国公爷为着郡主你失踪的事儿,已经好久没合眼了,一直在外头追查张罗,府中已经派人去寻了……”

唐映摇点了点头,“且准备些水,我要沐浴,别忘了再备上些茶点……”

许久未吃,她可犯馋得紧。

-

顾昭沐浴了一番,又换了身衣服,重新绾了发,去了宫中。

早已有人提前禀告了他们二人回京的事情,太子等在偏殿。

顾昭进去,朝太子微微一礼,客套道,“劳太子挂心了。”

太子点头,示意他坐。

两人虽是宗亲,但因着顾昭这些年来缠绵病榻,久未出府,故而太子对他也是不甚了解。

且按年岁算起来,顾昭比他还要小上一岁,可行事却颇为老成,总有些叫人捉摸不透。

他这次失踪,又怎会是和唐映摇一起。

太子也不问,静静地等着他开口解惑。

顾昭将他如何失踪的事情大致跟太子说了一遍,只隐去了头和尾,重点说了那宫中的暗道。

太子听完神情诧异不已,“你是说,孤母后宫中有一条前朝留下来的暗道?”

“正是,太子若不信,自然是能去一看究竟的。”

这种谎自然不必撒,太子点头,“孤自然信,只是有些惊讶罢了,你且回去休息吧,孤去找母后商议一二。”

顾昭起身告辞。

宫门外,轻叶抱着剑靠在马车前头,见顾昭出来,忙直起了身子,“世子。”

他欲言又止。

顾昭瞥了他一眼,他却又不说话了。

顾昭怕他憋坏,只得开口问道,“何事?”

“世子可是将宫中暗道的事情,给说了?”

“说了。”

“世子,若是有朝一日,他真的想……到时在宫中……您也好留一条后路给自己啊。”轻叶有些着急。

“我若不说,太子不仅要怀疑我,连国公府也会一同被猜忌上。”

轻叶一愣,“世子您是为了那郡主?”

顾昭未理他,兀自上了车,帘子被放下,他才又道,“驾车。”

轻叶还在不依不饶,“世子既然喜欢那小郡主,何不将她娶过来,做咱们府上的世子妃?”

顾昭斟茶的手狠狠一抖,茶水洒出来些许,他不动声色地将茶水拂去,“若将她娶回来,王府怕是不得安宁了。”

这小郡主可是对他成见颇深呢。

第15章

唐映摇刚沐浴完,还没坐下来吃两口茶点,便有人进来禀告,说国公爷回来了。

唐映摇拍了拍手指上的茶点渣子,起了身。

她爹是真的没休息好,瞧着人瘦了许多,眼窝也凹陷下去了,哪里还有半点平日里风发的意气。

唐国公瞧见女儿,眼眶也有些湿润,“臭丫头,你可吓死爹爹我了。”

唐映摇跑过去扑进自家爹爹的怀里,“爹,我也想你了。”

唐国公紧紧地抱住小女儿,知道这孩子失踪的时候,他想了许多种情况,最好的,最坏的,他都想过了。

一想到最坏的那种情况,他的心就跟刀剐了一样的疼。

他对不起自己逝去的妻子,没能护好她给他留下的唯一念想。

万幸,现在发生的,是最好的情况。

唐国公低头爱怜地瞧着女儿,又在心底嘟囔了一句,万幸,是最好的情况。

父女俩一同用过晚饭之后,唐国公故作的无意中夹杂着几分小心翼翼,“摇儿,你这几天……愿不愿和爹说说啊。”

唐映摇闻言笑着瞥了她爹一眼,“我还以为爹爹不想知道呢。”

亏得他能憋住这么久不问。

唐国公解释道,“爹还不是怕你不愿去再回想嘛。”

“爹,没你想得那么吓人,实际上也只是有惊无险。”

她大致说了自己这几日的遭遇,只是隐去了她因为发热而昏倒在暗道里的那一段,免得以后喝药,又被揪住这段不放。

唐国公认真听完后唏嘘感叹,“府上没买过枇杷,没想到竟让你在那边遭了罪。”

枇杷这玩意,京城有是有,但因为模样不甚好看,所以无论是宫中还是府邸上,都没买过这种东西,却不想她竟对这个过敏。

“如此说来,嗓子可好全了吧。”

“嗯,都好了,爹爹您别挂心了。”

得知她真的没事,唐国公这才又惊讶于宫中竟然还藏着前朝暗道这件事。

拉着唐映摇又是好一番问,等到唐映摇回到院子中时,早已是皓月当空了。

约莫真的是前两日睡得多了,她现在反倒越发地清醒了,命人抬了榻子置在那株海棠树下,她躺在上头一眼不眨地瞧着月亮。

“郡主,将披风盖上吧,夜里凉。”拂冬拿了披风过来。

唐映摇点点头,接过披风,“嗯,盖上。”

她乖乖将披风盖在身上,又望向了天,十分应景地感叹了一句,“这月亮,还是上京的圆些。”

拂冬笑了,“月亮还是那一个月亮,只是郡主的家在上京罢了。”

唐映摇突然转过头,轻轻地问了一句,“拂冬姐姐,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要是有一日要离开这里,那我还是我吗?”

她问得委婉,可拂冬通慧,自然听出她究竟在说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