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前几天南唐都城外不远的一处山上突然垮塌了一方,露出了一具尸体,最后经过仵作的验尸发现此人死亡时间两年左右,尸体都已腐烂了,但是衣角很凑巧就有一处没有全部腐烂完,这处隐隐约约的绣着个闻字,刑部正找不到线索时,昨天晚上新上任的刑部主事刘景东从外探亲归来,说这是当年的闻津,因为闻家老母有习惯要在他们两兄弟的衣袖口缝上一个闻字,因为当时定性闻津是越狱逃犯,结果他居然无声无息就死在了京城的郊外,所以此事一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历来天下学子都喜欢谈论这类事情,所以今天的诗文会就临时改成了谈论此案了。
“其实当年很多地方都有奇怪之处,比如闻家二儿子都没有回来,闻家夫人怎么会突然自杀?”一个学子问道。
“最奇怪的根本不是这个地方,而是毫无背景而言的闻津居然能逃出刑部大牢,若说刑部没有一点猫腻,估计没有人会相信。”另一个学子说道。
“可是我觉得刘景东为什么会知道闻家喜欢在衣袖上绣闻字呢?”一个学子问道。此时我仔细看了一眼这个学子,这个学子打扮得非常的低调,可是我依旧认出了他是礼部尚书的儿子姜明朗。
“大家都是学子,年纪相差不大,认识很正常吧。”一个学子解释道。
“对呀,有才之人总会惺惺相惜的。”另一个学子说道。
“我还是觉得有点蹊跷,怎么刘景东早不回晚不回,偏偏这个时候探亲回来了呢?”一个学子不服气的说道。
“任兄,你这样说就无理了,难道不能凑巧吗?而且大家都知道刘兄在书院呆了十年,如若真的有背景,我想以他的学识早就在朝为官了吧。”姜明朗此时为刘景东辩解道。
“你们说闻二公子会不会也被灭口了呀,这么多年都无声无息的?”一个学子说道。
“有这种可能性,希望刑部此次把这件事情调查清楚。”有人回答道。
“你们说为什么会在会试后半年杀人,会不会和会试有关,毕竟当年闻津才名在外,结果考了这样一个成绩,你们就没有怀疑过吗?”一个学子突然说道。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沉默了,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敢说话了,毕竟再说下去就是在谈论科举的舞弊了。
这时候一个店小儿提着水壶来给大家加水,“来来来,让一下,还有没有客官要加茶水的呀。”
经过这一打岔,大家都避开了这个会试的话题,又讨论到这个案件的其它方向去了。
我和阿兰坐在下面听他们说了半响,两个人一句话都没有开腔,想从他们的议论中抓住一点蛛丝马迹。
正在我刚要低头喝一口茶的时候,突然看见刚刚提出怀疑和会试有关的那个学子站了起来准备离开了,我给了阿兰一个眼神,让她留下这里,我去跟踪一下这个学子。
学子离开客栈的大门后就往文华巷走去,我跟在他的后面慢慢走着。
他走得不紧不慢的,我看见他走到一个小院里去了,我也紧跟着躲在大门旁边看见他朝屋内走了进去也紧跟着走了进去。
屋内一共有三个人,都是年轻的男子,看见这个学子走进去后赶紧关上门问道:“任兄,你怎么来了?”
“笠泊居人太多,也懒得和他们谈论,干脆来看看你们。”进来的学子先用桌上的茶杯为自己斟了一杯茶,喝了一口看着站着的两个人说道:“你们站着干嘛,坐呗。”
三个人围着桌子坐着,其中一人苦笑着说道:“我父亲现在已经在家里帮我凑钱了,准备帮我买一个名次,怎么说他都不听。”
“你上次说你父亲是因为你表哥上次会试也是出钱买的,所以他怕你被别人挤下来,所以也想凑钱帮你买一个名次,可是我打听了好几个之前会试过的人,他们都不知道这种情况啊。你有问你父亲钱是交给谁的吗?”
“听说是一个此次的阅卷官员,但是具体还不清楚,只是传闻。”
“可是会试的卷子都会有弥封官把姓名籍贯这些个人信息折叠住才让阅卷的官员开始阅卷的呀。不会是有人故意靠这个来骗钱吧?”姓任的学子怀疑的说道。
“不排除这个可能性。我们再查一下再说吧。”
后来他们没有再谈论这个话题后我就离开了。走在路上的时候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把这些人吸引出来,想了好久都没有想清楚,正在思索的时候我看见了前面的柳旭东,他一个人默默的走在回他家的路上。
“弟弟,你在想什么呢?”突然柳旭庭从路口转角处走了出来拍了一下柳旭东的肩膀。
柳旭东吓了一跳,惊魂未定的说道:“今天我听说上届那个闻津的尸体在郊外找到了,”说着又把声音压低了说了一句什么,我没有听见。
只看见柳旭庭惊讶的说道:“你是怀疑襄城的那个闻铭是闻津的弟弟?”说完柳旭庭想了一下说道:“是有这个可能,他哥哥本来也是学子,而且当时魏家的人不是说他哥哥在逃吗?有可能真的是他。”
“你说,上次那些人究竟是什么人,能有那么大的势力庇护住闻铭?”柳旭东说道。
“这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该想的问题,你就好好复习吧,争取考得好一点。”柳旭庭说道。
“我知道了。对了,你怎么放着娘一个人在家?”柳旭东说道。
“说得我有多不懂事一样,娘睡了我才出来的。”柳旭庭说道。
“你本来就不懂事,”正在他们两个人在打闹的时候柳旭庭突然停下来看向我这边,我及时转身往另一个巷子走去,他看了看才收回视线和柳旭东一起往前走去。
第二十一章
经过几次和柳旭庭的接触我发现他特别的敏感,几次对他的跟踪都让他起了疑心,看来他真的是一个观察能力和感觉都特别灵敏的人。
我回到院子里的时候,阿兰也已经回来了,我把今天晚上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她,阿兰也把后面的情况也告诉了我,我走后都非常的正常,很快他们就散了。
“我觉得他们听到的并不一定是空穴来风,有些可能是我们探子忽略掉的地方,我觉得可能要重新安排一下探子的探查方向了。”我又接着说道:“对了,那二十个阅卷官的名单拿到了吗?”
“拿到了,我刚刚收到楼里传来的消息,名单已经拿到了。”阿兰把名单递给了我,我拿着仔细看了一下名单。
“上面有几个人,我不是很了解,你让暗探把档案给我调过来看下,要尽快,对了,还有上届的所有参与会试官员的名单。”我说道。
“好的,我让他们明天一早就送过来,资料较多,只能送过来了。”阿兰说道。
“另外,从明天开始,此次的弥封官必须安排监视,不能在外围监视,最好是把家里的换一两个我们的人进去,特别要注意,他最近去的地方,跟踪他的报告,正常情况下三天报过来一次,有异常的你要多派人跟进,而且要立马告诉我。”我说道。
“好的,你是怀疑弥封官?”阿兰一边写传书一边问道。
“不好说,先看看再说。对了,通知阿雅注意打探这方面的消息,特别是这类官员或者家属如若去潇湘院,她要提高警惕,再从楼里调一组刚出来的暗探过来,分成五组分别在这五个地方,然后再调一个玉笙居的杀手过来,跟着你,现在开始要注意安全了。”我说道。
“好的,我立马就去办。只是这次的暗探刚培训了一年,时间太短又是第一次执行任务会不会太嫩了,要不还是调原来的暗探吧。”阿兰说道。
“不行,这些老狐狸就怕他们看见熟面孔会打草惊蛇,你让云辰派可靠一点的,如果人手不够就先把这两个地方换成老一点的暗探。”我说道。
“好的。”阿兰说完就去院子里传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阿兰就在门口问到:“阿笙,你起床了吗?”
我在床上伸了一个懒腰,脑袋放空的躺到被子上说道:“稍等一下。”
在房间里磨蹭了一会儿才走出房门,院子里面已经有几个人在等我了,分别是惊蛰楼里的管事云辰,还有掠影和另外一位杀手绯刀。
“你们怎么这么早啊?”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