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侯府在京中惯来低调,季畅自然也不会改变这一点。她低调的来到护国寺,低调的随着人流踏入了寺门,而后几经辗转,最终寻到了先一步等在寺中的汉王。
汉王见着她很是高兴,热情的上前招呼:“阿畅,你来了。”
季畅行至他面前却有些不解:“殿下约我来此所为何事?”说完看了眼人来人往的寺院,还有些不赞同:“你我往来还是小心些好,免得落在有心人眼里徒惹事端。”
汉王被她一番话说得有些扫兴,不过两人少时相交,在北疆还曾有过生死相托的情谊,自然也不会因这一两句话介怀。他只是有些讪讪:“我在北疆五年,满朝上下谁不知你我相识?我当初还是因武安侯才得以回京的,如今你我见个面,又算得了什么?”
季畅见他一脸坦荡,也不知说什么才好,抿抿唇又问:“那殿下寻我有何事?”
汉王见她不提前话,也果断的抛弃了之前话题,复又兴致勃□□来:“自然是有事的。”说着拉住季畅就往前走:“前次我便与你说了,请王妃替你相看相看适龄贵女……”
季畅闻言脚步顿住,好看的眉头也微微蹙起:“不是说不必了吗?”
汉王闻言也不恼,反倒是语重心长道:“阿畅,其实不必我说你也该明白,你此番回京再想离开,便不是那么容易了。还有你的婚事,父皇也定是要插手的。那是与你相伴半生的人,与其全部交由旁人操纵,何不选个自己顺心合意的?”
季畅沉默一瞬,扬眉反问:“我选中的,陛下便会许吗?”
汉王便是一笑,又冲季畅眨眨眼:“自是选中之后,再行谋划。”说完也不啰嗦了,复又拉着季畅前行:“走吧走吧,还是先去选人要紧。”
季畅无奈被拉走,边走边道:“便是选人,又何必非要在这护国寺里?你使人将画像和信息送去侯府,我自己慢慢挑选不就好了吗。”
汉王却道:“道听途说,不可尽信,还是亲眼看看才好。”他说着还有些得意:“王妃今日来上香,顺带便约了不少适龄贵女,你与我正可私下观察一番,万要选个品貌俱佳的才好。”
即将面对相亲现场的季畅:“……”
季畅有点心累,看着汉王兴致勃勃的背影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两年未见,再见时还以为他成熟稳重了,可接触之后怎么还是这么不着调呢?!
心累归心累,然而季畅抵不过汉王一身蛮力,最终被他拉到了一处被侍卫守着的佛殿外。
殿中众人俱是陌生,不过季畅一眼就认出了汉王妃。只因除了丫鬟仆妇,殿中女子数她最为年长,而且一身穿戴也比旁人更为华贵。
目光在汉王妃身上停留了一瞬,季畅再看旁人却是整个人都不好了。原因无他,汉王所谓的适龄贵女,并非与她适龄,而是适龄婚配。而以京城贵女早早议亲的习俗来说,所谓的适龄便都是些十三四未及笄的小姑娘,更年幼甚至十一二的都有!
季畅瞧了眼那两个还没有她胸口高的小姑娘,顿时倒抽了口凉气,脸都黑了。
诚然,以她的身份而言,娶个年幼好欺的小姑娘能够省却许多麻烦。可她若娶妻本就是对不起人家姑娘了,又哪里忍心去祸害这么小的女孩儿?
一瞬间,季畅的良心备受谴责,挣开了汉王的手:“殿下,这些姑娘如此年幼……”
汉王领会了好友的意思,可他眨着眼也很无辜:“可是阿畅,与你一般年岁的姑娘都已经成亲了啊!”
※※※※※※※※※※※※※※※※※※※※
世子(木然):我才十八,为什么搞得像大龄单身,找不到对象了一样?!!!
PS:求收藏,求评论,求花花~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北唐凌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578555630 30瓶;半生烟雨、KINO 10瓶;墨瑾 5瓶; 、凤凰花又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章
乔夫人临时起意来上香,出门便晚了些,等母女二人赶到护国寺时已是快晌午了。
七月里天气仍是酷热难当,但大雄宝殿里檀香缭缭佛音阵阵,好似能将人心中浮躁尽除。饶是乔玥这般最不耐热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莫名的静下了心。
母女二人跪在佛前,乔夫人神情真挚肃穆,先还了愿,而后口中碎碎念着些什么。
乔玥离得近,只言片语飘入耳中,很快便拼凑出了乔夫人新许的愿——是替她求姻缘的。
可惜乔玥听到这许愿内容,心中却是有些膈应。她当然理解亲娘的良苦用心,但乔夫人未免也太着急了些,她退婚不过三五日,这就已经拜求新的姻缘了。而此时此刻的乔玥听到婚事,脑海中下意识想起的还是许常青,也还是许家那糟心又无赖的模样……
这可真是,想想都让人膈应。
乔玥闭上眼,忽略了乔夫人的碎碎念,诚心拜佛所求的也不过是父母安康,家人和顺。至于她自己的婚事,她却是不着急的,这次她定要擦亮眼睛好好挑选!
不期然,脑海中浮现出一张俊美无双的脸,又被她按捺了下去。
母女二人各自许了愿,又好好拜了一拜。乔夫人顺手抽中了一支上上签,顿时感觉心中的压抑焦虑尽去,整个人都变得喜气洋洋的。等到解了签离开大雄宝殿时,便又寻了知客僧,添了厚厚的一笔香油钱,也算是还愿的献礼了。
等二人出了殿门,乔玥一抬眼便看到外间晒得发白的青石板地面,心中登时便生出了一股抵触来:“阿娘,咱们现在便回府吗?”日头正烈,此时出行不太合适吧?
乔夫人哪里不知女儿怕热,她本也没打算这么急赶着回府:“左右家中无事,也不必这般着急。如今也近午了,护国寺的素斋向来有名,今日便带你去尝一尝。”
乔玥一听,放心不少。护国寺建寺已逾百年,也算一方古刹了,是以除了大雄宝殿前空旷宽阔了些之外,其余地方多是绿树成荫。这烈日炎炎的时节,行在绿荫之下,总是要凉爽许多的,甚至整座寺庙因此都比旁处清凉些。
乔夫人说要领着女儿去吃素斋,便也没往寺门的方向走,而是迳自往寺中一处行去。乔玥对护国寺并不熟悉,自然乖乖跟在了母亲身后。
只是母女俩这一走,目的地却并非斋堂。
乔夫人领着乔玥行到了一处格外高大的古树下,略微抬头一望,便能瞧见树上许许多多的红色布带正迎风招展。若是细看,还能瞧见那红布带上墨色的痕迹,分明就是写满了字迹。
不用乔夫人解释,乔玥看到这棵树也认出来了——这是护国寺的许愿树。
据说这棵古树树龄已逾千岁,比护国寺建寺还要早上太多太多。也不知从何时起,附近便形成了一股风俗,便是将心愿写在红色的布带上,然后挂在古树上便能得偿所愿。而等到护国寺建立之后,这个风俗也没消失,相反因为护国寺引来大量香客的缘故,来这古树下许愿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时至今日,京中知道护国寺的人,大多也都知道了这棵许愿树。只是许愿的人多了,能将红布带挂在树上人却是少了,低处的枝条已层层叠叠系满了布带,高处却需人投掷才能挂上。
乔玥早闻其名,却也是头一回见到这许愿树。她看着那满树的许愿,顿时来了兴趣,几步行至树下,抬头就去看那些布带上写着的心愿。
求功名,求姻缘,求平安,求富贵……各种各样的心愿挂满枝头,好似人生百态。
乔夫人没等乔玥细看便将她拉至一旁,带着些无奈的道:“那都是旁人心愿,你看这个作甚?还有啊,你离那树下远些,小心上面掉东西下来砸着你。”
乔玥无辜的眨眨眼,扭头便看见了旁侧不远处有一张书案。案后坐着个僧人,面前书案上却是堆成一落的红布带,除此之外还有笔墨。想来树上这数也数不清的红布带便是由此而来,兼之寻常百姓不一定识字,那僧人恐怕还有代笔的活做。
正这样想着,恰巧便有个妇人过来许愿,穿一身粗布麻衣,想来便是不识字的。她走到书案前与僧人说了几句什么,后者果然提笔替她书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