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业带着一腔对大唐的忠诚,到了河东,果然尽心尽力辅佐李克用,李克用在前面打仗,张承业就在后面筹备粮草,管理军务,帮李克用看家,很快,张承业就成了李克用身边不可缺少的大管家,而李克用也在张承业的影响下,对昭宗皇帝不错,甚至当年朱温要杀昭宗时,李克用还打算出兵去救唐昭宗,只可惜刚出地盘,就被朱温揍了回去,甚至还被朱温派军打上门,堵在晋阳整整大半年,差点连自己都玩完了……
所以要说对唐朝的忠诚,当时活着的,只怕就是这位老太监了。
李存勖一听张承业来,顿时捂头,又听张承业身子不好,却不顾自己生病,让养子抬着床来抬来的,更是头疼。
可偏偏他是张承业一手养大的,如今张承业如此病重却非要来见他一面,李存勖又不能不见,只好让冯道去接老爷子来。
……
冯道看着在床上不断喘着粗气的老太监,叹了一口,“监军,王爷要见您!”
老太监拍开旁边要扶他的手,自己撑着从床上起来,甚至还整了整衣冠,跟着冯道进去。
冯道把老太监送进屋里,就退了出来,在门口守着。
屋里
李存勖一看张承业进来,立马迎了上来,扶着张承业,“七哥身子不好,怎么不好好在晋阳修养,有什么话,让人传个口信不就行了。”
张承业这次倒没拍来李存勖的手,反而顺着李存勖走到榻边,然后李存勖扶着张承业坐下。
坐下,张承业才看向李存勖,“亚子,你和我说一句,你真要称帝么?”
李存勖看着张承业忘过来的眼神,不自然别开,他虽然暂时不想称帝,可也不想以后不称帝,于是小声说了一句,“将士们真心拥戴,我若说不,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张承业顿时老泪纵横,“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若没起这个心思,魏州哪能闹腾到这个地步。”
李存勖默然不语,在这个老人面前,他不想说谎,也不想辩解。
张承业擦了擦眼泪,说道:“王爷父子和朱家相斗三十年,一直都是打着为唐朝天子报仇的旗号,如今却要自己做天子,这天下的人怎么看王爷,王爷何不找一唐朝宗室之后,拥立为帝,奉天子以令诸侯,等王爷得了天下,再让唐帝禅位就是了。臣只是唐室一老奴,唯一希望的,不过是在百年之后,等百官送臣灵柩出洛阳东门时,路人能指着臣感叹一句‘这是本朝敕使、先王监军’。”
说完,张承业期望的看着李存勖。
李存勖知道这是老爷子的让步,想在有生之年,不负唐臣之名,甚至对他也多有着想,像以往每个开国皇帝那样,先拥立个傀儡,然后再受禅位,最后正式当皇帝。
这要换个人,说不定就答应了,可李存勖却皱眉,他一枪一刀打下的天下,凭什么让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臭小子先坐坐!
张承业看着李存勖不说话,抓着他衣襟大哭,“你连这个都不肯答应么?老奴一手把你带大,难道连老奴这最后一点心愿,王爷都不肯顾惜么?”
看着在自己怀里哭的伤心欲绝的老人,李存勖叹了一口气,扶着张承业,“既然七哥是大唐忠臣,又何必让前唐宗室子孙做这傀儡呢,本王一生光明磊落,七哥难道想等他日本王登基之时,手上沾上大唐宗室之血么?”
张承业一顿,怔怔的看着李存勖。
……
冯道扶着张承业出了院子,把张承业安置到后面的宅子里,看着张承业旁边侍奉的一个晚辈,冯道笑着说:“你是老爷子的养子张沂吧,老爷子一路舟车劳顿,多亏你照顾。”
张承业本来正心灰意冷的低着头,闻言抬起头,“这孩子孝顺,一路衣不解带的侍奉我,我如今身子不行了,也不知道还撑不撑得回晋阳,要是万一我去了,以后还劳你照顾这孩子一二。”
“老爷子这说的什么话,您身子好着呢,定然能平平安安回晋阳,等回去好好修养修养,说不定还能看着和哥儿成亲呢!”冯道安慰道,又转头看着张沂,“王爷前两日还念叨着你,说你也不小了,是该接个差事了,老爷子年纪大了,他的差事你也该帮帮,若看中了哪个,和我说,我也好回王爷。”
张承业看了冯道一眼,知道他这话是替晋王说的,今日晋王拒了他,定然心生愧疚,这才想给他养子封官,弥补一二。
张承业心里叹了一口气,这样,说不定也是一个好结局,就说道:“有劳你和王爷了。”
冯道这才起身告辞。
等冯道走后,张承业让屋里侍奉的丫鬟仆人下去,就把张沂拉到身边。
张承业抬起颤抖的手,努力摸了摸张沂的脸,然后颓然落下。
“老奴这一辈子,什么都算到了,唯独没算到王爷的光明磊落!”
张承业缓缓闭上眼,流下两行浊泪。
第79章 苏循的跳舞和王镕的作死
第二天, 张承业就不顾李存勖挽留, 又回晋阳了。
李存勖心中愧疚更是重了三分,给张承业养子封了个官,不过同时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只是没等李存勖这口气松出来,河中节度使朱友谦又出幺蛾子了。
朱友谦原来是大梁的王爷,河中节度使,如今降了晋, 整个晋, 李存勖都还只是晋王, 当然不可能封朱友谦当王爷了, 虽然李存勖借着早已死的唐昭宗的名义,给朱友谦加了个太尉,又把他儿子坐实了同州节度使, 可这也和他之前相差有点远, 所以为了自己升级,朱友谦对晋王称帝这件事, 可谓费心费力。
因担心晋王不知道怎么称帝,朱友谦特送来一个大杀器,准确的说是一个人——前大唐礼部尚书苏循。
这位老爷子可算是个名人, 唐懿宗咸通年间进士, 累官至礼部尚书, 也算几朝元老,深知朝廷礼仪典章,更要紧的是, 这位老爷子非常会拍马屁,当初朱温篡唐时,登基礼仪就是这老头子一手操办的。
当初朱温登基后,还曾想用他当宰相,只是被朱温掌书记敬翔一句话否决了。
“圣朝新立,当选端庄正直的人才,用来净化风气,像苏循这样献媚卑鄙的小人,实乃唐朝之鸱枭,当今之狐魅,他靠着卖主求荣,怎么能让他在新朝呢!”
于是,这位苏循老爷子替朱温忙完登基大典,不但没得到梦寐以求的宰相之位,甚至连京城都呆不下去,只好跑到朱友谦那混口饭吃,如今,朱友谦就把这位老爷子派来了。
李存勖和冯道在苏循还没到就听到风声了,两人也没在意,却不想,这位老爷子一来,就把李存勖登基的事狠狠推了一把。
行家一出手,才知有没有!
苏循老爷子一进魏州,还没进晋王府,就在晋王府的大门前,来了个三叩九拜。
并且名其曰“拜殿”!
一进了王府,见了李存勖,立马奉上三十只大笔,并说这些大笔都是皇帝专用的,名“画日笔”。(唐朝皇帝一般不会亲自处理奏章、写圣旨,都是宰相和翰林学士写好,皇帝看看,然后用自己金贵的手,在最后日期处,写个“日”,所以皇帝用的笔,名曰画日笔)
献完笔,这还没完,苏循老爷子激动的看着李存勖,大呼自己三生有幸,才能得见圣主,立刻当着李存勖的面,不顾自己七十岁的高龄,扭着腰,撅着胡子,给李存勖跳了个舞,一边跳还一边三呼万岁。
等苏循老爷子跳完,整个大殿寂静无声。
李存勖惊呆了……
冯道惊呆了……
所有将士惊呆了……
众人对视一眼,恍若自己是那乡下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原来当皇帝……要这么玩?
李存勖当即拍板,把苏循留下。
别管这老爷子献媚也好,不要脸也罢,就凭这一手,以后登基时就肯定用的着。
(李存勖:这样卖力的礼仪主持,错过这村,以后上哪找啊!)
于是,这位苏循老爷子,就在魏州住下了。
不过也因为这位老爷子一通神操作,李存勖登基称帝的呼声再次拔新高,就在李存勖都犹豫,要不然就干脆登基算了,这时,一个消息,直接给称帝的事泼了盆凉水。
赵王王镕死了!
这位十岁继位,靠着老爹留下来的忠臣良将,一路给李克用、朱温、李存勖当小弟,谁强依附谁的大唐最强官二代,墙头草,居然突然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