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国才是王道+番外(5)

作者:文理风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着,冯父就喊屋里的丽娘,“丽娘,快,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收拾一下。”

他就一个儿子,家丢了可以再建,可儿子要没了就真没了!

逃跑经验丰富的冯父当机决定三十六计——跑为上计。

看着他爹眨眼间做出抛家逃命的决定,冯道突然明白当年黄巢之乱时,京城大臣百姓足足死了八万,为何他爹却能带着两妇孺逃出来,光这份舍弃家业的决断,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只是,这不是光跑就能解决的事……

冯道忙拦住他爹,“爹,如今不比之前,之前是皇帝先逃了,所以爹您虽为逃官,也没人追究,可儿子如今对的是使君的公子,若儿子逃了,以后只要□□在幽州一日,你我父子再无回家的可能,可冯家村是咱们的根,祖坟祠堂都在这,怎么能像在京城那样轻易舍弃,况且就算跑,如今外面兵荒马乱,咱们又能逃到哪里去?”

冯良建今年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何尝想四处奔波,只是如今事关儿子,反而安慰儿子道:“道儿你不用担心,你外祖张家原是京城世家,后来因黄巢之乱迁到江南去了,现在在杨公杨行密治下,听说你大舅已经在杨氏府中任幕僚,咱们去投奔他,虽然咱们这么多年因为战乱断了来往,可你是他亲外甥,总能得一丝庇护。”

这事他倒知道,虽然当年天下乱的很,可他大舅知道他出生后,还是托人送来他母亲的祭礼和一个长命锁给他,想来是和他母亲关系极亲的。不过,如今事情还到不了要去投奔他舅舅的地步。

“爹,舅舅虽然疼我,可江南毕竟路途遥远,如今天下战乱不断,谁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再说儿子想了这么一会,觉得事情未必就到了要逃的地步。”

“那是转运粮草,咱家一无人脉,二无钱财,如何能使得动人……”

“虽然看着艰难,但未必没有办法,儿子决定明天去孙县令那打听打听。”

冯道说着,从榻上拿起那卷没看完的书,朝自己院子走去。

“对了,还有孙县令,”冯父突然想起那个老家伙,那老家伙可是世家出身,要是他能帮忙,儿子肯定没事。

冯父忙抬头找儿子,打算陪儿子一起去求人,结果却看到他儿子拿着书正要回院子,疑惑道:“你要去哪?”

“回院子看书!”冯道随口说。

冯父瞪眼:“这火烧眉毛了你还看什么书啊!”

第二日

冯道婉拒了非要陪着他一起去的冯父,换了身衣裳,拿着昨晚看完的书,朝县衙走去。

“冯郎君,又来看书?”

县衙门口,两个闲着没事的衙役正肩靠着肩唠嗑,看到冯道走过来,笑着打招呼。

“原来今日是两位大哥当值,”冯道笑着拱拱手,问道:“明府君可有空?”

“有空,这些日子大家都忙着夏收呢,谁有空打官司,明府君都好几日不曾升堂了,还告诫我们没事别出去,哪怕有官司也让他们夏收完再来。”其中一个衙役说道。

冯道听了赞叹道:“明府君能重农收,轻诉讼,让治内百姓农忙时无劳役之忧,实在可为一方父母官。”

“果然还是读书人说话让人明白,”两个衙役恍然大悟,“我们就知道明府君让我们别出去晃悠是为了百姓好,却不知道好在哪,今儿听你一说总算明白了。”

“明白了还天天偷偷跑出去晃!”一个有些威严的声言从院内传来。

紧接着,一个四十多岁,留着胡须,穿着官袍的男子迈着八字步从里面走出来。

“可道见过明府君!”冯道拱手见礼。

孙县令瞪了两个衙役一眼,转头看着冯道,脸色立刻好了很多,和蔼的说:“你来了。”

冯道拿出书,双手呈给孙县令,“前日借了明府君的孤本,昨日刚好读完,今日特来还书。”

孙县令拿过书,笑着问:“今日可还借书?”

“今日学生不借书,不过有一事想请教明府君。”冯道恭敬的答道。

“奥,什么事?”

“事情有些重要,还请府君让进府一叙。”

“那你跟本官来吧!”孙县令转身朝后院走去,冯道忙跟上。

孙县令一家就住在县衙的后院,因冯道经常来,孙县令也没带他去见客正堂,直接带他去了书房。

两人在书房坐下,孙县令就问道:“你想请教什么?”

冯道靠近孙县令,低声问道:“学生想问一事,义昌节度使刘守文最信任的幕僚是哪几人,其中谁最爱惜名声?”

作者有话要说:注:①明府君:唐朝对县令的尊称。

②唐朝末年大臣都是神级逃跑健将,原因:不会逃跑的死了。唐朝皇帝从唐玄宗开始,那就是跑神转世,一遇战乱、农民起义、兵变……二话不说立刻逃跑,而且唐朝皇帝跑得特别自私,为了不让叛军追上,逃跑从来不通知大臣百姓(带人多了累赘),所以一遇兵祸,大臣(尤其是文臣)百姓一**死,本文第一章就是黄巢之乱时,唐僖宗独自逃跑,导致整个长安被杀大臣百姓达八万人,而且别以为他只跑了一次,他跑了三次,也就是光他在位,大臣就死了三批,其中还包括宰相,所以不要奇怪唐末和五代的大臣为什么忠君思想这么低,实在是当弃子当着当着就习惯!

第5章 谦逊又有德行的冯道!

“你问这个干什么?”孙县令眼一凝。

“学生知道打探这些于礼不和,只是学生昨日被使君二公子聘为掾属,派去沧州转运粮草……”

“什么,你被二公子聘为掾属,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冯道说完,孙县令就急急问道。

冯道将昨日的事详细的给孙县令说了一遍。

孙县令听完,抚着胡子皱眉坐在位子上。

昨日使君二公子因和其兄争吵跑来景城的事他是知道的,毕竟他是景城父母官,治下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只是对方很快就跑瀛洲主城玩乐去了,所以他也乐得当作不知,谁想到对方居然顺手把他治下的良才给聘了,这要聘的是别人,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可偏偏是冯道。

“嘶”孙县令不小心扯到自己一根胡子,忙放手。

他还真没法不管,要不他咋给闺女交代啊!

孙县令于是咳了一下,说道:“刘守文自主政沧州以来,素以礼贤下士闻名,这沧州及附近几州的世家名子,几乎被他聘了个遍,只是只有沧州城内的两大世家吕家和孙家,分别派了两位名士受了聘,一位是吕衮,另一位是孙鹤,所以刘守文极为信任两人,沧州城内一应大小事物全部托付两人处理。”

冯道听了,差点笑出声来,他家县令实在厉害,句句听着是在夸那位大公子,却将沧州城内的现状和那位大公子损了个遍。

什么礼贤下士,不就是想得到那些世家的支持么。

什么只有沧州城内两位世家派人受聘,不就是别的州世家他压根请不动,而沧州两位世家,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什么城内一应大小事物全部托付两人,听着好像是信任,其实不就是孙、吕两家反而把这位大公子架空了么。

他家县令,真是深得官场语言之精妙!

“不知孙、吕两位大人秉性如何?”冯道心里有数,轻声问道。

孙县令抚了抚胡子,“孙鹤沽名钓誉、吕衮面慈心狠。”

冯道起身,对孙县令行了一礼,“学生谢明府君赐教!”

孙县令抬了抬眼皮,“你将去沧州,人生地不熟,可用本官名帖?”

冯道又行了一礼,“学生多谢明府君爱护,若是需要,学生会来求取。”

孙县令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笑着说:“那你去吧!”

“学生告退!”

等冯道走远后,书房的屏风后,环佩轻鸣,一个身穿淡色襦裙的清丽少女从里面走出来。

“爹爹您怎么不把名帖直接给他,他去沧州人生地不熟的,可怎么是好?”

“你爹我怎么没给,是他不要,”孙县令看了一眼女儿,打趣道,“茹儿这是心急了。”

孙茹轻移莲步,走到孙县令下首坐下,笑着说:“女儿倒是不急,只怕爹爹丢了乘龙快婿会急。”

孙县令一噎,他怎么忘了,当初是他先相中了冯家那小子,才偷偷介绍给女儿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