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小饭馆(93)

小猫拿到这两样东西莫名觉得很有压力,“爹爹,我才十四。”

“你祖宗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一个人生活了。”小白接道。

小猫:“那个老祖宗?为什么?”

“因为他祖宗跟皇帝和大将军跑了。”小白说完还翻了个白眼。

第68章 了不长进

几人异口同声道:“跑了?!”

“是呀。”小白点了一下头。

贺清溪:“跑——跑哪儿去了?皇帝不理政, 大将军不领兵了?”

“太子代理啊。”小白道。

贺清溪下意识想点头, 表示他明白了, 随后一想他祖宗比太子大好几岁, “太子?他当时多大?”

“五六七八岁吧。具体多大我忘了。”小白说得很是无所谓。

众人目瞪口呆。

小白疑惑不解, “你们咋了?”

“就算太子八岁,也不能代理国政。”贺清溪道,“你说的皇帝是汉武帝吗?”

小白点一下头, 道, “是他。”

“他当时是清醒的吗?”贺清溪指着自己的脑袋。

小白:“很清醒。”

“他就不怕天下大乱?”小猫问道。

小白摇头, “不会啊。有冠军侯呢。”

小猫呼吸一窒,转身就走, “爹,我把东西送那边。”往西边抬了抬下巴。

“他咋了?”小白指着小猫。

贺清溪掉头出去, “胡娘子, 把鸭子收拾一下, 我腌鸭子。”

“好的。”胡娘子和小羊跟出去。

张惠闻言便说, “相公,我去烧水, 你去拿点木柴。”

张魁立即往杂物房去。

室内顿时只剩小白和一个比早年长了两寸, 高一寸的大白。

“大白,他们什么意思?”小白眉头紧锁。

大白也不想理她, “有冠军侯在,太子别说八岁,就算三岁, 皇帝也敢跑出去玩儿。”

“我没说太子,我说掌柜的他祖宗啊。”小白道。

几个大人抛下孩子跑出去玩的时候,大白还没出生。大白不知道那时候的事,但他能猜出来,“三爷跟皇帝和大将跑了,家里是不是只剩七叔一人?”

“不是啊。还有仆人,你爹,猴哥啊。”小白道。

大白:“那就不是一个人生活。”

“好像是哦。”小白仔细想想,瞬间飘到外面,“掌柜的,我觉得你回头得去买几个奴隶。”

贺清溪是真不想搭理她,长个脑子从不用,每天除了吃就是玩和睡,“这么早买奴隶干什么?”

“给小猫洗衣做饭啊。”小白说得那叫一个理所当然。

胡娘子摇头叹气。

“我说错了?”小白转向他。

胡娘子放下鸭子问道:“小猫什么时候搬过去?”

小白下意识说,讨媳妇的时候。话到嘴边猛然想到小猫才十四,离他成家至少还有六年,表情为之一变。

胡娘子白了她一眼,“去给我拿个袋子。”

“贺掌柜在家吗?”

有些苍老的声音随着敲门声传进来,贺清溪给小羊使个眼色,开门去。

小羊打开门,见是一老翁,“我爹在家,进来吧。”侧身又问,“找我爹何事?”

“贺掌柜呢?”老翁不答反问。

贺清溪迎上去,“在这儿。”

“哦,我看见了。”老翁着急忙慌过去,“贺掌柜要不要鸭毛?”

贺清溪:“鸭毛?”

“是的,我们自己家杀的鸭子脱的毛。听人说你能把鸭毛弄干净,还能把上面的腥味去掉卖给人做被芯,你要不要?”老翁说着把手里的袋子递过去。

贺清溪楞了,许久才反应过来,“你这是要卖给我?”

老翁的神色有些窘迫,“是,是的。这是两个鸭子的毛,你要是觉得少,我明儿再去找,你给我一文都成。”

“我,我看一下。”贺清溪接过袋子,打开见里面没有带毛管的那种毛,都是些绒毛,挺干净的,便掂量掂量,“这些我给你一文,你别同人说。我们主要是卖菜,不是卖被芯。”

老翁连连点头,“我知道,我知道,多谢贺掌柜。”

“不用谢。这些值一文。我怕旁人知道,是因为这些鸭毛是小白和胡娘子用灵力收拾干净的。”贺清溪指一下胡娘子,“她体内灵气极少,倘若人人都找我卖,她俩收拾不出来,积攒多了也是丢掉。”

老翁作揖道:“老小儿记下了。”

“那你慢走。”贺清溪把鸭毛倒胡娘子那边,铜钱连袋子一起还给他,就又给小羊使个眼色。

小少年忙跟上去送他到门口,等他走远才把门关上。

“掌柜的买这个干什么?”小白指着地上的鸭毛眉头紧锁。

小羊忍不住问:“怎么了?”

“小点声。”贺清溪往侧门方向看一眼,“你们没发现吗,这里面都没有带毛管的鸭毛。这个不大可能是他自家杀的鸭子脱的毛。”

小羊:“啊?那是怎么来的?爹。”

“应该是捡的。”贺清溪想想,“如果我所料不错,他极有可能是去牲畜行盯着哪家买鸭子,然后去哪家门口等着。”

小羊:“他很缺钱?可他穿的挺厚,身上的衣服也没补丁,头发梳的齐整,不像缺钱的人啊。”

贺清溪很是意外,“羊儿看得这么仔细?”

“他没往咱家来过,我怕又是找你捉鬼的,就多看了一眼。”小羊如实说道。

贺清溪笑道:“那也只能说他家中富裕,不表示他有钱。”

“他家中富裕不就是他有钱?”小羊被他爹说糊涂了。

“当然不是。”

小羊转过身,看到他兄长抄着手走过来,“你刚才都不在。”

“我不在也知道。因为我见过。”小猫见他弟不信,“我现在的同桌他家有钱,他爹就穷的跟街上的叫花子似的。”

张魁不赞同这种说法,“大公子,街上的叫花子可不穷。人家虽然在城中没有房,但在乡下都有房有地。”

“你说什么?”小猫没听清。

贺清溪轻笑一声,就示意小白和胡娘子继续。

“我也想知道。”小白说出口,胡娘子跟着点头,她也想知道为什么。

张魁:“官府不准乞讨,你们都知道?”

“知道。被衙役看到就送去难民坊。可难民坊只给吃不给钱,他们想弄点钱回乡,可不就得乞讨吗。”小猫道。

张魁摇摇头,“大公子有所不知,他们要想去地广人稀的地方,朝廷不但派人亲自送过去,还会命当地官府,按时给他们送粮,一直到来年庄稼收上来。”

“他们为何不去?”小猫又不懂了。

张魁迟疑片刻,就找贺清溪,见他不知何时已移到避风之处,“主人,小人说得对吗?”

贺清溪微微颔首。

“因为种庄稼没有乞讨来钱快。”张魁道。

小猫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你还没明白。”贺清溪道。

小猫:“我知道了啊。”

“你不知道。官府不准在街上乞讨,他们还敢,是不怕死吗?”贺清溪没指望他回答,“你们如果仔细一点会发现,东市的乞儿都是有纪律的。”

张惠闻言把柴火塞进去就跑出来,“纪律?”

“是的。他们有人在街头巷尾守着,一旦衙役过来,会大声呼喊,然后躲到店里,或者犄角旮旯里。”贺清溪起初没注意,早年边关难民出来乞讨,衙役看到驱赶,他和冯掌柜聊起这事时,冯掌柜说,衙役之所以赶,是因为这街上一半的乞讨者都不是真穷,是好吃懒做还想赚快钱,“那些人多半是这十里八村的人。他们家人种地,他们嫌种地累,读书辛苦,又不想做活,就假装吃不上饭的出来讨钱。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真相,这城里人又多,所以一天最少也能讨个三五十文。”

“三五十?”小白惊呼,“娘啊,这么多。难怪刚才张魁说他们有田有地,比很多人都有钱。”

小猫难以置信,“还可以这样?”

“儿啊,这样的多了去了。”贺清溪语重心长道。

小猫的脸一下红了,“孩儿无知,让爹爹见笑了。”

“因为你没仔细看过。以后放学回来的路上仔细看看,会发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干不出来的。”贺清溪道。

小猫认真点头,“孩儿记下了。”

“爹,说刚才那人。”小羊开口道。

贺清溪冲小猫努一下嘴,“让你哥说。”

元月月半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