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太妃宠冠六宫(77)

只是,太皇太后到底不甘心,以向太后尚在为由,要求册封大典一切从简,并且秦盈盈的仪驾需得降上一级,与向太后有所区分。

赵轩干脆地答应了。

无论是他还是秦盈盈,根本不在乎这些虚的,得到实惠就够了。

大典定在八月十五,安排在拜月仪礼之前。

这也是太皇太后故意的,就是为了不让秦盈盈太出风头。

中秋节当天,秦盈盈头戴凤冠,手持太后宝册,端立于大庆殿前。

赵轩一步步走下高阶,亲手将五彩缀珠披帛搭在她肩上,又扶着她的手,踏上龙亭。

向太后站在大殿前,亦是凤冠宝册,与秦盈盈一般无二。

秦盈盈朝她行礼,她还了半礼。

她看着秦盈盈,眼中并无丝毫怨恨,只有欣慰和同情。

秦盈盈再次从她眼里看到这种诡异的情绪,更加摸不着头脑。

许湖举着圣旨,诏告百官。

从此,秦盈盈不再是太妃,成了真真正正的太后娘娘。

仪典之后,秦盈盈不想待在皇宫——主要是不想面对赵轩——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打算出宫去西山寺。

众目睽睽之下,赵轩隔着衣裳搭住她手腕,“今日八月十五,本该阖家团聚,母后忍心将我独自留在宫中吗?”

秦盈盈白了他一眼,“你改口倒是快。”

赵轩勾了勾唇,表情无比真诚。

越是这样,秦盈盈越气不过。

原以为是个单纯软萌的别扭精,怎么冷不丁变成了一肚子坏水的大腹黑?

这儿子她真不想要。

尤其是……这家伙也没想当她儿子。

秦盈盈坚定想法,“我和温王妃商量好了,中秋节给孩子们做月饼,不能食言。”

“母后忍心让小十一失望吗?”赵轩再次使出杀手锏,“小十一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希望能吃到母后亲手做的月饼。”

秦盈盈哼了声,“没关系,我带他一起去西山寺。”

赵轩夸张地叹了口气,“今日宴请宗室,若小十一不在,旁人指不定会怎么猜度,说我忌惮他,厌弃他,打算把他从宗室除名……”

秦盈简直目瞪口呆,“你在威胁我?”

赵轩勾唇,“那你说,我的威胁有效吗?”

秦盈盈咬牙,“赵呈翊,你行啊,咱们走着瞧!”

不管话说得多狠,秦盈盈终究没出宫。

赵轩跟在她身边,体贴地帮她提起厚重的裙摆。

秦盈盈气恼地踢了他一脚,一眼都不想看到他。

赵轩不闪不避,由着她出气。

中秋宴饮,赵轩醉了。

这次有了在意的人在身边,他又可以肆无忌惮地发酒疯了。

不管秦盈盈如何赶,他都赖在圣端宫不肯走,还拉着秦盈盈的手,絮絮叨叨。

“长到这么大,我从来没有留住过在意的人。儿时的玩伴,崇敬的父皇,还有母妃……如今又多了一个你。”

“我认清了自己的心,下定决心拼上一拼,你却要千方百计逃离,就连一个机会都不肯给我吗?”

秦盈盈被他带动了情绪,不由在想,是啊,自己为什么不能接受他?

因为先前把他当儿子,迈不过这道坎?

还是因为他是皇帝,无法接受将来的三宫六院?

或者两者兼有。

还有将来数不尽的麻烦。

说到底,是她自私,不肯委屈自己。

秦盈盈叹了口气,把手从他手里抽出来,用冷淡的语调说:“你醉了,早点回宫休息。”

赵轩无赖地摊开手脚,霸占住整个矮榻,“我醉了,走不动,要在这里睡。”

秦盈盈气恼地扯他,“这里是圣端宫,不是你的福宁宫,睡在这里算怎么回事?”

赵轩扯开嘴角,笑得有些坏,“又不是没睡过……还是说,你想让我去睡床?”

“越说越不像话。”秦盈盈捶了他一拳,转身去叫许湖。

许湖讪笑着躬了躬身,“娘娘饶了老奴吧,老奴可不敢……”

秦盈盈只得叫宝儿。

宝儿皱着小脸,一脸心虚,“娘娘,白日里官家刚赏了奴婢一把金豆子……”

秦盈盈:呵呵。

最后,她只得求助高世则。

高世则抱着剑,一言不发地蹿上了墙头。

吕田暗搓搓凑到墙根下,仰着脑袋感慨:“今晚的月亮真圆啊!”

这群没良心的家伙!

秦盈盈挨个瞪过去,把仇记在小本本上。

赵轩手臂一勾,把她揽到身侧,轻轻拍了拍,“别气别气,他们不向着你,我向着你。”

“你这个罪魁祸首也有脸说话!”秦盈盈气得拧他。

赵轩眯着眼,露出一个浅浅的笑,“那我不说话了,只听着你说,好不好?”

少年帝王,小意讨好,温情脉脉,淡淡的酒气洒在秦盈盈耳边,让她情不自禁迷了心神。

赵轩凭着这张厚脸皮,成功赖在了圣端宫。

他到底知道分寸,没和秦盈盈一起住,而是睡在了外间的矮榻上。

半夜醒来,他忍不住去看秦盈盈。

小娘子躺在床上,莹白的娇颜映着圆月的清辉。

赵轩再次注视着她的睡颜,与先前的心态已经大不相同。

之前他跨不过心里的坎,一心想着如何把她从心头剜去,每看一眼便痛上一分。

如今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个小娘子他势在必得,不会让给任何人。

再看佳人,只觉得比窗外的月色还美。

中秋休沐三天,赵轩就在秦盈盈身边赖了三天。

秦盈盈躲去西山寺,他便跟去西山寺,秦盈盈回圣端宫过夜,他便在外间的矮榻上守着。

这么多双眼睛看着,难免叫有心人多想。

四公主赵端一直叫人留意着宫里的动静,听到赵轩数夜宿在圣端宫,不由就往脏处想。

“官家真是不忌口啊!”

丫鬟疑惑地歪了歪头,“公主的意思是……”

赵端吹了吹茶沫子,讽刺道:“皇祖母一直不许官家纳妃,连个暖床的都没有,也难怪他起了这样的心思,儿子和生母……呵!”

丫鬟一怔,忙压低声音:“公主慎言。”

“慎什么言?他们都能做出来,还嫌别人说?”赵端哼笑一声,“也对,这么恶心的事,说出来都怕脏了嘴。告诉皇祖母,让她老人家去操心。”

丫鬟迟疑道:“当真要说?到底没有证据。”

赵端饮了口茶,不紧不慢道:“咱们只管说,证据自然是皇祖母去找。”

丫鬟想了想,道:“那奴婢安排人将流言传出去,不让太皇太后知道是咱们说的。”

赵端点点她脑门,“终于机灵了一回。去吧,这事儿办好了有重赏。”

“谢公主。”丫鬟喜气洋洋地去了,丝毫不顾及这样做是不是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其实,就算赵端不传流言,宫里的事太皇太后也早就知道了。

她倒没觉得赵轩和秦盈盈有什么,只是纳闷,赵轩为何突然对秦氏这个生母亲近起来了。

在此之前,秦太妃就算关心赵轩也没有特意表现出来。赵轩对秦太妃也是敬爱有余,亲近不足。

高嬷嬷沉吟片刻,道:“老奴早就觉得不对劲儿了,娘娘还记不记得,当年是老奴将秦氏领进宫的,也是老奴亲眼盯着她验明处子之身,老奴记得她后颈有一颗黑痣,上次见时不知为何竟没了。”

太皇太后听出她的弦外之音,不由坐直身体,“你可看仔细了?”

高嬷嬷迟疑了片刻,说:“当时她跪在娘娘跟前,老奴不经意瞧了一眼,确实没瞧见。原本想再看得仔细些,却被三公主挡住了。”

“你说的这个倒提醒了我,我还纳闷,为何秦氏突然变了个样子,若真是冒名顶替,那就说得通了。”

太皇太后缓缓靠回榻上,道:“给宫里传信,盯紧了圣端宫,一旦发现蛛丝马迹,立即来报。”

“是。”高嬷嬷躬身应下。

想到近来传出的流言,太皇太后捏了捏眉心,“告诉呈翊,就说我说的,不许他再去圣端宫。”

高嬷嬷叹了口气,“就怕官家不听。”

太皇太后拉下脸,“病了一场,真是养硬了他的翅膀,也让某些人和老身离了心。”

秦盈盈晋封太后,无疑是打了太皇太后的脸,这还不是最让她气恼的。最气恼的是,向太后居然站在了赵轩一边。

孟冬十五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