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是放(60)

陶然抿了抿唇,接过他手里的餐盒,说:“你在打电话。”

这句回答使得沈临想起从前的一些小事,事情确实很小,就像旁支水源汇入大海的一点水滴。

以前他打电话,陶然也不会像别家的小孩,突然从后面拍拍他的背。这种半是不礼貌的事情发生在关系一般的人里,大概会给人不好的印象。

但是沈临想了想,那个时候两人其实算是很熟了,陶然除去上学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跟他呆在一起。他倒是有些期待她会做出这种半是带着孩子气的行为。

不过她向来安静,无论什么场合,她总是沉默地低着头。这种行为超出她的认知范围,她从来不会去做。

沈临低头一看,看到了她左手的伞,轻声笑了笑,“知道带伞了。”

陶然听着他的话,也顺着他的目光朝自己的左手看去。

“室友的。”

她后来购物的的伞大都是藏青色偏多,她有意避开墨绿色系。

“那就拿着这把,”沈临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把墨绿色的伞,说:“夏天出门记得撑伞,不要因为路程短,就懒得撑伞。”

陶然被说得脸红红的,她小声顶了一句:“就你管得多。”

这回声音虽小,沈临倒是听得一字不落。

“不是说我是变态,”沈临笑得淡淡的,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你多担待些。”

“不要脸,”陶然说他。

“嗯嗯,不要脸。”沈临全部应承下来,说:“电话可以不接,短信倒是记得回我这个不要脸的。”

正午的太阳正烈,风自远方裹挟而来,风里翻滚着阵阵热流。

陶然从小到大都没有什么异性朋友,高中那两年沈临算是她来往比较亲密的异性。但那时他一副道貌岸然、正经严肃的模样,两人谈话一向是他传达授意,她跟在一旁学习比较多。

绝不是像现在这样。

自然因素加上个人因素,陶然脸变得更热了,耳朵熟得像火在烤一般。

半晌,陶然才说:“我不回。你再发,我就拉黑你。”

沈临听到这话笑了笑,“你就会这一招?换个方式。”

说着朝她走近一步,拿出手巾擦了擦她的额头的细汗。

突如其来的一个举止,陶然顿时怔愣住。喉咙如同被人掐住,酸酸涩涩的,半天没反应,任他摆弄。

这个人就是这样,做什么事从来不会事先打个招呼。

她安分地任由自己擦拭,沈临自觉满意,轻轻擦拭完毕,他将手巾折叠好,不疾不徐地说着:“打字花不了多长时间,别再跟我置气了。”

陶然咬咬牙,置气般:“你在求我吗?”

他一贯呈主导地位,掌握两人的相处模式,要说恳求的那一方,怎么都不可能是沈临。

“是,”沈临笑着很无奈,但也很和煦明朗,“我在求你总要回我点什么。”

陶然抓紧手里的餐盒,紧紧地抓着,原本餐盒的手提位置是冰冷的,因为长时间提着,那里的温度与她的体温无异。

要说,温水煮青蛙也不亚于如此。

陶然突然来了气,忿忿然:“沈临,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变态,疯子。极其不要脸。”

“陶然,你骂人就会这几个词?”沈临笑得很勉强,目光冷峻,“我已经后退好几步,我的耐心有限。”

“你可以不用退,也可以不用这么有耐心。”陶然说。

沈临看看时间,他下午还有一场会议,他松松气:“改天我再来找你,你想想你是要再说这几个字眼,还是告诉我你到底想要什么。”

热风吹来,陶然别开眼去看不远处的行道树。热烈阳光下,行道树茂盛葱郁。

她想一棵树的生命力都可以这么旺盛,为什么她不可以?

“你从来总是要我问。”陶然平复好情绪,缓缓说道:“你和爷爷爸爸妈妈,你们从来都是一样的。都只要我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做,我怎么样,你们对我做过什么,你们从来不管。与其说让我好好想我到底想要什么,你为什么不好好想想你做了什么?”

听着她这番话,他先是皱眉,而后又缓缓展眉,继而再次皱眉。

“你想知道当年我出国的事,”沈临问,“对吗?”

“难道我就不能知道吗?”陶然声音稍微大了些,“你什么都不说就离开,现在又突然回来,莫名其妙说了一堆话,要我什么都听你的,连我交友你都要管,私自调查我的行踪记录,你这样不过分吗?你经过我的同意了吗?”

沈临松了松手腕处的袖口,将袖子挽到手肘处,他笑着问:“要现在要说吗?”

“我没时间,待会还要上课。”

沈临点点头,“行,我这次听你的,你找个时间,我们好好梳理这些年的事。”

陶然对此没再发言。

过了会,沈临拉过她的手,将她手里的餐盒和太阳伞放到一边,掏出一条干净的手巾,想要帮她擦脸。不过这次陶然没那么乖巧,她躲开一把抄过一旁的餐盒和太阳伞就要走。

沈临声音沉沉的,“陶然,你再走一步试试看。”

此时的陶然也跟犟上了,她跟他轴到底,继续朝前走。

身后传来沈临不咸不淡的声音,“小李,把车开过来。”

听到这话,陶然胸腔顿时积郁一段浊气,愤怒难平。

她果然没再往前走,停在原地。

没几秒的时间,身后有人走过来,附身捞过她手里的太阳伞。

沈临的手很冰凉,陶然想,以前这个季节,应该是她的手比他冰凉才对。

触感稍纵即逝,陶然微不可见地颤了颤。

头顶的烈日光线转瞬被一道阴影覆盖,身旁挨着一个人,若即若离,大致一个拳头的距离。

时隔多年,他们再次站在同一把伞下,陶然眼中再次涌起一股热意。

手中的餐盒很快被提走,沈临的声音低而缓,“就让我这个变态疯子送你到宿舍楼下。”

——

标题和内容提要参考歌曲:林晓培的《心动》。

“谁知你背影这么长”该句歌词取自《心动》,个人喜欢林晓培版本的。几年前因为这首歌去看同名的电影,电影内容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倒是这首歌依旧念念不忘。

第38章 多想贴近:一屋暗灯照不穿我身

研一上课内容是一半理论研究,一半是实验研究,陶然课余的时间相对较多,因此才选择之前快消品牌的兼职。

在赚钱的同时又能提供英语口语能力,再美不过。

时间进入六月后,陶然课余时间逐渐缩减,尤其九月份研二正式开学之后,她几乎全部时间都要花在实验中。

她的导师严格些,为了发表文章的质量,忙碌从七月份开始。

陶然跟原来兼职的地方商量好时间,只做到六月初。这份兼职暂且告一段落,陶然立马又找了另一份兼职——教小学生写毛笔字,时间在周末。

因为是熟人介绍的,兼职时间相对宽裕,安排起来也比较轻松与方便。

陶然当初上临大是计划内招生,所以学费全免,这免去了陶然很大的一部分经济问题,剩下的便是平时的生活费用。

因为申请助学金需要提供证明材料,陶然拿不出来,她只能一边拿学期奖学金一边靠平时的兼职来获得生活费用。

几乎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或许是沈之仁察觉到她的某些心思,拐弯抹角地以生活费来暗示她,想以此逼迫她。后来大三办理户口迁移,沈之仁也不再拐弯抹角,而是挑明了跟她说。

难过的日子总是会一点一点过去的,陶然脑海里快速掠过这些年的光景。当时身处那个境地,总觉得天都要塌了,可是转念一想路是自己选的,怎么着咬牙也要走下去。

咬咬牙坚持下去,也就是一转眼的事情。

但是毕竟自己亲生经历过的,其间的困苦只有自己才能明白、体会。旁人不能也没那个必要去设身处地去了解。

没有人,唯独沈临例外。

这天给小学生上完了毛笔课,公交车还要一会才能到站,陶然趁还有些时间背了两页英语单词。

教学的机构离车站很近,陶然掐着点走到车站。她寻了个后排靠窗的位置,带上耳机,听晚间新闻报道,这是她每天的必修课。

有时她也困惑,她这么拼命去学英语是为了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