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满意地点点头,再次递过来一张纸,说:“7月份的时候,我想让你们几个去细胞研究所做实验,到时大三实习的也在,正好给你们洗瓶子。”
陶然快速浏览一下名单,除了她们寝室的,景鸣也在,还有其他几位没怎么接触过的师姐。
然后看到最后一处的导师时,她愣了愣。
林清伦——
沈临的朋友,也是上回那场充满阴影的报告会的主讲人。
“有什么问题吗?”老师见她盯着纸发呆,问了句。
“没有。”陶然将纸张放回到老师桌上,说:“只是我记得林教授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他带领这次的实验,有点惊讶。”
“这次研究的课题,他申请我们学校的资源,所以我们这边就派几个学生过去跟着学习。”老师解释道。
“这样,”陶然点点头。
“嗯,”导师握着鼠标,点开一份PDF文档,然后将屏幕转到陶然面前,说:“上一次交代的作业,周文绪他们几个的问题我都讲过,你那天正好请假,今天跟你讲讲,你回去好好改改。”
接下来几天,陶然日子倒是过得轻松些。
主要沈临没再打电话过来打扰,她便有更多的精力去应付学业和兼职上的事,不用分心去想他的事情。
然而平静的生活没过几天,约莫一个礼拜后,沈临径直找上门了。
——
标题和内容提要参考歌曲《圆》。
评论区都是熟悉的朋友们,感谢你们。
第34章 人声车声:情感无声挣扎
这天陶然从无菌箱操作完毕撤下来,正要洗手而后写实验记录,兜里的手机响了。
她洗手的动作一顿。
新号码刚换没几天,除了跟兼职的经理发过一条短信告知,其他人还没有通知。这要归于她平日的交际,实在是她的生活过于单调,也没有什么人可以通知。
所以当白大褂口袋里的手机一震一震的时候,她纳闷了一会。
也许是兼职那边的事。
洗完手擦干,陶然跟一起做实验的周文绪打了声招呼,然后匆匆走出实验室。
走到走廊上,这会还是上课时间,不远处几个实验室都是本科生在上课,细碎声音远远传过来,仿佛是微风里的几道细语。
陶然拿出手机,摁亮屏幕,最顶上显示一个未接来电。
虽是陌生号码,归属地却是江城。
陶然只看了一眼,便认出这串号码的主人。
是沈临。
陶然对于数字敏感得很,一般数字默记几遍,未来三天都不会忘。
更不说这串从高中起便记得滚瓜烂熟的十一个数字。
她踌躇片刻,正要将扎眼的号码拉入黑名单,手还没触碰到屏幕,手机再次震响。
依旧是这个号码。
陶然叹口气,划了接听符号。
电话接通,那边似乎松了口气。
“陶然,你还真是……”沈临轻声笑道,没将话说全。
可两人都知道这未说完的下半句是什么。
陶然,你还真是说到做到。
隔天当真就将手机号码换了,没有一丁点犹豫。
走廊这一侧靠近停车场,停车场正后方是几处古旧的实验楼,后来新实验楼建成,旧的便一直被搁置着。旧楼被高大的樟树环绕,露出边边角角,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意象。
穿过这片树林,后面是一处空旷的亭子,亭子后面则是本校的核实验所,那一片区域人迹寥寥,少有人至。
陶然写文章想不出个所以然时,便转道去空旷的亭子放松自己。
时下,听着这通意外的电话,她心里不知所味。好比如拿到课题题目,好不容易列出大纲,却对详细内容毫无头绪。
她特别想冲到树林山丛背后的亭子。
沈临叹完气,没继续就着号码的事情说事,而是淡淡地说:“晚上一起吃饭。”
口吻特别平常,平常得像几年前他们还相处时的口吻。
可事实上他们已经近四年没有见过面,更不用说生活。
他们本该陌生得很客气才对。
陶然摸着光滑的梁柱,梁柱外表是瓷砖贴合而成,手掌放在上面,缕缕冰凉的触感自指尖传遍全身。
她的声音就如同这冰凉的触感,带着疏离:“不用了,我待会还要去查资料,没时间。”
“图书馆查资料?”沈临像是没听出她话里的拒绝,反问。
“嗯。”
学校的校园网可以免费查资料,速度也快,然而这几天校园网临时出了问题。学生们都只能去图书馆的机子查资料。
陶然的导师偏好外文资料,为此还专门在淘宝上买了一个账号,不过一个账号不能同时登录多台电脑使用,现在是周文绪在用,陶然只好到图书馆。
“我人在图书馆,到时你查完资料了跟我说声。”
也不等陶然回答,沈临的话传到,随即将电话挂断。
陶然:“……”
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先斩后奏。
随即又想,他在学校的图书馆做什么?
陶然回到实验室,等到忙完实验记录,打扫完实验室,出实验楼的时候时间已过六点。
晚上原本有特设研究课,后来因为上课的老师有事,便挪到隔天晚上的九、十节课。
陶然到了图书馆五楼的资料室,用校园卡刷了一台靠窗的机子,登进几个常用的学术资料数据库,就着跟老师讨论时遇到的几个问题着手查资料。
她一边浏览相关的文章,将合适的文章以PDF的格式下载下来,而后登进QQ,将下载的文档传到“我的电脑”上。
传送完毕之后,她又打开自己的笔电,将文档一一下载到电脑本地。
忙完这些资料的下载,陶然将电脑关机,收好东西,到门口的刷卡机退出使用记录。
再次走出图书馆已是七点过半,这时她已经忘了要跟沈临打电话的事。
或者也可以说她有意忽略。
刚下楼梯,正要左拐去北校食堂就餐。
“陶然。”
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呼唤。依旧是那道熟悉、略带清冽的声音,在夜色的润洗下,声色显得更加透彻。
正值晚自习时间,进出图书馆的学生有不少。
陶然看着不远处的石子路,存着侥幸心理自我安慰。也许是同名,或者同音的,全校师生三万多人,未必不存在另外一个叫做“陶然”的学生。
想罢正要抬步朝前走。
一道人影很快挡住她的去路。
“我叫你,没听到?”沈临看着她,略带笑意问。
陶然微笑,声音比他还淡定,“有吗?”
沈临掠过她的肩膀,跟她身后的来人说:“定好位置了,一起吃饭。”
陶然摇头,目光平然,不为所动,“不用了。”
话音刚落,身后又有一道身影来到面前。
陶然视线落到来人身上,心内惊讶。
“林老师,”陶然很快压下诧异,同林清伦招呼道。
林清伦点点头,“你好。”
陶然前后听过他的两次研究报告。第二次时两人有过短暂的交流,她负责端茶送水,分发报告资料,两次都是导师安排。紧接着七月份的暑假,她又要跟着他一同做实验。
这是未来一段时间要经常接触的人,陶然转变态度。
沈临也没为两人做介绍,只是盯着陶然说:“走吧。”
看这架势,三人是要一起吃饭。陶然一边暗怪沈临的卑鄙,一边应下:“好。”
林清伦视线在两人身上来回转悠,半晌只是轻微笑笑,提前走一步。
他走开,沈临也没理睬,只是点了点头,而后转向陶然。
“书包我拿。”一边说一边伸手要拿她背上的电脑包。
“不用,我自己背。”陶然躲开。
沈临自然不能就她的意。他抓住她的手腕,定住她,而后取下她背上的电脑包,提在手里。
他向来这样。上高中那会,他看她还是高中生,至多言辞上压迫。现在,她成长许多,言语无用,他也不跟她过多争辩,直接动手。
陶然一边憋着气,一边落在后面,有意与他拉开距离。
沈临也跟她较劲。
她慢,他便放慢速度,不论什么步速,不管陶然如何与他错开步伐,他始终要跟她并列而行。
最后,受不了的是陶然。
图书馆与东门离得近,十来分钟的路程,硬生生被两人走出半小时的错觉。就连慢悠悠走在前面的林清伦,不时转过身瞧瞧后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