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776)

作者:三春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然而,即使是这样无聊,她也没有改变原本的命令——是的,船队这样往回走,来自她的命令,她让船队在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回到东方。

之所以要回去,是因为现在集团需要她主持大局。

事情要从长安送到不夜县的情报说起…这几年,朝廷为了敛财真的非常折腾人,就连陈嫣的集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倒不是说刘彻有对集团动手割肉的想法,而是商界不少人受到影响,其中也有集团生态外围的存在,大家难过,集团怎么可能风景独好!

再者说了,这几年间老百姓负担重,日子不好过…说的明白一些,无论什么行业,想要繁荣兴盛,都依靠老百姓!没有人,就什么都没有。虽然陈嫣在海外有着越来越多的新增利益,足够冲抵掉国内的损失,但陈嫣到底是依托于大汉才有现在的一切的,所有事情并不能那么单纯看待。

陈嫣也很清楚这一切发生的原因,事实上在她离开长安之前,这些事情就很有苗头了——开销那么多,国家财政支撑不住了,各种幺蛾子自然会出来。只是当时的陈嫣以为时间还是有的,情况不可能坏的这么快。

然而现实告诉她,情况真的能坏的这么快!

或者说,家底这种东西,攒的时候一分一厘,艰难无比。而消耗的时候却很快,常常是眼睛一眨就没有了。

陈嫣在罗马收到了来自大汉的信件,说的就是最新情况——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国家‘公务员’的位置已经开始大甩卖了!这种做法可以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是日后竟是后患无穷的!

如果只是打算卖官,其实陈嫣也不用这么着急的。

反正已经要卖了,她就算这个时候从罗马赶回去,也迟了。更何况,从此时的普遍观念来说,卖官真不是什么大事!大家卖爵位都这么多年了,买点儿小吏的职位,这又算的得了什么呢?

已经理清楚这个时代逻辑的陈嫣,之所以觉得不妥,也不是因为卖官本身,而是因为批量批发‘公务员’之后会带来的负担!

现在收钱是很爽,但将来可是要还账的!

真正让陈嫣觉得头皮发麻的是,情报表明,御史大夫张汤等人正在和天子商量别的搞钱套路——算缗!

算缗其实并不是什么特殊东西,其实就是收财产税,和过去征服缺钱了就提高税率,或者开发新税种一样。之所以这个操作让陈嫣觉得头皮发麻,是因为算缗的力度!

现在这件事还只在规划当中,但从现在规划的内容来看,内容已经很夸张了!

刘彻打算收商人的税,大商人一次就要上交所有财产的一成,中小商人比例低一点儿,也要交半成。

虽然说,生活在一个国家,交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突然之间搞出一个税种,针对一个人名下的所有财产(这简直是遗产税的搞法),征税的比例还如此之大…实在不能当作‘平常’看待了。

陈嫣能够理解刘彻做这个选择的心理博弈。

国家现在就是要搞钱来,从贵族身上搞钱不是不可以,但没必要,也搞不来太多钱(贵族很有钱,但比起大商人来说就差的远了…而真正能和大商人比肩的大贵族,又不是能够用来割韭菜的)。而从小民身上弄钱呢,这不是不行,实际上过去很长时间加税,很大一部分就是加在了小民身上!

所以说,现在不能再动小民了!

百姓破产、土地兼并已经如此严重了,这个时候再动小老百姓,底层就危险了!相比之下还是商人好,一个个都养的肥肥的,动起刀子来得到的好处多,而且不用担心有什么风险。

一方面,商人是软弱的,不可能因为国家拿走了一成的财产就豁出命来和国家对着干。他们都是有产业、有家庭的人,涉险这种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做的。

另一方面,如果真的按照算缗计划搞钱,商人虽然损失很大,却不至于真的完蛋。这又不同于底层百姓了,他们是很脆弱的,稍微多一点儿的负担就可以将他们压垮。这就像是后世的普通人,抗风险能力依旧很弱,平常看不出来,但生次大病试试看就知道厉害了…

再者说了,就算商人反对,又能反对出个什么花来吗?他们没有力量,别说军事上了,就是政治上也没有话语权。皇帝和重臣想要从他们身上抽血,就算是收了好处给大商人当保护人的贵族和大臣,这个时候也不会多嘴一句。

陈嫣之所以会因为这件事迅速决定要回来,并不是因为这个决定会伤害到商人利益。

虽然她也算是个商人,但她不可能只盯着自己那么点儿财产,她着眼的范围肯定更大。

相比起继续压榨老百姓,让底层老百姓的日子更加过不下去,她也认为这一刀砍在商人身上不是不能接受的。这一举或许会给商界带来很大的影响,估计要有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元气,整体的商业环境都会变化…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吧,也只能如此了。

她之所以会因为这个消息急赶着回来,是因为通过这个消息她真正意识到了现在大汉的财政情况有多糟糕——不是糟糕到一定程度了,也不可能这样!虽说大汉皇帝对商人向来是有吸血传统的,但这种波及范围的吸血也是罕见的。

商人就算是韭菜,韭菜也得一茬儿一茬儿的长啊!每一次收割,收割的不是别人的钱,对于皇帝来说,这是把自己存起来的应急资金拿出来用了——是的,商人手里的钱对于天子来说就近似这么个概念。

大家一般会少量多次取走自己存款带来的收益,用来投资理财的钱,是不会轻易动用本金的,这个道理并不难以理解。

这是真等着用钱啊!

然而这笔钱看起来多,对于一个很长时间内都在大规模财政赤字的大国来说却只能解一时的危机。陈嫣觉得头秃的是,这就是个开始,这件事之后肯定多的是各种不那么好的搞钱手段。

陈嫣并不知道历史上汉武一朝具体怎么回事,她能记得的只有总结过后的结果。

总体而言,汉武帝的执政是成功的,汉武一朝完成了对匈奴的压制。另外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各自的进展,并且在之后的两千多年,持续发挥着影响——比如说政府的盐铁专卖,比如说儒学占主导地位,这些都是汉武一朝奠定的基础。

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历史教材上对汉武帝的评价都是正面的。

只是陈嫣多少读了一些教材以外的读物,所以知道汉武帝雄才大略之外,也确实给大汉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埋下了由盛转衰的种子。如果不是继承人确实选的好,他之后的局面只会更难看!

强大的武力可以建立起一个国家的精气神,但武力绝对不是越强大越好!超出了时代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遭到反噬…武力需要靠钱来维持,钱从天下生民手中出。为了维持战争机器,以及各种建设需要,汉武一朝的老百姓破产很严重。

所以历史上才说,汉武一朝之后,天下户口减少一半…当然不是战争残酷死了这么多人,而是破产之后的农民沦为‘隐户’。

陈嫣知道这么个结果,甚至直到刘彻在比较晚的时候有为这件事下过‘罪己诏’,但是中间是怎么发展的,事情是怎么一点点走到那一步的,她委实不知——而且考虑到她这个变数,多少对这个时代的一些事情有影响,就算她记得历史事件,恐怕也只能当一个参考了。

现在,陈嫣是在用逻辑来推理这个问题…根据她知道的历史中的例子,国家一旦开始缺钱,这个状态就很难逆转了。因为已经开启了的花钱项目轻易不会停止,而弄来的钱即使再多,对于这类花钱项目也是杯水车薪。

毕竟一个国家能的收入是有一个基本盘的,在这个基本上做文章的空间很小…毕竟统治者们在划定收入的时候就考虑清楚了,并不会给普通小老百姓留下太多,最多就是保证他们能生存下来而已。

再往下找钱,也不过是小钱了。

这一次从商人处搞到钱是很多,但又能支撑多久呢?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靠宰割商人就能解决问题,刘彻以及其他人恐怕早就在商人身上砍了无数刀了,反正也不会有人为商人说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