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188)

作者:三春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个时候在温室殿有门路的就能打听到内情如何,贾夫人就是这有门路的人之一。说起来,审七子一个后妃,犯的错误可不是和这小宫女差不多么。

贾夫人很快将这件事抛诸在了脑后,来到温室殿之后越发恭谨小心。

此时虽然时辰尚早,天还没亮,但温室殿早就运转了起来。或者说,现在的温室殿是彻夜运转的,所以也就没有了早晚。

虽然人多事杂,但很明显是忙而不乱的,贾夫人到来,依旧是有板有眼地侍奉,一切就和寻常年月里没有什么不同但都知道,所有的一切都不同了!

诸后妃中贾夫人不算来的最早的,像是唐姬之流一惯最为小心,来的也最早。但也不算最迟,有的人心很大,或者说觉得事情已成定局,只要不犯禁,到时候都能有个好结果。这个时候积极,又能如何?这些人往往就来的比较迟了。

当然了,所谓的迟也是对比出来的,给皇上侍疾,谁又敢真的让人抓住小辫子?

后妃们坐在一起,也不可能就干瞪眼,等到温室殿的宫人给安排了饭食(不可能让这些贵人们整天都吃不上东西吧),她们便有些议论了。

议论的东西五花八门,不过表面上还是要关心皇上的,所以最后做总结的总是对天子的担忧。

正说话来着,有人注意到这处偏殿外的动静颇大,便小声道:“是嫣翁主么?”

说实话,这些日子往来于温室殿,使得她们对这边的情况也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现在的温室殿,真正守着天子的人其实就那几个,而其中最为特别的大概就是不夜翁主了。

是,大家都知道天子心爱她,但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啊

但不管这些后妃们怎么想,陈嫣确实留了下来,而且陪侍刘启身边的时间比谁都要长!

眼下注意到陈嫣,后妃们露出一个大家都能互相明白的微妙表情,但又没有一个人说什么——废话,这个时候说点儿什么,是想自找麻烦吗?

天子尚在,只不过是病重而已,但每日还是会清醒一段时间的!趁着这段时间,天子会服用汤药、用些食物,还会召见几个重臣(这当然是为了太子继位的事情铺路)。

这种时候议论陈嫣,不管是好的坏的,都有可能直接传到天子耳朵里,到时候有什么事,谁都不敢肯定!

天子病重,所以无心理会?呵呵,应该说正是因为天子病重,所以才更不能说呢!往日天子身体还算可以的时候,偶尔抱怨两句其实也是有的,天子也不可能和她们为了这个上纲上线。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所有人都很清楚,天子随时都有可能驾崩。这个时候的天子更加敏感,维护不夜翁主简直到了不讲道理的地步——他在的时候已经有人这样了,若是他不在了,那又该如何?天子心中不免有这种想法!

虽然心中都忍不住腹诽,觉得不夜翁主也就风光这一段时间了,日后可没有这样的‘好日子’,说不定还得忍受其他人的冷言冷语(地位下降了,原本对她看不顺眼的人自然就会冒出来)。

但没有一个人会真正说出来。

陈嫣当然不知道有人这样想她,但就算是知道了又如何呢?对于现在的她来说,根本没有心思去关心这些。

“阿翁。”陈嫣手上捧着的是亲手熬的稻羹,放了红枣、小豆、蜂蜜之类的东西。现在的刘启只能吃流食,而且用的很少。

不过虽然病了这许多日,每当到清醒的时候刘启精神却很好。吃了陈嫣亲手喂的粥羹,笑着道:“阿嫣也去用些饭食我与你两个表舅说些话。”

最近刘启每当清醒的时候都会安排召见重臣,七七八八朝堂上的各种事情其实都安排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虽然也和朝堂上的人有关,却更偏向私人了。

譬如今天要见的魏其侯窦婴和南皮侯窦彭祖,虽说都是朝廷重臣,但也是亲戚。此番安排,可能也是为了说说心里话,顺便安排一下窦氏外戚——太后在,窦氏外戚就在,刘启本不用管。但朝堂说到底还是天子的朝堂,一些事情还是要透底的。

“窦氏很好,一向知道进退,若是能够,朕也愿意窦氏能善始善终”

陈嫣现在每日陪伴刘启,没有任何事是避着她的。可以说,对于日后朝堂的安排,她可能比未来的皇帝刘彻还要清楚。但她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无论大舅做出什么让人瞠目结舌的安排,她始终是眼皮都不抬一下。

窦婴离开温室殿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窦彭祖有些奇怪堂弟的举动,道:“有什么不妥的吗?”

摇了摇头,窦婴叹了口气:“我是在想阿嫣不没什么,只是觉得有时候太聪明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窦彭祖没听清楚前面的话,可听到后面一句却是意外了。他这个堂弟从小就是个神童,自矜聪明是众所周知的,如今却说出了这样的话。

窦婴也不解释,只摆了摆手率先往前走:“走罢!”

“今日阿翁精神比平日好许多呢。”陈嫣接过宫人递过来的热手帕给刘启擦手。虽说只是闲话,却也不是瞎说的,相比起平常这个时候已经再次昏睡,此时刘启的精神其实算是很好了。

对此刘启也只是笑笑并不说话。

稍晚一些时候,小睡了一会儿,再次醒来,正好太后也过来——太后一过来,刘嫖自然也过来了。而皇后、陈嫣这些人本就是在的。知道了这个,刘启想了想,对身边宦官道:“去请太子过来。”

本来这个时候刘彻应该寸步不离地侍奉的,但如今天子病重,只能由太子监国虽然很多时候大臣们就能把事情办的妥妥当当,可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一个最后拍板盖章的人的。没个负责人,上下都会心中犹豫,而这一犹豫,说不定就会误事儿!

刘彻本来还在做他的人形印章呢,听说了宣召,立刻就往温室殿赶。等到他到的时候,温室殿正殿的内室之中已经有不少人了——当然,这只是相对最近人比较少的情况而言。

为了天子静养,这内室除了侍奉的宫人,其他人没几个有资格进出。就算是有资格进出的,也会特意安排错开时间。而现在,窦太后、长公主、皇后等人都已经在了,对于这内室来说,就算是人多了!

刘启看上去精神很好,看到刘彻来了,朝他招了招手,刘彻赶紧过去。

刘启拍了拍刘彻的背,虽然还有着少年人特有的稚嫩,但已经能担事儿啦!于是笑着道:“日后汉家江山还是要看彻儿的了”

刘彻心中一惊,刚想谦辞几句,但却被刘启抬手阻止了。接着刘启就开始说起一些安排,其实这些安排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这些天病重,该安排的都安排了,自然不会漏掉对刘彻的叮嘱。

如今也就是再说一遍罢了。

事实上,不只是刘彻这个待遇,其他人也差不多如此。他来之前刘启已经和众人说了一会儿话了,也就是日后如何如何——说起来早就说过了,就算没说过,大家也早就心中有数。

刘启一手放在刘彻肩膀上,另一手向陈娇招了招:“阿娇,你也过来。”

将两个孩子的手放到一起,感慨道:“本来念着彻儿年纪还小,不宜与阿娇成婚,如今罢了,不说这个,日后你们两个要好好相处,可别整日置气了。”

刘彻现在才十六七(虚岁),实际算的话可能也就是十五六,就算是在古代,男子这个年纪成婚的也不多。古代其实对于生育学是有研究的,至少知道男孩子太早知人事并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虽然刘彻陈娇早有婚约,但到如今也还没有完婚。

笑呵呵地安排完这个,让脸已经红通通的陈娇回道窦太后身边,刘启这才让一直在一旁的陈嫣靠近一些。

摸了摸陈嫣的发顶,刘启失笑了一声,这才道:“这本是交代过彻儿的,但年纪大了就是这样,总是忍不住啰嗦。”

说到这里,刘启顿了顿,好一会儿才道:“为父放不下的事情不少,但也不算多。其中有一件尤为放不下”

刘彻始终恭敬地低着头:“儿臣知道,是阿嫣。”

“没错,就是阿嫣。”刘启嘴角微微抬了一些,“为父不愿多说,说多了你还要烦,说不定得对着干。你记得这件事,我也就不说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