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76)

“我听了他们解释,说是两个商队达成交易之后,只需要选择一方进行文书登记备案,货物送到县衙指定的地方,点数并签字画押之后,县衙会组织专门的送货队伍,然后统一送到对方所在的县衙仓库,对方只需带着交易文书和取货的信符,就可以直接在县衙的仓库取走交易货物,支付的尾款也由县衙交货时收取,然后专人送回本地县衙再与其结账。”

“这样的话,岂不是增加了很多人手功夫?”

“看上去是这样,但是你要知道,一个商队运送货物的行进速度跟单人单骑可不同。而且县衙统一送货,护送的是我大汉的军队,你们自己过去,路上遇到匪徒和蛮子强盗,谁能保证你们的安全?”

众人一听齐齐点头,也是这个道理。如此说来,给出的多一点的佣金,就是支付的军队护送的费用。想一想也就很好接受了。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说是军队护送,根本就不可能是正规的军队。这要是轻易动用军队干这事儿,就算是骠骑将军也扛不住陛下的怒火。

这个护送的队伍,是陶倚君出的点子,由骠骑将军出面,召集了卫家和霍家的附庸部曲组成的,一个个都是好手,也都日常训练着,跟军营又相熟,真的遇到事情了,打出卫家霍家的招牌,那些个土匪强盗也不敢真的杠上。

再说了,以卫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拉这么一个队伍来赚点钱,陛下只会当看不到。

这就是很优秀的“扯虎皮做大旗”了!

作者有话要说:家有神兽,血槽已空

第七十七章

这个计划最初不是所有边城都同意的。

在提出的时候, 只有玉门小方城朔方酒泉敦煌张掖等几个大一点的边城允诺加入,后来是州府出面, 那些小边城才不情不愿的加入进来。即便如此, 有些边城到现在都还没有建成能用的仓库,组织起押运货物的队伍。

“不妨事, 等到他们看到别人赚钱了, 自然就会加快速度,现在你逼着也没用。”

陶倚君对完帐,伸了伸胳膊:“我们这边要抓紧一点。争取在互市之前能全部投用。再有, 李县令那边可回话了?李家的部曲什么时候能到?”

李家的部曲加入的是陶倚君这边的队伍,因为县令娘子拿压箱钱投入到了陶倚君这里。胡小娘子姐妹也有掺和, 其他人想要加入, 陶倚君没同意。

这几人中, 县令娘子身份不同,其他人无话可说。而胡小娘子姐妹跟她的关系向来不错, 阿满都一直住在陶家的庄子上, 情分肯定不同寻常。但要是其他人加入进来, 这里面就麻烦多了, 接纳谁不接纳谁都容易得罪人,还不如全部婉拒来的好。

“大娘子,我们已经接到了第一笔单子。货物是皮毛和奶酒,运送到张掖,跟那边应家的商队交接。”负责货物运输这一块的管事来报,“下单的商队愿意支付多一个点的佣金, 希望我们能在三日之内起程,因为奶酒还需要进行再加工,拖得久对品质有影响。”

陶倚君看了一眼管事递来的交易单:“既然如此,你去交易所那边挂单,言明后日辰时起程,如有想要随同交易的,可于今明两日定契。如果有商队想要搭便车的,按照之前官府出的定价缴纳即可。”

管事应下,在羊皮纸上记了两笔,赶紧又小跑着去做事了。

“阿满,之前拜托你相看的伙计可定下了?”

交易开始之后,陶倚君的忙碌程度大幅度提升,基本上已经是极限压缩休息时间了。这也没办法,她是计划的制定者,中途有任何问题都需要她拿主意,大大小小的管事直接对她汇报,一天便是有二十四个时辰都不够她用的。

“已经定下三人,还有五个学徒工可用。”阿满也是疲累得很,药坊这边正好是大量出货的季节,今岁很多小药材商都直接找到陶家进行交易,再由陶家汇总后分发到各个大营和边城。

这些事情琐碎又必须得做,还不能出一点错。阿满打主力,卫老从旁协助,秋白先生坐镇药坊,这才勉强能流畅运转。

陶家的老伙计们都身兼数任,农田和农庄都要人负责看守,织坊那边多女郎,外围也需要无力保护,还有极其打眼的仓库那里,更是重中之重。

幸好牛三郎伸出了援手,仓库那边大部分防御力量都是他的心腹在负责,减轻了陶倚君的压力。但是相对的,这是在陶倚君必须极其信任牛三郎的情况下才可以合作无间,如果两人但凡有一方心里有想法,都容易生出事端。

“可用的人还是少了些。”陶倚君捏了捏鼻梁,头晕得厉害,“若是阿耶在就好了。”

都已经这么久了,陶倚君很少有时间去回想当年,可是在自己彷徨犹豫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阿耶的笑脸,想起他对自己说,阿君要坚强,遇到事情要沉得住气,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慌了头找不到路的蠢蛋。

“或许是该回去看看了。”陶倚君冒出了这个想法,她当年离开得果断,却并非是族人压迫,实在是她不愿意目睹亲娘火速改嫁。

她支持阿娘改嫁是支持,可心里终究还是有些膈应,改嫁的速度也太快了,就好像是想了很久一朝实现迫不及待的投奔过去似的,那种被抛弃被嫌弃的感觉,让人很难受。

想起自己定亲时,婶婶跟自己说的那些话,陶倚君终于愿意认真去想了。

为什么在古代会那么重视家族宗族,还不就是因为利益的捆绑。陶倚君如果只负责打理霍桐的产业那就罢了,可她现在的产业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她为自己兄长打算的,在兄长没有成家,没有找到可以信任的妻子之前,她必须要将这些东西牢牢的握在手里。

在午膳后,阿满带着她挑选好的几个少年少女走了进来。

三个穿着要齐整一些的,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两男一女跪坐在前面,他们身后是五个年纪再小一些,穿着也稍微差一点的三男两女。

三个少年少女相互认识,其中两人是邻居,另一人的阿耶是城里邱家的掌柜。邱家跟胡小娘子的夫家关系不错,就算这小少年是被他阿耶派来探底的也不怕,横竖让他们负责的都是些杂事,重要的东西他们都沾不了手。

在他们进来之后没多会儿,甘叔的次子也过来了。

甘家二郎这段时间一直跟在卫老身边学习认字,也会跟在卫老身边看他处理事务。二郎沉默话少但是做事很细致,也相当会察言观色,跟他大兄相比要稳重很多。

“子文,你跟着学了也有半年多时间了,最近家中人手不足,你可愿意单独出来做事?”

甘二郎的名字还是卫老给起的,以前都叫贱名,什么狗蛋狗娃之类的。卫老嫌弃甘二郎的名字有失文雅,便给起了甘子文的大名。甘大郎则沾了弟弟的光,大名叫甘云武。

甘子文心细,对数字有敏.感,在卫老那里也多是帮忙处理一些算账之类的工作,这次陶倚君要人做事,卫老就推荐了甘子文过来。

“我需要你们每天负责统计受到的账单,订单,交付单的数据,并每天汇报给我。再安排每日的发货,去往方向,交付条件等。另外派遣队伍也需要你们进行预排,在运送部那边得到同意的回复后,第一时间通知仓库备货。”

这里的事情很多很杂,需要人细心细致耐得住烦。甚至还有可能会直接面对货主或者委托人的责难,这个时候如何应对也是相当考验人能力的。

甘子文在卫老和秋白先生的双重压力下还能学得游刃有余,至少在心性和沉稳上他就满足了陶倚君的要求。

花了八天的时间来训练这几个少年,效果还是有的,而且让陶倚君意外的是,那几个学徒里面还有个小姑娘对数字的敏锐性简直非同一般,而且记忆力超级强大,只要她听过的数字,基本上对方说完她就能核算出结果。

这样的天赋可惜生在一个混血边民的身上,如果没有人护佑着她,她的日子恐怕比普通的女郎还难过。

这女郎家里双亲都在,阿娘是个混血,阿耶是土生土长的边民,现在都在陶倚君的庄子上干活。听闻女儿被主家女郎看重,要带在身边做事,小姑娘的阿娘还激动得在家里哭了一场。也只有身为混血的她,才知道混血女郎的日子有多难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