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13)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要控制字数的缘故,最近一段时间都会日更两千,不定时加更!更新时间调整到下午六点。

第十二章

“这是我跟甘叔的,反正搁在营帐那边也用不上,就说给阿妹你送过来。你让人拾掇拾掇,给甘叔做个毛皮的背心褥子。他年纪大了些,夜里入睡会冷。”

甘叔已经是三十多的人了,再坚持两年就可以归家,他跟陶大郎的追求不一样,能干到百夫长或者千夫长就已经很满足,到时候能得的安家费也不少,至少在关内买个二三十亩肥田是不在话下的。

中原人,有田就有了一切。家里的嚼用,儿女成家要的钱财,都是靠土地挣出来的。

“甘叔除了给家里捎回去的钱财外,可还有多余的?”

“怎么,你差钱了?”大郎放下捧在手里的热水,抬头看向妹子,“我那里还有点,实在不行我去借一些。等今年冬天熬过去,开春就好了。”

大郎知道最近妹子花用得多,将军赏赐的那些钱财买了田地和奴隶外也就不剩多少了。听说他妹子又在闹腾买什么羊毛,肯定也是个花钱的项。大郎舍不得克扣妹子的开销,只能努力想法多杀点敌寇,换取奖赏。

“哪里啊!”陶倚君没猜到哥哥的想法,但是也知道他在担心自己,“我钱够用的。只是我想了个营生,真要是做起来肯定能赚点钱,不多就是了。我就想着甘叔在军营那边也没办法挣钱,除了上阵杀敌换取奖赏外,没有其他的进项。这又入了冬,天寒地冻的也不可能出城去追剿敌寇。他若是还有多余的钱财,我帮他入一份子,到时候赚了钱分他,多少也比拼命来的强。”

陶倚君现在还只有个打算,具体的细节都没有来得及跟李管事商量。冬日已经风雪封路了,进出边城的人很少,更不用说商队,只有关外的行商隔个十天半月的会来边城补给。

陶倚君准备得很充分,今年过年的肉是足够的,但是菜就少了。这寒冬腊月也没有什么新鲜的菜可以吃,只有冬日才出的芦服莲藕还算新鲜,另外就是山药也能当菜混着羊肉炖来吃。之前陶倚君就储存了很多,还让人专门在两个院子都挖了地窖,一个藏米面粮油,另一个就存了需要特殊保鲜的蔬菜。

入冬之后,基本上不怎么需要下田地劳作,只需要每日早晚两次去药田和山林里看看,放置野外的小动物去祸祸药草就好。这些都是隔壁的那些汉子们自发安排的,不需要陶倚君操心。她趁着大兄过来住这两日,给他做了一身皮袄和毛皮的护腿。

其实军营里也有,但是不可能给每个兵士都发,很多小兵穿的少,连毛皮裹身的量都不足,更别说实打实的皮袄跟全副的护具了。

除开给大郎和甘叔的,陶倚君还给大将军,副将和千夫长都做了一整套。自然是按照毛皮质量的优差来分辨的,等级制度在哪个时候都得遵守。

大将军自然不会差了这些,但是陶大郎送过去的他也毫不客气的收下,转头就让人给陶倚君那里送了些羊肉和皮毛过去。千夫长也做了些表示,不过他跟大郎是好几年的上下属了,人熟,也就不需要这么讲究。只有霍副将,一点表示都没有,大郎心里还嘀咕了几句。

“大娘子,下雪了,山上的药材会不会被冻坏?”老孟一大清早就招呼人把房前屋后的积雪给请扫掉,特别是屋顶上的积雪,不能积太厚,否则要压坏屋顶。

弄完之后才发现离午时还早,可风雪一来,大家也没多少事可以做,都窝在屋子里大眼瞪小眼。

女人们还好,打理旧毛皮,做毛毡毛毯的还能忙个不停,男人们就有些无事可做。但是府里不养闲人,他们自己也心里忐忑,就怕主家觉得白养了他们。

陶倚君出门看了两眼,让老孟和公输韧各自带人去打扫大街上的积雪。

“将积雪堆积在路边就好,保持路面上没有浮雪。另外你们出去看看,若是有流民被冻死的,就去官府告知一声,帮忙把人埋了。”

不是陶倚君漠视人命,这年头活着也是要看老天爷的安排的。其实边城这里还算好,真要想活命的,哪怕去开一亩荒地山地,也能刨点吃食出来。那么多流民都活下来了,谁还比谁强?也有些是老弱病残,本就做不了重活,天冷没吃没喝没穿的,捱不过去也是自然。

陶倚君不会有那种悲天悯人的大慈悲,她是个自私的人,顾好自己家里的就行了。

在公输韧带着一众少年扫雪的时候,磐蛮带着山石和几个女人,背着几个大包袱急冲冲的走了过来。

“五郎,大娘子可在府里。”

“在呢,今日雪大,孟叔不让大娘子出门,这会儿她应该在后院药房熬药。”公输韧停下手,擦了把额头上的汗。

“这是你那个兄弟吧?赶紧去,今天天色不好,说不定午后雪更大了。”

磐蛮找到陶倚君的时候,正好看到大娘子在端药,当即抢先一步过去,直接双手就把药罐子端下来了。

“以后这些事情,大娘子还是让女婢们做吧,万一烫着这么办?”磐蛮皱眉,少年不赞同的看着自己的主人。

“哪里就那么容易烫着了。”陶倚君笑着说了一句,“你那个关外部落的兄弟可把东西带来了?”

前几日就约好昨日取货的,结果昨天天黑了都没见着人,磐蛮既担心山石出事儿,有担心这单子事儿黄了让大娘子留下不好的印象。老毛头那里今次供货也不太足,不过签订了契约等到来年春上会大量提供。

磐蛮今天一大早,打扫完院子就跟孟叔说了一声,去了城门边的药田巡视,顺便等等山石。

“山石他们部落还好,但是另一个部落情况不太好,遭了雪灾,牛羊死了一半。”磐蛮心里叹气,脸上却一点不显,“山石就劝说那个部落的首领把死掉的羊的羊毛全剪了,连夜打理出来,昨日还没弄好,所以才迟了。”

陶倚君说话间已经带着磐蛮来到前院。山石跟几个蛮族的女人缩在门房边上,冻得脸都青了。

作者有话要说:腰肌劳损,老腰断了怎么办?

第十三章

“让老孟叔回来看看货色,你领着他们去后厨,让莫娘子给他们煮点汤,中午还有肉馍没有吃完,一人一个肉馍,黄馍让他们随便吃,管饱。”

纵然不至于开仓放粮,但是这三四个人一顿吃食她还负担得起。

老孟叔得到消息就赶了回来,跟磐蛮打开山石他们带来的包袱一看,品质比老毛头那边的要好很多,至少干净整齐,少有杂物夹杂在内。要说多干净肯定是不可能的,可入手一抓就知道,洗过跟没洗过是两回事。

“大娘子,这货色不错。”老孟给了上品的评价。

几个篮子里各放了一把从包袱里抓出来的羊毛,随便抓的,都差不多,但很明显,山石他们部落的更好一些。

陶倚君对这个没多少研究,就叫了磐蛮的阿娘过来,问她这些羊毛做毡子如何。

磐蛮阿娘仔细看过后,直点头,连比带划的说这些毛做出的毡子,能满足大娘子专门给贵族用的要求。

“既然如此,就按照给老毛头的价格,加个三成给他们。跟他们说,只要质量一直稳定在这个之上,我就不会亏待他们。”

这次陶倚君没有给钱,给了一些粮食,还有一些治病的药包。另外许他们开春之前再来赊一点粮。

在边城呆了这么久,陶倚君也大概了解了这边的情况。汉蛮的确是敌对的,但是一直生活在边城附近的小部落其实更依靠边城一些,他们也是大部落屠杀的对象,心理上不比汉人对那些贼货的恨意少。

只要不大张旗鼓的帮助蛮人,这种私底下的交易,其实边城一直没断绝过。但是有一点,铁器铜器是坚决不能进行交易的。

出城的时候,是孟叔亲自领着出去的,就怕守关的兵役把粮食给没收了。

孟叔给领兵的小队长塞了几个大钱,说他们辛苦了,让换班后去茶肆喝点热茶。得了大娘子的好处,又知道对方身后有人,官兵也不为难他们,检查了没有铁器铜器后,就干脆的放行。

山石感激的朝孟叔行了个礼,带着几个女人和粮食骑马闯进了风雪中。

另一头,霍副将正好带着亲兵过来,看到城门口的那一幕,他转头吩咐了几句,亲兵们点头,兵分两路,其中一队静悄悄的跟了上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