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席宝发呆,钟以泽也安静了一会,等席宝回过神来,才问了句,“那你是打算慢慢发展,等杂志销量上去,薄利多销也能赚不少钱?”
“不对,”问完,没等席宝回答,钟以泽自己否定了,“即使你把杂志卖到华国每个省市去,杂志本身的成本,又得加上运输费一堆乱七八糟的,然后一家印刷厂也满足不了这个供应量,我们还得多找一些印刷厂,这样势必使印刷成本也增加……”
钟以泽皱着眉,因着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他不觉得单本利润最多两毛钱的杂志,能使席宝赚什么大钱——即使一个月丧心病狂地卖出去十万本,那也不过是月收两万块而已。
对于赚钱的认知,全在香水公司、物流公司这两个造钱机器上面的钟以泽,一点也看不上两万块。
席宝噗嗤笑了,“杂志本身当然是赚不了大钱的。”
“等我们杂志真的能打入全国各地时,我们华国的经济情况肯定与现在大不一样了,像我二伯那样做私人企业的,肯定不少。那会儿,如果我说,给我几万块钱,我就在我们杂志上给哪家公司的产品做宣传,你觉得有多少私企愿意花这个钱?”
钟以泽愣了下,然后老老实实地回答:“如果我开了个你二伯那样的头饰厂,你这个杂志能保证每个月销出去一万多本,我肯定愿意在上面给我的产品做宣传。”
“杂志销量一万本,我收一万块的广告费;杂志销量十万本,我就收十万块的广告费。”席宝笑的像只小狐狸,看得钟以泽差点忘记了呼吸。
“而你的杂志有那么厚,每期杂志,登十几二十个宣传广告都不多。”愣愣看着席宝,钟以泽脑子却自动转着,想通了这里面的关键,下意识补了这么一句。
席宝点点头,“是这个理。你是很少接触报刊杂志这些东西,所以一时没想到。”
钟以泽深吸一口气,拉个椅子,在席宝身边坐下。他想继续跟席宝说话,想看席宝还露出跟往常不太一样的表情来,却一时想不到话题。
“其实,广告费这个,也就是杂志销量起来了,才能去考虑的事情。而且这也不算是办杂志的终极赚钱方式。”似乎是意识到钟以泽在等她多说点什么,席宝干脆就着这个话题继续往下说了。
“那……那你觉得,杂志做到最顶级的地步,会是什么样子的?”钟以泽注视着席宝的双眼问道。
席宝沉默了一会,叹息一声,“做杂志,归根结底是文化圈的事儿。把这件事做到最后,就不是单纯地做杂志了。”
“嗯?”钟以泽本来只是单纯想听席宝多说话而已,听到这话,脑子里迷迷糊糊的,像是触摸到了什么厉害的东西,一下子打起了一百分的精神,更专注于席宝说的内容。
席宝不把钟以泽当外人,就没有什么藏私的想法,干脆地把她的理想国说了出来。这是基于她超前现在几十年的目光基础上,方能说出的东西。
“我把它叫做,泛娱乐。”
席宝上辈子第一次听到“泛娱乐”这个名词,还是腾某讯提出来的。泛娱乐说简单点,就是围绕一个IP,将它在全行业的价值都发挥出来。
对着这个世界土生土长的钟以泽,席宝选择用更朴实的方式来讲解。
“我跟你打个比方。”
“嗯,你说。”钟以泽满脸都写着感兴趣。
“假使,我作为杂志社的大老板,我手下的编辑通过了一个稿子——拿舒湘卿的《从临时工到厂长》举例。我跟舒湘卿提出,杂志可以连载他的,不过,我会以千字五元的价钱,把他的这个全版权买断。”
华国目前还不怎么重视版权,可钟以泽办的公司,可是要跟国外打交道的,所以他一听到席宝说版权买断,刚刚脑子里迷迷糊糊触到的那个东西,就跟大门被砸破了似的,对他打开了一道可供窥伺的缝隙。
他坐直了身子,全神贯注地听下去。
第202章
“以泽, 古时候人们出行, 只能坐马车、坐船、甚至是全靠步行, 可现在, 人们出行,有火车、有飞机、有轮船。交通工具的优化, 使得人们能去的地方更多了、去指定地方的速度更快了。或许未来某一天,这整个地球,从最南边到最北边,也只要花十天的时间。”
席宝突然提起了似乎跟泛娱乐毫不相干的事情。
可钟以泽没有打断她, 若有所思地继续听她讲下去。
“古时候人们想了解外地的事情,只能靠看书、看外地人写来的信件。可现在, 我们有收音机、有电视机、有电话……或许未来有一天,我们身边会出现一个很方便的道具, 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的现况、可以看国内外的影视作品、可以跟相隔千里的人像面对面一样交流。”
“当然了,这些只是我发散的想法。”席宝意识到再多说就不合适了, 干脆还是回归原来的主题, 然后以目前能轻易理解的方式来诠释。
“不谈那些,即使没有比现在更方便的条件,我说的泛娱乐依然有很大前景。”
“假使我拿下舒湘卿那本《从临时工到厂长》的全版权,那么, 若是在杂志连载期间, 这个出名了,有出版社想将出版这部的全本,我就能越过舒湘卿这个原作者, 自己跟出版社谈利益,出版这本获得的所有分红,都只属于我的杂志社。”
钟以泽点点头,“既然全版权被你买下了,你拿这本赚出版社的钱,也是你权益范围内的事情,即使原作者心有不满,也无法指责你损害了他的利益。”
“赚到出书的分红后,这本更加红火,”席宝笑着继续往下扯,“电影公司的人看中这个题材,提出,要将这本拍成电影,我照样直接跟电影公司的人谈判,然后电影公司无论给多少钱买这本的影视版权,那也全部属于我的杂志社。”
钟以泽愣了下,然后点点头,“对的。”
“电影拍出来,全国各地都有放映,电影红了。主人公从心上人那得到的礼物——每次获得小成功便要亲一口的那个陶瓷娃娃,八成也会在人们心中留下很美好的印象。于是我联系一个陶瓷厂,让他们生产跟电影中一样的陶瓷娃娃,然后推销到各大商场去。这种陶瓷娃娃是摆件,不便宜,赚的钱少不了,那又是我们杂志社的。”
“仅仅是以舒湘卿的《从临时工到厂长》为例,我就能有这么多额外赚钱的机会。等杂志越办越好,我能接触到的会越来越丰富,说不定还会改编成漫画,改编成音乐剧、舞台剧、话剧,或者电影、动画、连续剧,这改编涉及到将文字转化成音像。音像的东西很直观,就很容易转换成周边产品——就如我刚刚说的陶瓷娃娃。等华国经济全面放开,周边的开发,会是一个金矿般的揽钱手段。”
钟以泽垂下眼,思索了一会,说:“要是像你说的这样,你的杂志越办越红火,杂志社就不会是单纯的杂志社,而应该是一个文化公司了。”
“对头。”席宝喜欢文化公司这种说法。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可能买得起、并且愿意买收音机、电视机这一类东西的,还是少数。若是人们生活更好,愿意花更多钱用于享受,那他们先是更乐意订阅消遣的杂志,然后愿意主动花钱看电影,愿意买收音机、电视机,这样一来,人们越来越容易接触到文化作品,也越来越愿意为这些不管吃喝的文化产品花钱。”
钟以泽想到席宝刚才说了一半的、她对于未来的畅想,又接着说:“就好比你说的那样,发展到未来某一天,说不定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很便捷的工具——可以通话、可以观看文化产品、甚至是可以随时随地直接为那些虚拟产品买单……”
“!”席宝猛然一惊,她可没说到这程度。
钟以泽竟然敢联想到类似于虚拟支付这一块去了。
不敢引着钟以泽再细想下去,他是个很商业脑的人,万一让他一下子想的太超前了,义无反顾地要去做些什么,席宝都不知道要怎么阻止他。
思想超前于时代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
见席宝不回应,钟以泽挺直的背脊弯了,眼帘一垂,自己就意识到他想的太远,估计几十年内都看不到那个未来。
唉。
沉默,像是无声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