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几个弟弟、娇娇小姑姑、堂弟堂妹们都回来了,刚好听见太奶奶说的话。
席宝摆出个死鱼眼的表情,凝视着正要进厨房的这一群娃们。
娃们跟之前的钟以泽一样,选择了后退。
太奶奶没注意到家里其他孩子回家了,还自顾自地在说:“我这反正也退休了,要不,我跟你太爷爷一起,到平都去给你陪读?”
“哈?陪读?”
妈呀,上个大学还要家长陪读,这多丢人啊。
“太奶奶你可别!”她急忙阻止老人家这个想法,“平都的衣食住行习惯跟咱这边都不一样,你跟太爷爷这么大年纪了,到那地方去,不是找罪受么?”
“是啊,”大伯母也觉得这样不好,“你们年纪大了,不适合去那么远的地方。”
“对的,还是大伯母明理。”席宝夸了一句。
结果大伯母紧接着就说:“不然还是我跟她大伯过去陪读吧,刚好两个小子都长大了,要开始上高中了,他们都懂事,不需要我们再怎么上心。我跟她大伯在家也是种地,不如过去陪陪喜宝。她喜欢吃我做的饭,我可以在平都大学附近租房子,三餐都做给她吃。”
“你说的也对,等我跟老头子商量一下。上面这么照顾咱家,那每个月给你们弄点全国粮票,应该也是没问题的。”
席宝看着她们都开始讨论去平都后的生活了,不由得翻了个白眼,“特意去平都照顾我,还不如干脆准备一下,去那边做点生意呢。”
平都作为华国首都,当地的经济水平是比较高的,适合做生意。
“喜宝说的也有道理啊,”奶奶动了心,“这两年,国家开始慢慢放开了对私人商户的管制,要不是国内厂子效益很好,极少有人愿意辞职下海,说不定现在遍地都是做生意的呢。”
席宝没想到奶奶思想这么先进,眼睛一亮,拖来一个板凳就坐在上头,“是吧?我也觉得现在可以试着做生意了。”
“趁着吃螃蟹的人还少,现在抢着先去做点什么,等政策上完全开放了,先下手的人就很占优势。”
“就像堂姑奶奶家的儿媳妇一样,”席宝说的这个堂姑奶奶,是席国方小爷爷的姐姐,“她不是把镇上那商场承包下来,开始做百货公司么?”
“你说周芸啊?”太奶奶知道这个事,“她一个当媳妇的,哪敢自作主张啊,这是她跟齐勇夫妻俩的主意,刚好他家有钱,可以搞承包。”
“你堂姑奶奶家就齐勇一个儿子,早些年总是玩倒卖,可见心里是喜欢做生意的。以前年头不好,大家都担心他搞出事来,但现在没管那么严了,让他们夫妻俩一起搞百货公司,也算是趁了他的心意。”
太奶奶说到这,顿了一下,“泰乐前不久的时候,也是提过,想去外地下海吧?”
“我二伯?”席宝想起来,她二伯也是偷偷搞过倒卖的,可能跟那个堂姑奶奶的儿子一样,天生喜欢做生意。
她犹豫了一下,“要不,咱家吃过晚饭后,就开个会,谈谈可以做什么生意?”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少了两千字,要么下一章5000+,要么还有两章。
第140章
“席爷爷说, 这几年里, 承包做商场应该比较容易。”
刚才溜走的钟以泽, 不知道什么时候, 又走了进来, 刚好接着席宝的话说下去。
席宝:……
“你不是跑了吗?”
“什么跑了?”钟以泽面无表情, 好像自己无事发生、席宝无理取闹一样。
席宝:……
敲!
“你好烦,我不想理你了。”
“哦。”
反正席宝过不了几小时就会忘事,钟以泽不在意这个。
他走到席宝太奶奶背后,被老太太捏肩膀, 捏的老太太露出笑容来,才继续说:“席爷爷还说了,最少两年、最多五年,国家政策就会有很大的变动, 到那时候, 一定有很多有想法的人,争先恐后地下海做生意。”
“他真是这么说的?”老太太很相信席国方给的情报,既然钟以泽说这是席国方嘴里出来的话, 那她就信了七八分了,“那要不然, 让泰乐也跟齐家那孩子一样, 去找个可以承包的商场吧。”
比起席宝上辈子的世界, 这边可能是国家经济好了很多,本该在八零年代中期才被允许的商场承包,现在七几年就可以去做了。
只是, 也仅限于少量经营不太好的商场才能被承包。
红茵镇上那个商场,是因为发生过一次火灾,损失比较大,建筑也要重新装修,才会被弄出去承包的。
要是让席宝二伯去找个类似的商场承包,一时半会儿,还真不一定能找得到。
这种好事,有的是人抢着要。
太奶奶不是没见识的,她说出那话之后,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唉,红茵镇上没指望了,附近几个镇子要么没有这样的大商场,要么就是商场好好的,不给人承包。如果去很远的外地,我们又不好跟人家当地人抢——也不一定抢得过。”
席宝摸摸辫子,把长至腰间的麻花辫绕在手指上,“二伯不一定喜欢经营商场,还是等他们下工之后,再问问看吧。”
“而且,要是想做生意,那是不是最好把户口转成城镇户口?”
席宝没有了解过这一点,只知道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城乡户口的区别都非常大。好些事情,城镇户口可以做,但农村的就不行。
“那倒不必,他只需要把这边上工的事情解决了就好。”反正席家钱多,雇个人代替席家人上工,也不是不行。
因着话题中的正主不在,他们也没有再多说。
直到晚上热热闹闹地吃过大餐,大家轮流祝福过席宝跟钟以泽大学一切顺利后,才又提起这件事来。
“泰乐啊,你是不是想要出去做生意?”太奶奶开门见山地问。
二伯愣了下,看了眼他身边的老婆,才点点头,“对,我最近也去找过齐勇几次,问他有没有什么建议。”
“二伯去问他,是也想跟他一样,承包商场?”席宝好奇地问。
她一直觉得,二伯好像不太喜欢做这一类的活。
果然,二伯摇摇头,“我就是想着齐勇跑的地方多,见识也多些,才去问他的。”
“我自己不太想做商场这种,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那,二伯你要不要试着开工厂?或者开小店?”
“现在能卖的东西又不多,各地都有供销社、商场或者百货大楼,我开小店也竞争不过别人。”二伯没意识到小店不一定是要卖杂货的,卖吃食一类的店面也叫小店,“至于开工厂,我也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
“开小店还容易一点,要是想私人开工厂,那得走审批流程。”太爷爷对此比较了解,“现在直接选择做厂子的人很少,国家对这件事的态度不明朗,有些风险。”
席宝见二伯沉默了,觉得二伯可能是想要自己开厂子试试,就帮着问:“以咱家的情况,做工厂也不行么?”
席家在之前的八年多里,可是每年都往上捐一亿左右啊。
这些钱跟席宝舅娘家捐上的那些钱一起,前三年还只是在蔚省内消化掉了,后来蔚省条件跟旁边几个省份的差距拉大,席国方小爷爷考虑之后,干脆只留下三分之一,其余的直接充国库,随上面安排了。
有送国家药膏配方、给国家捐钱这两件事,加上席家有席宝太爷爷这样人脉广的老人家,再加上还有个席国方正在当领导……
太爷爷沉吟一会,“我们从没向国家要求过什么,若只是想申请开个厂,做点不扎眼的小东西,应该是可以的。”
“可是,能做什么呢?”
一家人陷入了沉默。
在未来最容易上手的,估计是小食品一类,可现在粮食买卖还得配上粮票。要是开个小吃店还好,但要开工厂,批量做食物类的产品,这事儿就不太合适了。
沉默了一分钟左右,席宝有点坐不住了,可又没能想出什么主意,只能干巴巴地拧自己的辫子。
钟以泽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抬眼看了下皱眉的席宝,目光落在席宝那用红绳绑紧的辫子上,慢悠悠开口道:“那做些小饰品怎么样?”
“小饰品?”
二伯起了兴趣,“你是指喜宝用过的发卡、戴过的珍珠手串一类的东西吗?但这些东西,原材料不太好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