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应该是热辐射能的一种,太阳本身具有超级热量,它的温度极高。而任何温度高于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太阳的热辐射很强,强到能给予遥远的地球以生命的温度,它……”
席宝两眼渐渐迷离。
完了,她又开始听不懂了。
“对对对,孙伯伯你说的都对,不过这个不太重要,我们来说别的吧?”席宝试图转移话题,免得孙抗战兴头上来,就要开始给她上物理课。
鬼知道,她当年的大学物理差点挂科了呢。
孙抗战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从小就喜欢给弟弟妹妹们辅导功课,遇到什么东西都喜欢给人讲清楚。忘了喜宝你才这么点大,应该听不懂吧?”
席宝猛地点头,她当然听不懂,除了知道一些表面上的常识,有关那些常识背后的深层原理部分,她可就不了解了。
“不管怎么说,确定太阳光的光能本质是热辐射之后,现在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就有两种了。”
“光热转换、光电转换。”
光电转换在目前有点难度,但光热转换,还是能操作一番的。
“喜宝,你不是说,今天有南城的人来收购菇子,要求必须用烘干的方式代替晒干吗?所以你太爷爷希望我能做出好用的烘干机来。”
“对的,太爷爷还说了,各种菇子的种植比例也得变动一下,高品质、高价格的菇子需要更多产量,其他的控制一下,自己村里人吃或者是卖给镇上供销社都行。”
虽然像是平菇、草菇这些,南城的供销社看不上,但红茵镇的供销社还是蛮乐意接收的,西岐村并不会终止这些低价品种的培育。
坐在席宝另一边的爸爸点点头,“现在很多人都学会种菇子了,我明天问问具体要种多少,回头让他们调整一下菌丝的培养数量。”
他们还没有什么技术专利的想法,自己掌握了什么东西,都愿意无私地指导给其他人,其他人若是学会了,还会继续传播给更多人。
当然了,前提是人家能学会。
但这样,总归是跟国际情况不接轨的,若是以后改革开放了,外国人到我们国内学到了这些东西,转头就到国际上申请了专利,害的我们原创者还得付给人家专利费,那就……
席宝想到这一点,想要提醒爸爸,却被境灵制止了。
“你要是直接说这些,以你爸爸他们的聪明程度,肯定要问你从哪知道国际情况的,你难道要说自己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
“可是……”她不能看着爸爸他们踩坑。
“这事交给我吧,国家开放还有些年头,你爸爸他们又只是在村里搞创造,并没有写过什么文件发表到报纸上,一般不会被有心人利用的。”
“我找个机会,让他们看到国外的专利纠纷问题。”
境灵说到这,刚刚沉默了一会的孙抗战突然隔着席宝,拍了席泰平的后背一下。
“我突然想起来,之前在学校当老师时,就有前辈跟我说过,在建国初期,有个老教授辛辛苦苦研究出什么成果,发表到报纸上让其他老师同学免费看,却被一个外语很好的学生利用了,翻译之后卖给了外国,人家拿去申请了什么专利,回过头来还找那个老教授要专利费呢。”
席泰平愕然,“还有这种事?!”
“那个学生太过分了。”
“是啊,太过分了,而且那人还利用这件事勾搭上外面什么人,在五几年偷偷出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用黑心钱吃香喝辣去了。”
孙抗战一脸不认同地摇摇头,然后茫然地摸摸后脑勺。
“也不知道怎地,我刚刚脑子一恍惚,就突然想到了这件事,心里很不舒服。”
席宝没想到孙抗战会主动提到这件事,她才不管孙伯伯为什么突然想到这种事呢,这可是个好机会,她赶紧借着这个话题,说:“那爸爸跟孙伯伯研究出来的东西,如果被有心人学去,写成了什么东西发表到国外,又申请那什么专利,是不是我们也得给他交钱?”
席泰平跟孙抗战都愣住了。
这事,不好说啊。
“我虽然看过很多国外期刊的论文,但自己还没学过,外语也不好……”席泰平就跟大部分席家人一样,有专长,但不全才。
他物理知识就是普通高中生以上的水准,外语也只是普通,看纯外语的论文时,他都是靠翻字典、然后根据自己在那方面的学识来读懂文中意思。
孙抗战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数学、物理跟机械上面还有点自信,可外语是真的一般般,虽然肯定比泰平的水准高一点,但让我写外语的论文可不行。”
“这可怎么办啊,总不能我们把村里各种事业都做大了,人家甩一张专利书到我们面前,我们就得给人家付费吧?”席宝皱着眉,“咱家就没有精通外语的人才?”
“真没有,你三伯在大学也没学多少外语,我们不兴这个。”
“而且,我们大多学的是俄语,英语是自由辅修,要不是为了看论文,我们可能都不会去学英语。”
席宝一头倒在爸爸怀里,“这可烦!”
“哈哈,爸爸都没烦,你个小家伙烦什么?不要担心啦,我们跟外界往来不多,只要不到外面去显摆,没人在意我们在乡下做了什么新东西。”
话虽这么说,但这到底是一个隐患。
“宝老大,你别自个着急,以老天爷对你的偏心程度,一定没人能在你眼皮子底下干坏事。你爸爸他们已经知道这个事了,我们只需静静等待,未来一定会出现一个人,能帮你们解决这个事。”
听境灵这么劝解,席宝渐渐放松了,“也对哦,我以前刚到晋江当写手时,每次遇到什么问题,都刚好碰到一个大佬前辈给我帮忙。这次应该也一样吧?”
每逢曝光不够,必有大佬推文——上辈子,即使是当网络作家,她也不是纯靠本事赚钱的,而是靠运气。
席宝再次心大地放弃思考,只是让境灵帮她把这件事记到小本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提醒一下她。
三人不再谈专利的问题,再次凑到一起,看孙抗战先画了个“水动力搅拌机”,然后又画了个“光热转换烘房”。
“我可能要请假回家一趟,关于这个太阳能利用,我隐隐约约记得,我爸搞材料实验时,似乎做出过氧化石墨烯,他跟我提过一次,说这个东西特别能吸热,说不定可以当涂层材料来用,尽可能高效地将阳光转换成热能。”
“就算做不出来批量的石墨烯,我也能利用普通的铁板,将铁皮屋内温度拔到五十度以上,烘干菇子一类,有五十度到八十度就够了,这个不难的,主要是对铁皮需求量大,另外,我还得把这个烘房再设计几次,想办法弄出一个可以大致调控烘房温度的设计。”
席宝听得大脑都晕,“好的,辛苦孙伯伯了。”
总觉得再这样下去,她可能会因为被动接纳海量知识,从而成为别人眼里的学神呢。
第96章
西岐村种的几种蘑菇、银耳、木耳, 除了平菇、草菇成长期特别短, 十天就能出一茬之外, 其他的基本上是一个月到三个月成熟一次。
席泰平跟孙抗战两人研究过, 通过控制地下反光凸镜面、以及吸热、散热装置, 能将地下温度向上、或向下调整五度左右,基本上能适应所有品种的需求。
第一批好干菇在六月底卖给了南城供销社,一口气收入了五千多。这之后, 他们就按照南城供销社朱载峰的收购需求,三倍种植猴头菇、香菇、变异白色环球盖菇、以及鸡腿菇这几样,而银耳、木耳这两样翻倍种植, 金针菇跟平菇、草菇都保持原先产量。
这个年代的人,不会没事就去撸烧烤、油炸、火锅啥的,金针菇并不如后世受欢迎。
因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还没上来, 像是金针菇这种本身没什么味道、不饱肚子、也基本消化不了的“促消化”食品,也只有部分喜欢这个口感的人才会买, 所以它跟廉价的平菇草菇受到了同等的嫌弃待遇, 只不过卖价高些而已。
“这次的草菇平菇都不用晒干了吗?”席宝小短腿特别能跑,她不想跟哥哥们在一起看书学习,就仗着自己人小, 天天到家里人工作的地方晃悠。
席宝特别智慧地轮流跟人,免得天天追着一个人到处跑, 大人就会给她找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