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都靠我扶贫(19)

杨猎户微微动摇,但仍然不肯松口。

“钱有了,人怎么办?囡囡是你亲妹妹,爹妈死了,长兄如父,你不管她,难道要我们两个都快入土的人管她?我们自己都还一身病呢。”

杨云霄愣住,确实没想到这个问题。

周绾绾沉吟片刻,用手肘碰了碰他。

“囡囡很乖的,能吃饭会走路,就是说话还不利索。你们带着她吃口饭,平时种地没功夫管,就送到我那儿去。等周六周日杨云霄也会回家照顾她,我想大家一起努力,能度过难关的。再过两年,囡囡也可以去上学,到时就更轻松了。”

杨云霄感激地看着她,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杨猎户犹豫不决,依然无法说出同意二字。

要是同意他去上学,家里的地、吃饭穿衣,还有照顾囡囡的责任,等于都落到自己肩上。

他只有一只手,照顾自己都费力,才不想承担那么多。

沉默了几分钟,唐德才突然从外面进来,还带着桂花嫂子与书记。

书记进门来就骂杨猎户。

“你是不是老糊涂了?这么好的事还磨磨唧唧,到底想不想让你的孙子出人头地?云霄是你孙子啊,不是你仇人,你何苦用这个家绊住他的脚?我告诉你,这事不用再讨论了,让云霄回去念书。你家里有什么困难,村子里帮你解决。囡囡没人管,我老婆来帮你管!”

他到底是村里干部,说话有分量。一顿劈头盖脸的骂,骂得杨猎户头都抬不起来。

书记又转身去教育奶奶,说她一点主见都没有,到了这种关头还不出来吱个声。

如此来来回回的批评了半个小时,尘埃落定,结果出来了。

杨云霄今天就回学校上课去,以后家里有什么事忙不过来,由书记出面,在村里找人帮忙解决。

杨云霄用一个父母打工留下的旧行李包,装了两套自己的衣服和书本,塞了一罐咸菜,几斤米,最后将周绾绾送他的那套新衣服,用家里最干净的塑料袋小心包好,放到最里层。

大家怕囡囡哭,让桂花嫂子把她带去玩了。

周绾绾与唐德才等人送他到村口,看了一圈想起来没车,自行车都没一辆,不解地问:“你怎么去学校啊?”

杨云霄说:“走路,走三个多小时就到了,正好赶上吃午饭,下午还能上课。”

“不是吧,走那么久?”

这里的山路有多偏僻多陡峭,她可是深有体会的,一个人走多害怕啊,又累。

周绾绾想了想,问唐德才:“唐主任,我能不能请假送他去学校?”

唐德才眼神迟疑,没有说话。

杨云霄说:“不用了,我之前走过无数次,没问题的。今天的事很感谢大家,太漂亮的话我也不会说,但是将来如果有一天我出人头地了,绝对不会忘记大家的恩情。”

他站直身体,认真而严肃地对所有人鞠了个躬,然后看周绾绾一眼,背上包,转身朝村外走去。

深秋了,树叶变枯黄。

落叶在山间随风飞舞,他单薄的背影在蜿蜒的泥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远,直到隐没于群山中,消失不见。

周绾绾忽然想起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那天她也是这样看着他的背影,只是当时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看似冷漠的少年,身上居然背负着那么多重担。

杨云霄。

愿他脚踏云霄,迎风上青空。

众人各自散去,周绾绾与唐德才回到扶贫办。

一进门,唐德才便忍不住问:“你确定要把那笔钱给杨家当补助?那可是张振国他们赔给你的精神损失费。”

他在解决这件事时的态度十分强硬,坚决要求张振国等人去自首,否则就报警,毕竟性质实在太恶劣。

张保庆则希望用钱来私下和解,因为一旦留下坐牢记录,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

两方一直在交涉,张保庆的开价从五百块提到两千。

唐德才不想再谈了,直接打电话给周绾绾,询问她是否同意报警。

没想到对方一改以往的风格,竟然同意接受和解,并且决定把那两千块当做补助,按月发放给杨家。

周绾绾坐在椅子上,回想杨云霄离开时轻松的表情,觉得很划算。

“一举两得,不是么?”

唐德才摇着头叹气。

“你啊你,当初留都不想留下来,如今倒是比我还疯了。”

周绾绾笑了笑,仰着脸央求他。

“唐主任,这事只有你知我知,可千万得给我保守这个秘密。”

否则按照杨云霄那个牛脾气,知道真相后肯定是不肯收钱的。

木已成舟,唐德才也没理由拒绝,答应了她。

二人聊了会儿天,决定开始工作,忽然有个村民走到门外,探头探脑地往里看。

唐德才好奇地走过去。

“有什么事吗?”

那人有点不好意思,抓着耳朵说:“那个……我听人说杨家拿了国家的补助,一个月一百块钱呢。我家也有初中生,条件困难得很,能不能给我家也批个补助啊?”

“……”

唐德才赶紧想了个借口,把人给打发走了。

关好办公室的门,他回过头来说:“你看看,消息传得有多快,估计以后有不少人都想来拿这笔钱。”

周绾绾道:“他们想要钱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别人家有,而是穷。要是生活过得好,谁稀罕那每月一百两百的呢。”

唐德才不置可否。

“你还是太年轻,他们穷,可他们也是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知道吗?不过你说得也对,咱们扶贫还是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老送钱是不行的,得让他们学会赚钱,有路子赚钱。”

他早就想给村民谋点外快,只是之前人手不够实在开展不了。

现在有机会有时间,便与周绾绾开了个小会,讨论具体措施。

村子交通不便,去趟县城都得几个小时,去外面工作不现实,只能想办法把外快引到村里来。

而山村盈利项目无非是那么几个,搞旅游开发,建风景区。搞养殖业、种植业,或者做点手工。

前面两项都需要大投资,时间又长,很可能三四年里都看不到收益。

最后一项倒是方便,但问题在于,做什么手工?

村民们只会种地,不会别的,许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太复杂的活做不来。

会开了两个小时,唐德才做出决定——他亲自下山找项目,带回来给村民做。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问村民借了辆自行车,每天一到村里就去山外打听。

如此忙到周一,他当真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唐德才在山下找到一家仿真花厂,专做丝袜花的,厂长同意他带回来一批原材料,免费教村民做丝袜花。

等大家都熟悉了,闲下来就做,手快的一个月能赚几十块钱,足够补贴家里的生活了。

第16章

唐德才带回来的,还有满满一小三轮车的货物,与一个厂家派来的师傅。

师傅急着走,周绾绾和唐德才便先向他学会丝袜花的制作手法,让他回去,然后自己将村民组织起来,用一礼拜的时间教会他们,最后才由各家各户分别领了些原材料回去。

对于这件事,不是所有村民都很积极,来领活的只有十多个。

村子里甚至还流传着一种说法——扶贫办想让他们白干活,不发工钱。

唐德才对此并不慌张,因为只要第一批成品交上去,他就能领到钱回来分给大家,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在此之前,他和周绾绾需要做的,就是保管好原材料,同时监督村民尽快完成工作。

因为有杨云霄这一层关系在,周绾绾特地留下一点材料,趁空闲时拿到杨家去,打算单独教两位老人。

他们年纪大了,一个眼睛不好,一个手脚不方便,学起来肯定很费力。

谁知杨猎户并不领情,抽着烟袋吞云吐雾,很不耐烦地说:

“他上学去了,家里的活儿都得我们干,哪里还有功夫做这个?”

周绾绾不是没考虑过时间问题,但现在离秋收还有段时间,家里的活儿杨云霄走前基本都干完了。

柴是劈好的,米是新剥的,菜也施了肥,二老只需要提水做饭洗衣服而已,再照顾囡囡,怎么会一点时间都空不出来?

可是不管她怎么说,杨猎户就是不肯做,奶奶一如既往地搓着麻绳,全当没听见。

春如酒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