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可以可以,有点6,好奇是怎么个实操法,软件什么的优点高端啊。】
【这个比赛好像是面向高中生的吧?高中生真的会实操吗,感觉大家都是纸上谈兵啊,这个制度更适合大学生吧[笑哭]不过这也说不定,毕竟去参加imo的人里就有微积分学得比我这个大二数学狗都好的高一生[流下卑微的泪水.jpg]】
【今年更新的这个赛制和直播,让我有种自己在看综艺的错觉[思考]而且里面还真的有一个当红女艺人[狗头]】
【来了来了来了,zfw和知夏的对决,姐妹们给我冲!今天就让某些不懂事的对家粉给姐姐爬:)告诉他们,你夏姐就是你夏姐,真学神从不怕刁难!】
【楼上的姐妹一看就是知夏学习强国应援会的一员,连夏夏实操很稳这个小秘密都知道,那些实操讲解视频可是我们的内部小宝藏哈哈哈[爱心]】
第七二章
换作任何一档综艺节目, 或许为了收视率, 会尽量把知夏和章非文对上的场面疯狂cue,更不会采取直播的形式,后期剪辑会更有利于他们进行一些操作。
但是,作为纯粹的竞赛, “物理盘”今年的赛制改动主要是不想继续故步自封,尽量让“学术”这件事沾沾地气, 希望众人仿若关注明星的各种“出.轨”、“怀孕”八卦一样来关注学术圈的未来新秀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科普,自然不会和综艺一样疯狂cue这两个艺人的镜头, 而是每个参赛者镜头均匀地给。
哦,还是有区别的, 知夏、祁思明还有董昕月三个人的镜头其实相对多一点,但这其实是出于负责切镜头的那个工作人员的颜值审美以及hmo国家队光环。
毕竟, 他们虽然可以完全不care娱乐圈那些所谓的流量,却不能不care极有可能是今年高考省状元或者imo前三名的人选。
“请各省队的队长上台抽取比赛顺序。”全国赛还有主持人的设置,是京华大学的一名教授,主攻量子物理这个方向, 鸡皮鹤发,但衣服整洁, 模样精神, 看上去年轻的时候应该也是个迷倒万千少女的学霸男神。
一众队长应声上台,知夏也不例外。
作为艺人,尤其是一个刚接了广告代言没多久的艺人,知夏还是很有责任感的, 时不时就会在微博上通过各种形式,比如抽奖或者自拍,去cue《五三》的存在感。
就连今天来参加“物理盘”的全国总决赛,她也毫不例外,身上那条随着她走动而裙摆微泛涟漪的白色连衣裙显然就是在先前那个引起热议的广告视频里面的那条。
毕竟主要成绩就是数学,知夏代言的自然也是数学版的《五三》,同样被赵明渠点出来的裙子上的那些“心机手绘”便是一个个经典的数学式子,而物理离不开数学,此时自然给了个大镜头。
啊,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什么的……
镜头前的网友们默默搓了搓自己胳膊上的鸡皮疙瘩。
坦白说,他们心里还是有点害怕和犯怵的。
台上,各省队的队长们正在抽签,台下,各省队的队员们也纷纷祈祷:“求各路锦鲤女神保佑,我们不想和知夏那个队这么快就对上啊。”
不管章非文多刚,反正他们还是怂的。虽然早“死”晚“死”都是“死”,但“死”得晚一点不是就稍微好看一些吗?
要是往年那种传统的考场做题的方式还好,考砸了也就砸了,反正夺冠的也就只有一个队伍,大家彼此彼此,哪能想到今年突然就换了直播?偏偏通常竞赛的还有四个流量大户,简直了,他们就是卑微本人。
当然,也有一些是比较热血且气性高的从小就一路“别人家的孩子”长大的省队成员则是双眼炯炯有神地看着知夏和她队伍的其他三个人,期待早点碰上,感受一下hmo国家队在物理这个学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抽签结果很快出来,总共分了7个组,知夏和章非文的队伍错了开,并不在同一个大组,便只能继续到后面再对抗。
之前只是透露了大概的赛制更改,选手们各自心里有数,网友们的信息还不太具体,而完善的规则细分是现在才完全公开。
第一轮是考计算以及正确率,有点类似传统的竞赛做题方式,区别不过是今年有直播,可能会增加心态影响的这个不确定的可变因素。
七个大组各选一个总分最高的队出来晋级第二轮,进行一些深入理论的探讨,题目是本届“物理盘”主持人的那个教授原创的,除了理论难度的加深,在套路方面也有一定的创新,就比较考学生对物理这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程度了,差不多就是“压轴题”一样的存在,专门恶心人的。
而在这七个省队里,再选出三个分数最高的队伍进行第三轮的比赛,就是实操部分了。物理研究的东西都比较大,总不能真让大家现场研究那些东西,便是采用了vr结合软件的方式进行比赛,这个思路也是结合了时下vr技术在其他领域应用而产生的灵感。
当然,其他没能晋级的省队也并不是无所事事,同样会继续进行第二轮和第三轮的比赛并进行分数排名,只不过到底是没有前三名更受重视和关注。
总而言之,就是今年的“物理盘”赛制——特!别!骚!
“量不如质,以防有谁不小心马虎了,这个丢分就很可惜,所以我觉得大家可以两两一组地做题,也算是同时验算检查。”观察了下赛场大屏幕题目刷新的速度,觉得是一个不慢但也没有快到丧病的速度,可以不用四个人完全分开地去按顺序做题,知夏这般提议道。
其他三个人都没有意见,差不多也是这么觉得的。
第一轮比赛开始了,七大组,七个大圆盘,同时进行的现场直播,直播间自然也是分成了“7+1”个镜头,既提供了各个大组的镜头,也提供了由官方按照一定剪辑规律切镜头的总视角,包括教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动态都会时不时地切进去。
知夏对数字天生敏.感,在计算这件事上一直特别稳,无论速度还是正确率都可以说是达到了99%以上,其实完全不担心第一轮比赛的分数,但还是考虑到稳妥为重便还是采取了验算的方式,并且即便是轮到了董昕月和赖擎宇两个人做题时,也会在心里进行默算地核验。
同样心态的还是祁思明三人。
虽然很多时候大家都清楚不要和“脑残”计较,但涉及到在乎的人时,确实太容易被那些没脑子的言论气到,好不容易等到了“物理盘”决赛,要的就是“吊打”。
——别的组只是要拿高分,他们组要的是拿满分。
和知夏同组对打的其他六个队都有些冒冷汗。
今年是“大数据云计算”的赛制,几万道题的题库完全随机,难易程度不定,理论是否超纲也不作规定,还当场出分,做对了还好,做错了就着实是容易给大家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下一题发挥失常也完全是有可能的事。
意料之中的,从比赛一开始就是知夏所在的那个大组和章非文所在的那个大组两个直播镜头的观众人数最多,粉黑兼具,弹幕上热闹得不行。
起初,大家都是去看的知夏那个直播镜头,后来发现他们四个人就是“抬头看题目,低头写答案”,然后旁边是一个个“√”,全程都没什么变化,而且为了给参赛选手一个适应阶段,刚开始的题目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许多观众都能理解的那种,便感觉没什么意思。
两个盛世美颜的人面无表情,想看学神大杀四方结果题目自己都能看得懂,自然会觉得索然无味。
于是,有的人换了页面去刷别的网站,也有的人去看了下其他六个组的镜头,有的参赛者颜值颇高,或者做题的神态有些表情包,便观看镜头的人数相对多一些。
第一轮的比赛持续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差不多也就是大多数人摸鱼后间歇性瞅一眼或者两眼的频率。等那些因为觉得没意思而转移了注意力的人重新把视线聚焦到知夏身上,就发现她所在的队伍已经成功以第一名的成绩出线了,正处于休息时间,而弹幕上一直疯狂滚动“知夏牛批”、“国家队不愧是国家队”之类的话。
【抱歉,我刚刚摸鱼了……所以我错过了什么?】有吃瓜网友忍不住弱弱在弹幕发问,然后便被指路去微博看“知夏学习强国后援会”光速出的那个划重点的加速版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