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匣子(女尊)(51)

作者:棠梨豆豆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不知道,他真是特别喜欢你。那孩子也不傻,不过是没人管照,口齿弱些,但本性真的不坏。他总是故意弄脏自己,是想让你再帮他洗澡,再多享受几次。他悄悄和我说过,想要你做他的爹爹呢。

“我们先慢慢地教他,再过一段时日,等我把这心病调理好了,我们就顺其自然,再要上一个孩子。你说好吗?

“是我说得太突然了吗?秀哥儿,你答个话?”

李琼和陶承安对看一眼,各自脸上有些发红。

从前没想到,何木匠淡淡的外表下,竟然会有这样的热情。难不成是平时不怎么言语,更容易积攒情绪,才会在一时迸发出来?

别说是杨秀,她两个在暗处偷听,都觉得脑袋里一片懵然。

杨秀最终没能说出什么话来。

在他找回自己的思绪之前,工匠们洗好了衣裳,正踏着月色,说说笑笑地回到学堂门外了。何原和杨秀远远听到,似乎是被人用冷水泼醒了般,立刻回过神来。

李琼和陶承安更不敢推门出去了,只听工匠们惊奇地笑着喊:

“哎?你们跑什么?”

“怎么还一追一逃的?这是玩哪样?”

//

一晃月余,秋风初起的时节,小学堂外乡亲齐聚,噼里啪啦放了一串长长的鞭炮。

秋闱放榜,张琢虽未能夺魁,但在本县也是名列前茅。她的一封试卷被录进了范文集子,颇得学官赏识,举荐进本郡首府的公塾求学。

此外,这么一间小村学堂里,竟然有三个孩子,同时考中了生员。

忽然之间,这无名小学堂变得人尽皆知,引来了周围乡里的众多士绅和学子。有的捐了钱,有的捐了书本,有的捐了文具。更有人拿着丰厚的束脩来,给孩子报名入学。

过了几日,学政大人亲自从郡里降临,来向李家母女报喜。

授业的首功,自然属于李夫人,学政直接将她提进郡里,官拜七品。

李琼因授业延误了考期,学政给了她一个举荐的名额。待有司查证后,她便可以直接享有举人薪俸,继续攻读,求取进士荣耀。

临行之时,学政大人又问了李琼一次。

“你本来可以去郡中进学的,凭你如今的名声,也是取士的好基础。你不再考虑考虑么?”

李琼笑答:“大人,无论功名如何,我之主业,还是在这小学堂里。比起案牍之事,我更想把孩子们送上云梯,带她们看一看天下大道,教她们修身治国的道理。我想,做好启蒙老师,就是我该选择的路。”

//

送走了学政,一转脸,新举子就舍了方才的斯文模样,挽起袖子钻进了厨房。

张屠娘才送来了几十斤肉,正在学堂厨房里分割。杨秀本来在给陶承安帮忙过秤,一见李琼进来,就笑了笑,也操起刀来。

这书香之地,今天可是见了荤腥。

学堂门口摆着一张几案,上面堆满了肉。李琼和陶承安唤了孩子们的学名,递过用细麻绳穿着的肉去。

考上生员的新秀才们,每人五斤;在功课上进取较多的,每人三斤;今年才启蒙的两三个小的,也会对工整的联对了,每人一斤半。

张屠娘见张琢一脸欢喜,就笑道:“早知道有咱们自家的,还不如提前留下来,多好!”

张琢一本正经:“才不是!留在家的,就不算老师的奖励了!”

她可从没这么风光过,擎着麻绳,收获着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

忽然看见小剪子站在角落,也望着她,眼神却不像以前那样有敌意,反而很高兴,很平和。

她也不觉得怕了,还向他笑了笑。

小剪子也咧开嘴,向她一笑,转身跑进学堂里去了。

//

迎来送往一整天,到了晚饭时分,人群散尽。

连杨秀这么勤快的郎君,也累得不想动弹,一脸的倦意。李琼自告奋勇,重操旧业,给大伙招待了一锅青菜疙瘩汤。

何原在心里搁了许久的心事,终于有勇气提出来了。

“真真姑娘,我今日看到,周围有些人家的男孩也可以读书。”

李琼点头道:“正是。我也正想和何姐姐提起。小剪子如今多大了?”

“上次请王郎中仔细看过,这孩子看似七八岁,实际上已有十二三岁了。只是先前过得不好,没有长身体。”

“我看何姐姐和杨大哥教得挺好,他如今很懂事了。我也觉得,他也该像那些女孩子们一般,取个学名,读起书来。”陶承安在旁笑道,“如今大局安定,朝廷要和西北边的牧族各部联系,这几年定然需要大量会北夏语的年轻人。那边风物不同,男孩子行事更自由些,只不知何姐姐的打算。”

“你们是懂得这些的,我肯定信得过。就把他的前程交给你们,看他自己的努力了。”

李琼这几日都有些心事,此时便想问一问。

“宁宁,若朝廷征召往来牧族的人才,你会不会想去?”

陶承安实话道:“有些想,但是我决定不去。”

“为什么?现在不打仗了,双方安宁,你又很适合做这样的事务,又能得到更好的生活。”

“我早就说了。我尝过富贵滋味,便已经是见过世面了。如今离了家族,不过是才疏学浅的小书生罢了,不知道功利是什么,也不知道做官有什么好处,反正也没有我小时候过得好,我去追求那个做什么?”

他抬起手,指了指学堂外的巷子口。

“我现在最想做的嘛。喏,就是等那棵树,那棵树,和那棵树,都开起花来。”

杨秀接口道:“是桃树和李树。那可要到来年开春了。”

“是啊。”陶承安笑道,“这花开了,还会谢。那也无妨,还有下一个春天。我就在这里等花开,再等到它们枝叶越来越茂盛,一年一年都结了果,就是我的欢喜了。”

才庸难识功与禄,偏安方寸桃李花。

他那时便选好了,如今更心平气和地接受了。

从那天晚上,无意中走到这里,到那之后,所有的选择,都是他随着自己的心意而动,令他自己觉得欢喜。

那就让他沉浸在这样的欢喜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心如繁花,不弃方寸之地,自有灼灼英华,照映来人。

不绝。

//

故事完结,米卡睁开眼来。

“我喜欢这个,平静的生活,田园的美好。大家都是好人。”

棠梨:“是的,其实生活都是很艰难的,这是为了写故事,温暖人心,才都选了好的一方面。”

米卡:“不好的,就是以前战争的事吗?”

棠梨:“对,男尊的祥麟亡国投诚,平民流离失所,兵士患上PTSD,铁匠们一批一批送到军营,却不见出来,那是因为研制火器,缺乏专业的培训和经验,造成新手伤亡率特别高。战争的末尾,和其它阶段一样残酷。”

“是有一点沉重。”

“不过,主体还是温暖的,对吗?”

“嗯。那太太所说的这个‘大周’,建立起来了吗?”

“立起来了。《升棺见喜》不是说了?大周的男孩子都可以读书了,这就是有无数个默默努力的桃李小学堂,改变了大环境。”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故事,那就好了。”

“哈哈哈,你是看故事,不是看历史,计较时间线做什么?”

米卡:“我竟无言以对。”

棠梨拿出一双筷子来:“大周方定,民生为重。这还有个‘民以食为天’的美食人生。”

米卡接过筷子:“《灶台边的阿牛》?这是来搞笑的吗?”

“这男主和以前几个不同。他的外表高大健硕,性格任劳任怨的。你不觉得,这样木讷外表和敏感的心理,很有看点吗?”

“尤其是,他还会做好吃吃。”

“恭喜你,已经get了。”

第43章 灶台边的阿牛1

平州城的南侧城墙下,值守的卫兵,刚刚换了岗。

萧瑟北风,穿过这大周新都城的街巷,穿过刚修整完的城门洞,一股脑地往城外冲去。

畅快,却也很凉。

“不知班房里可有热茶水?忽然变天,真是冻死了。”

兵士们虽有小声抱怨,列队却依然整齐。从城门一侧缓缓上城,进入门楼之中,休息去了。

这城门楼,也是刚建好不久的。青砖红瓦崭崭新,上小下大叠了两层,高高翘起的檐角上,挂着黄锃锃的铜铃,在风中闲适地摇晃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