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之小饭馆[穿书](77)

“是。”杜如林起身,拱手行了一礼,“那要劳烦先生稍等片刻,我去叫他们。”

见杜如林行如此大礼,甚至要为他去叫其他两位同窗,也不好奇他为何关心此事,只怕是猜到了他的身份,冯县令略略沉吟,心中更是满意,大约是刚刚杜青臣一句冯先生,再加上一些细节暴露了他,但也可见杜如林心细如发,为人聪明。

冯县令微笑点头,“那就麻烦你了。”

邱姨娘到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怕吃饭是借口,见这些考中童生的少年才是目的,韩郡数十个县,每个县又有数个镇子,每个镇子出几个去考童生的学子,再加上韩郡省城里的官宦子弟,杜如林三人能得中头三名,可见实力,也难怪冯县令会专门来看这几个小小的童生。

但也可惜只是童生试的前三,若是秀才,某个镇子上出了前三,只怕早就舆论如沸,整个县都要敲锣打鼓的庆贺了,便是县令,也是一桩拿得出手的政绩。

邱姨娘想的明白,但心里还是老大不舒服,在桌子底下扭着帕子,趁着此刻无人,便怯怯的对着冯县令道:“妾许久未回娘家了,等会儿夫君可否陪妾回去看看?”

邱姨娘怕冯县令只记着自己的正事,根本想不起来这回事,真的要让她过家门而不入了。

冯县令微笑点头,“那是自然的,吃了饭我们就去。”冯县令对自己这个正处妙龄,还很漂亮的妾室,是十分宠爱的。

邱姨娘这才放下心来,微微垂头,抿唇一笑,娇俏动人。

杜青臣端了饭菜出来,先将一盘红烧肉摆了上去,只见盘子里的一盘红肉,色泽鲜亮,酱香四溢,还冒着热气。杜青臣环视一周,“如林呢?”

冯县令自持身份,暗自咽了咽被勾出来的口水,微笑着道:“他去叫几个同窗,我请他们吃饭。”

“这样啊!”杜青臣微笑,心神微动,便猜到了冯县令此行的目的,冯县令早就听说他家的饭菜不错了,却直到今日才过来,肯定不是为了口腹之欲,只怕是听到了杜如林三人的消息,才会如此。

杜青臣见没自己什么事儿,就想告辞去厨房继续端饭,冯县令的声音止住了他的脚步,冯县令状似很随意的咽了咽口水道:“你这个菜,看起来竟是从未见过的,叫做什么?”

杜青臣望向冯县令,微微一顿,解释,“叫做红烧肉,我自己摸索出来的,这道菜讲究一个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香味浓郁,入口即化,唇齿留香,冯先生,要不要先品鉴一下?也好给我提提意见?”杜青臣拿了桌面上的筷子递过去,十分真诚。

“这个,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就先品鉴一下。”冯县令接过筷子,夹了一筷子,肉在筷子上颤颤巍巍的抖动着,看着十分的有食欲,冯县令吃了一口,眯着眼睛品尝了片刻,才微微颔首,“果然是不错的,不但不腻,竟还有一股糖香,果然美味。”

杜青臣也笑了,“多谢冯先生夸赞,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

冯县令终于吃到了嘴里,自己也安心了。

邱姨娘左看看右看看,也忍不住抬起手帕,点了点唇,借着手帕的遮挡,暗自咽了咽口水,这酒楼各种饭菜香味,而她还没有吃饭,竟然就要这么干坐着,邱姨娘十分委屈。

另一边,杜如林将冯县令到来的事情跟刘台说了,因为他就住在私塾里,就在酒楼对门,杜如林怕刘台心直口快的,还特意嘱咐了,“你可千万别说出他的身份啊!他看起来不想暴露身份,你就叫他先生就好,但行为举止一定要尊敬些,不要失了礼数。”

刘台连连点头,“放心放心,我知道的,正经场合我什么时候出错过,对了,你哥的菜做好了吗?不是说要给我爹送来点,我现在去是不是能提前吃到?”

“应该能吧!我哥已经给他上菜了。”杜如林回想了下。

刘台眼睛一亮,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县令的,直接道:“那我先去看看啊!你赶紧去叫邱友吧!再慢点菜都凉了,我先去了啊!”刘台说着,就一溜风的冲出门去,直奔酒楼。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难捱 1瓶;

么么哒~谢谢小天使的营养液~

第57章

杜如林拉着邱友一路狂奔, 到了门口才整好衣服, 迈进酒楼, 刘台跟冯县令两人目光齐刷刷的转了过来,看到两人, 眼睛几乎都在放光, 特别是刘台, 杜如林跟邱友从未感受过刘台如此炙热的目光,就像是他看到了食物一样。

咦?食物……杜如林跟邱友的目光同时落在桌面上,菜已经摆上了, 可是却没有人动筷子,大约是等他们两个的吧!杜如林跟邱友隐约明白了这眼神的由来, 走过去行了礼。

“好了, 快坐下吧!”冯县令也没心思询问什么,招呼大家开始动筷子。

众人也就闷头开吃,刘台率先一筷子夹走了他看了好久的那块最大的红烧肉, 冯县令则老神在在的给自己盛了碗汤, 先垫垫肚子。

过了半晌, 冯县令才擦了嘴放下筷子, 跟三人说话。

后院,杜青臣也单支了一桌开吃, 不过他们比外面吃的早的多,所以此刻已经吃过了饭,杜富贵抹了把嘴,对着杜青臣笑嘻嘻道:“老板, 啥时候教我这道菜啊?”

杜青臣轻佻了下眉,“你刚才没看会吗?”

“这不是一直忙吗?感觉好多步骤就没看到,我还得做饭呢!”

“行吧!等收工了你多留一会儿,我教给你,以后我们酒楼便能再多一道菜了。”杜青臣笑了笑。

苏冬已经开始收拾桌子,杜青臣起身望着大堂的方向,神色似乎有些担忧。

苏冬走了过来,“要是担心,就过去看看啊!”

“没什么好担心的,冯县令要见的也是他们几个,而且他们虽然是小孩子,但是每个人都很聪明,知道该做什么事情。”

苏冬嘀咕了一句,“也不知道他来这里到底是要干嘛,小叔他们也没什么好看的啊!平白让人担心。”

“冯县令来看的自然不是如林他们,而是他未来的政绩,也是好事,只是如林他们几个的压力要越发大了,明年,期待他们明年再取得好名次的人越来越多了。”而压力,有些时候能变成动力,有些时候也会压垮一个人,他只希望这几个人不要受到太大影响才好。

酒楼大堂里,刘台也终于吃饱了,淡定的拿了手帕抹了嘴,虽然他是最后一个放下筷子的,但是他一点也不觉得尴尬,微笑着看着其他已经聊起来的人。

冯县令注意到刘台终于放下筷子,才对着他笑呵呵的道:“听如林跟邱友说起,你们的夫子正是你的父亲,而他又是陶太守的好友,想不到县内竟有如此大贤隐居于此,我竟然从未听闻,真是孤陋寡闻啊!”

刘台眨眨眼,“我爹吗?大贤?”刘台愣住了,他爹不过是个没考中进士的举人罢了,每天的爱好就是看书跟吃东西,还有就是睡觉,这算什么大贤?别以为他年轻就不懂得,大贤至少要诗书极好,并且名声远播,可是他爹,诗书虽然也好,但只是一般的好,更谈不上声名远播了吧!

不过刘台自然不会把这话说出来,也就低垂眼眸,道:“您太客气了,我爹也只是个普通的夫子而已,如林跟邱友能有如此成绩,也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缘故。至于陶伯父,他们当年是同窗,故而关系亲近了些。”

这些都是实话,他爹也是这么觉得的,有时候学生成绩好并不是因为老师,而是学生本身就很优秀的缘故。

冯县令略顿了顿,果然是陶太守的好友!他竟一点也不知情!之前实在是太惰懒了,万事不操心不过问,连身边的事情都不知道!冯县令胸口隐隐发热,久违的激情涌了上来,若是能搭上这条线,他是不是也能登上陶家的大船?!

陶家虽然是贫寒起家,用几十年时间才走到了今日地位,猛地一听似乎是毫无根基,可是冯县令当年是被从京城贬下来的,所以他很清楚,陶太守之所以能以贫寒之身最终成为一郡之首,实则是依附了旁人,并且很受重用。

若能加入这一方阵营,他也算有了根基依靠,也不至于被人一贬再贬,至于最上面那位最后能不能成事,他也顾不得那么多,就他的能力才干和官职来看,便是上面那位输了,也影响不了他太多,他根本够不着为那人办事,他只求大树底下好乘凉而已,若大树倒了,他跑便是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