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选择自救(53)

作者:寒清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哪敢收下,顺着李治的心思,一脸胸怀天下的表情说道:“吐火罗使的礼物,阿兰不敢独占,大唐之宝应交于天下,要想怎么处置,全听陛下。”

一旁的宫人上前:“那陛下,这鸟……”

“送去昭陵,守墓。”

“是。”

总算过了一个乌龙,萧兰因听见心里石头落地的声音。

她居然隐约觉得李治当时看到神鸟的表情并不是生气,而是……嫉妒?也不对,那表情就好像民间的小郎君看到情敌送了更好的东西给心上人一般,隐隐有种吃醋的感觉。

话说回来,替那个女子送礼的好像是同为使者的另一位大汉,李治该不会——不知道送礼的其实是个女人?

萧兰因晚间也在腹诽着此事,满身疑惑地推开房门,身旁的宫人先叫了起来。

她伸头一看,满床亮着光的锦帛,再一看,地上几大箱奇珍古玩,床头,莫名多出了好几个陌生的首饰盒。

她心道走错了走错了。可又不对,匾额上明明确确写着是自己的寝殿。确认自己并未看错,萧兰因明白了一见事,九郎好像真的有些小吃醋了。

萧兰因两头受宠若惊,甚至怀疑自己昨日送的不是一壶酒,而是救人一命也不为过了。

难道在吐火罗人眼中送人一壶酒真的是救人一命?

不不不,恐怕没这么简单。

帝妃二人的想法众人不得知。不管萧兰因与李治知不知晓,在满朝文武百官眼里,事情其实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版本——

某时某日太极宫某某殿,因萧淑妃与吐火罗使交好,吐火罗使遂献神鸟,上欣然遣献于昭陵,大喜,赏淑妃。

第52章

“上欣然遣献于昭陵,大喜,赏淑妃。”

王玉颜反复念着,简练的一句话如一根棉针刺得她无法入眠。对于李治,她并不爱,可她无法放弃后位,就算要终生独守空房,皇后二字的分量已经超越了所有的诱惑。

她要的是一个后位,一个万人仰视的位子,一个荫福太原王氏的地位,不是么。

自己从始至终都是这样一个人。王玉颜自嘲地对着铜镜,取下满载着欲望的金步摇。

只是今日之事,她隐隐赶到了打心底传来的恐惧与对方的威胁。

所有人都知道了萧兰因与吐火罗一事,就连身为皇后的她都没有这样的美誉,这份礼确实有些逾矩了。

一想到日后,自己身下的后位可能移步他人,王玉颜将簪子摔碎在地。

*****

初五,息奴酒肆酒旗当空。

女子头戴帷帽,喝完一壶酒起身离去。

“女郎留步。”女子的帷帽转动,看着叫住自己的人。

萧兰因问到:“你是吐火罗使者,明明知道我的身份,为何要躲我?”

女使者的帷帽下传来轻柔的女声“你……”

“别告诉我认错了,这套说辞都是哪朝的陈词了?”

“既然这位女郎不愿说,那我就不妨来猜猜,”萧兰因诙谐道:“女郎的谢礼,恐怕谢的不是一坛九酝春,而是女郎的妹妹罢?”

女使者帷帽下的身子似乎在颤抖。

“果然。”帷帽下的人一言不发,萧兰因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

“你,”帷帽下传来清冷的女声,“你是如何知晓的?”

“你问我如何知道,女郎莫不是忘了我夫君是何人?”

“原来如此。”

“所以,小蛮就是你的妹妹。”萧兰因一针见血,“你所谓的谢礼也是与她有关,因为你要感谢的,是我对小蛮的照顾,一坛酒可换不了一只神鸟。”

“女郎自己知道便好。”女使者抬腿欲走。

“等等,既然你那日认出了她,为何还要躲?”

“她过得好就够了,至于我们之间的事,并不重要。”

“真的不重要?”萧兰因发问。

女使者再一次定住,“娘娘,小蛮已经认不出我了,早已忘记一切又何必再起纠葛。相不相认并不重要,彼此安好就行。”

“我的谢礼已经送到,你不必再费心寻我了。”转眼间,女使者已不见踪影。

“真的不追?”无人察觉的暗处,李治缓缓走出。

“不必,再追也没有用的,她想必也不会再来了。”萧兰因望着桌上喝干的酒,说道:“有一点,她说错了,小蛮,是记得的。”

过去的恩怨萧兰因不会搅扰,女使者已经将小蛮委托给了自己,自己只着眼当下,好好待小蛮便是。

“阿兰,明明是你自己查到的,怎么方才却把功劳推给我?”李治打趣道。

“谁让九郎身份特殊呢,”萧兰因一副“狐假虎威”的奸妃相,“当然是打着你的名号更能吓唬人啦,我不用白不用。”

李治失笑。

他休了一日的朝陪萧兰因出来半天,竟有些想与她一起骄奢纨绔的冲动。察觉到自己似乎被带歪了,竟如此心甘情愿,李治感慨,美人关呐美人关。

“九酝春,我请你的。”萧兰因端来两盅酒,自己一口豪饮了下去。

李治也学着她一口闷了下去,未几就是一阵咳:“咳咳咳咳咳。”

萧兰因开怀大笑,李治果然不适合这种饮酒方式,竟连耳根都发红了。

“喝完就回去罢。”李治将酒放在一边。

“九郎今日还有奏疏吗?”

李治点头:“吐蕃赞普死,我已遣右武卫将军去吊祭,还需多派些人手。”

萧兰因不再多问,朝堂之事后宫不好多问,况且以她的性子,本就不喜欢朝堂那些弯弯绕绕的事情。

但几日后,饶是萧兰因那般两耳不闻窗外事也被惊动了。

与右武卫将军一同派去吊祭吐蕃赞普的,大多都是太原王氏之人。太原王氏一直是五姓七望,从不会远离朝堂,李治挑人的显然和变相贬谪无异。

王玉颜气得发抖,一路跑来长生殿求陛下,还被陛下打发了出去。

李治显然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把太原王氏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以至于这些时日朝堂一片喑哑,最后妥协地接受了这一举动。

太原王氏闹腾了一阵,不知怎么就没了声音,赶上陛下去观内祈福,宫内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这件事就被莫名冲淡了。

至于萧兰因,也没有闲着,李治赏她的那些布帛古玩金银珠宝,除了官造不能流出宫的,其余全被她换成钱粮去安顿流民和修缮道观。

毕竟生民粮草关系到大唐国祚,这些东西宫里有的是,自己也从来不缺,不如拿去干些利民之事。她承认,自己的作为的确有些私心,但那有如何,只要见效就行。

她总不可能如梦里的自己一般傻傻地当一个奸妃,必要时改善一下形象也是要的,更何况本就是做善事,就当给自己积德,看在她萧兰因那么有善心的份上,一定要长命百岁呀。

一时间,长安诸道观多了萧兰因这位大功德主,朝野上下提及她也多了些褒赞之声,就连长孙无忌也不好再无端挑刺了。

大唐与民休息,就出此等贤妃,从前对萧兰因嚼舌之人反倒被视为搬弄是非之人。

到了祈福那日,朝元观内花果灯香,民间祈福的河灯顺水飘来,河面的平静被支离打破,满川云汉。

祈福完毕,君王可以选择回宫亦或是与民同乐。先帝年轻时,经常与长孙皇后乔装平头布衣在长安玩闹,成为一段佳话。

萧兰因和李治便服上街,只带了上官庭芝随行护佑。

看着一旁魏叔瑜和小蛮抢着点河灯,她不禁忆起维城走的那一年,她与李治在满江浮灯中玩闹许愿。

“想要哪个?”李治站在摊位问着,“左右无事可做,既然喜欢,何不许愿?”

“嗯……绢的。”萧兰因依言挑了绢纱做的木芯河灯。

“这次的愿望又是秘密?”

“想知道?”萧兰因回眸相视,“自己猜,说出来就不灵验了。”

河灯一点,萧兰因心里默念三遍愿望,忽而又觉得自己许的愿太贪了,那就简短些,保佑她萧兰因心想事成好了,顺便再来个长命百岁,不要想梦里那样死得太惨。对,长命百岁,长命百岁……

“九郎可有许愿?”萧兰因睁开一只眼,对方已经将河灯推远。

“不曾。”李治答道。

“那九郎为何要放河灯?”

“只是觉得一盏河灯,未免有些孤单。”萧兰因顺着对方目光,两盏河灯慢慢相会,自己的河灯火光扑闪,彼此相互打转着。

上一篇:他的小娇娇下一篇:月主沉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