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搞基建呢!(2)

作者:手帕望明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可怎么办,真是愁死人了。

“不如让我上去试试?”

正愁着,突然一把清润的声音插进来。

球儿转头一看,竟然是那个才被掌柜的捡回来没几天的小学徒。

球儿:“你才学了几天,上去还不得给客人骂!”

童冉浅笑,露出右边脸颊上的小酒窝,他脸上瞬间多了几分光彩:“现下咱们也没更好的办法,让我上去试试,若是不行,再想别的办法就是,总不会比如今更糟糕了。”

球儿一想,是这个理,也别管是谁,有人上总比让舞台空着好。打定主意,他便想叮嘱童冉几句。可转过头一看,哪里还有童冉的影子?

与此同时,台前传来零落的掌声,球儿冲到台边一瞧,那个小学徒竟然已经走上去了。

童冉走上台,上千道目光射向他,苛刻的审视几乎能把人淹没。他步履沉稳,匀步走到舞台偏左的地方站定,深深一鞠躬。

“这他娘是谁?”有人喊。

童冉充耳不闻,按规矩行完礼后,便在给说书人准备的桌子前坐下。

后台的球儿急得跳了起来:“他怎么直接上去了?!”

赖婆婆哭声骤停,一跃而起,麻溜得跑到球儿旁边:“管他谁呢,有人上去就好!老天保佑阿弥陀佛,可一定要过这一关!”

童冉扫视全场,上千人的脸在他眼前略过。

他没有说过书,只是从小酷爱《西游记》,把原著前前后后看了不下百遍,能倒背如流罢了。

他闭了闭眼,举起惊木。

啪!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说书人的座椅后有一面回音强,将他清润的嗓音扩散开来,稳定地传到象棚的每个角落。

后台的球儿指着台上喊:“他说的是什么?”

黄全发现童冉上去了,立刻红了眼:“他他他,他一个小屁崽子,能说出什么好货!”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童冉一字一句道,他对《西游记》的故事极熟,仿佛在讲一桩千年前亲眼所见的传奇。

“这哪个本子?”

“怎么不是向达,我是来听向师傅说书的。”

“嘘!别吵。”

观众席上不时有些骚动,童冉在台上看得一清二楚,但他没有理会,仿佛这本该就是他的场子一样,有节奏得将故事娓娓道来。

“故事倒挺新奇。”

“不行不行,这人底气不足,没练过吧。”

“别唧唧歪歪,我都没听到他上一句讲得什么,这本子谁写的?”

“嘘,好好听,别说话。”

观众席上逐渐安静下来,台上的少年虽然功底一般,但他嗓音清润,台风稳健,那故事更是闻所未闻,恢弘壮大,又新奇有趣。原本还挑剔着换了人的听客们不自觉被他吸引了进去,抱着的双臂不自觉放下,捧着下巴,听得聚精会神。

“……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需悟空。”又一声惊木落下,不知不觉已半个时辰过去,童冉做结,“毕竟不之向后修些什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

话音落定,余韵盎然,不少人还没回神。

怎么这就完了?太短了太短了,他们还能再听八个时辰!

“好!”

“先生贵姓?下回什么时候?”

“这话本啥名字,先生别走,再说说再说说!”

叫好声一轮高过一轮,童冉按规矩起身鞠躬,稳步往台下走去。

第2章 第二步

童冉回到后堂,他的额头上出了一层薄汗。

倒不是因为紧张,而是从刚才上台起,他的灵台便隐隐发热。童冉猜测是正气凝聚所致,可是一直也没机会查探一番,此时回到后堂,他寻了个僻静的角落,闭上眼凝练心神查探起来。

球儿他们也跟着童冉回到后面,本来有满肚子的话想问,可见他闭上眼不想搭理人的样子,全都止了脚步。

黄全推球儿:“你去问问,这是什么本子?”

球儿拍掉他的手:“我不去,要去你去。”

“都闭嘴,掌柜的回来了!”赖婆婆忽然道。另外两人立刻噤声,齐齐看向门外。

东莱瓦舍的掌柜四十左右,高高瘦瘦,也许是因为做生意的缘故,脸上总是笑呵呵的,但在东莱干得久的人都知道,他们掌柜的精明又严厉,一点不好糊弄。

一见他来,球儿立刻从小门溜走了,黄全装模作样念起了绕口令,赖婆婆则摸摸索索躲去了厨房。

李掌柜假装没看到偷懒的那几人,回来的路上他已经听说了瓦舍发生的事。这事的起因是赖婆婆写错了招子,而舍里唯一留下的说书人黄全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最后童冉力挽狂澜,不仅挽回局面,还给他的瓦舍带来了莫大人气。

赖婆婆和黄全得罚,不过这事不急。

李掌柜又仔细打量了童冉一番,甚至调动正气查探。

正气高的人,可以查探到低者的正气状况,除非有高人帮忙掩饰,否则肯定一览无遗。

前些日子捡到童冉时,他还是个连一段正之念都没有的小喽啰,现在再探,竟然已经有足足三段正之念!

李掌柜是东莱瓦舍正气品阶最高的人,他经营瓦舍,给数十人提供工作食宿,走兢兢业业、授人以渔之途,勉强在三十而立凝结正气之种,如今四十不惑了,已到黄阶下品,假以时日,上到黄阶中品乃至上品也不是不可能。

在寒门小户出身的普通人里,他已经是金字塔尖尖的那一拨了,他也一直引以为豪。

可没想到,他开的瓦舍里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竟然在一个时辰里,从零一跃到了三段正之念!若照他这个速度,不出一个月,便能凝聚正气之种。

十四岁啊。

就算是对士族大家的少爷们来讲,这也是一个骇人的年龄。

当今正气品阶最高者国舅傅甘泽,便是十四岁凝聚正气之种,而且人家那是从小便受名师教导,走修身养性之途,一点点累积而成的。

如果不看年龄,单单比较效率的话,童冉的速度怕是无人能及。

当然,要排除当今圣上。

大成有祖训,所有皇帝的正气修为皆不公开。

从出生起,所有皇子的正气修为都要由国师施法保护,谁都不得查探,新皇登基后,其余诸子的修为会公开,但皇位上的那一个,除非达到天地封圣的程度,否则到死也不会被人知晓。

童冉这速度太恐怖,要跟他比,大概只有皇宫大内里成长起来的帝王了。

童冉也没想到他的正之念竟然一跃到了三段。

所谓利国利民,有许多途径,刚才那一场说书,起头是为了帮助赖婆婆弥补失误,那么便与助人为乐之途相关了。在众多途径中,助人为乐只能算效率不高的一种,单是这样,绝对不会有三段之多。

《西游记》在这个世界里还没有,那他算是创作出了新的作品,这便与发明创造之途相关,这是效率极高的上上之选,但创作话本谈不上有多么利国利民,能一口气增长一段已属不错,三段的话……

对了!

童冉恍然大悟。

这个世界的说话艺术兴起不久,体式还很不规范,篇幅也短,而《西游记》则是成熟的长篇章回体,更是市面上少见的神怪故事,他这一说,不仅是创造了新的故事,更在说话话本的体式上做了重大革新。

革新变法,这是与发明创造齐名的上上途径,而体式的革新显然比新故事的影响更加深远,能为他加上两段正之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童冉心里一阵激动,他初来乍到,仅凭着原主的记忆,对修养正气的方法懵懵懂懂,而今天这样体验一回,可算是给他提供了许多有用信息。

说到发明创造和变法革新,他一个二十一世纪来的人,怎么也不会比古代土著差吧!

童冉睁开眼,迎上一双殷切的眼睛。

*

宣室殿东配殿,紫檀木的长桌上,一百多种菜肴琳琅满目。

长桌两头,各坐了一人。

年轻些的一身明黄色华服,头上束了金冠。身旁布菜的太监穿着紫色补服,有小内侍站在后头,双手替他捧着拂尘。

对面年长的男人只坐了椅面的三成,背脊挺得笔直,待青年停筷,也立刻停止了用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