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后花园?”杜笑笑敏锐的抓到了这话里的这几个字,看向那位夫人的眼光就更加不同了,再联想到刚刚彭夫人的称呼,宋夫人,新来的那位据说素有官声,做事勤勉的县令大人不正姓宋么?看来这一位不出意外就是县令夫人了?凤凰镇的“第一夫人”啊,怪不得刚那位小姐那么骄纵,官宦之后么?
杜笑笑在心里腹诽,但是面上却没有带出来,她依然不动声色的坐在一边喝茶,看两位夫人寒暄。但是那位宋夫人却不愿意让她被冷落,她惊奇道:“是么?上次那个点心是这位姑娘做的?真是心灵手巧啊。那我们还真是有缘分,你不知道,刚才这位姑娘已经几次援手予我和我那个不成器的女儿,只是事出匆忙,倒是一直没能好好介绍彼此,现在有了彭夫人在此,倒是意外之喜,彭夫人,就麻烦你给我们两个好好引荐一下。”
她说话的时候笑眯眯的,别说是县令夫人的架子,就是身为长辈的气势也没有端起来,难得的平易近人,让彭夫人都有些惊奇。要知道,宋夫人作为县令夫人,在别处也许不算什么人物,但是在凤凰镇却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了,镇子上不论是大富之家的当家夫人还是像彭夫人这样夫家是清贵人物的当家主母,见了她的面都是要让上三分的。
而彭夫人,虽然不高傲,但也绝对不算是特别平易近人,毕竟宋大人是知县,在这个人治大于法治的时代,他几乎决定了镇子范围内除了军事之外的所有事物,若是他的夫人耳根子太软,面子太柔和,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抛开对女儿的过分疼宠娇惯,她面对别人的时候,都是有一定距离感的,倒是少见这么亲和,看来,她是真的欣赏杜笑笑。
于是她不敢耽误,直接为两人介绍了起来,因为大体都知道了彼此的情况,彭夫人的介绍也不费事。倒是多说了些话解释了自己与彭夫人相识的情况,彭夫人道:“宋大人过年时曾经办过一次年宴,宴请当地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和治下的下属,我随老爷一同赴宴,当时宋夫人招待的我们这些女眷,小姐也出来照看了这些小辈,你知道的,月儿年龄小又粘人,我怕她独自呆着不愿意,就嘱咐丫鬟给她带了些你之前给做的点心甜嘴。
却不想这小丫头拿了点心到处显摆,宋小姐看到后感兴趣,特特的遣了身边的大丫鬟过来打听做法,可惜这方法我不知道啊,当时约了说之后找机会问到了给人送过去,却不想那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你都不来,倒显得像我言而无信了,今儿也是机缘巧合,你可是逃不掉了!”
郝娘子淡定笑着解释道:“听来传话的知蓉说,小姐这件礼物时要送给县令家宋夫人的,奴想了想,就自己做主给小姐换了这两样,除了这幅绣像,还有这个,是送给县令家小姐的。”她说着,又递过来一个荷包,荷包不大,是常见的元宝形状,用的是淡紫色的丝绸,杜笑笑对古代布料了解不多,但看光泽摸手感也知道这是难得的好料子。
但最主要的却不是料子,而是上面的刺绣,精巧繁复,巧夺天工。上面锈的是一簇兰花,清雅秀丽,美不胜收,活生生简直能闻到香味儿似的。再冲着桌上的烛光微微转动,竟赫然发现,这兰花的叶子上面竟然隐隐闪着银光,原来,竟是用了极细的银线嵌在内,杜笑笑简直要惊叹了,只觉得,这简直是艺术品啊,和这一比,自己以前见到的,不管是在穿过来之后见到的,还是以前在现代见到的所有刺绣作品,都弱爆了。
她有些激动的转过头看向郝娘子,迟疑道:“这”
郝娘子道:“这原是给小姐您准备的,您对我母女有大恩,不说铺子的事情,只说这些日子您对小女的照顾,简直是无微不至。我都听厨房上的朱大娘说了,小女每日吃的蛋羹和牛乳,都是您嘱咐送过来的,这些日子来,小女身子好了许多,就连性子,也因有知蓉知蕾的陪伴下,活泛了许多。
奴心里感激,但实在无以为报,就悄悄的用了以前我娘教我的一种针法,想着为您做一个合适的荷包,因这针法,奴也有很久没用了,怕不成,就先没说。等到做好了,才发现自己光注重了针法,竟选了小姐您不喜欢的紫色布料,正准备把这东西收起来重新做起的时候,正好遇见了知蓉来通报,我豁然想到,那宋小姐与小姐似乎年岁相仿,倒是很喜欢紫色的,小姐既然想给她备礼,不若就把这荷包拿去,奴想着,倒也合适的。
第120章
他跟我说,他年纪大了,走不动,如果我们两个一起跑,一定是跑不掉的,所以让我自己先走,这纸包里,是要交给赵老爷的重要物品,他托付我一定要送到赵老爷府上,亲手交给他亲弟弟,田小主管。他还说,等我走后,他会找个地方藏起来,若是命大,也许能够逃过一劫,到时候,就等着我带人回去救他,我不肯,他再三恳求,还说,若是我当时不走,他就立刻出去让人砍了他,免得我有牵挂。
我没办法,只好按照他说的做,揣好这油纸包,抄小路准备逃走,可是运气不好,没跑出多远,还是被那伙人追上。我会些粗浅拳脚,不想束手就擒,就跟他们打了起来,混乱间,胳膊挨了一刀,额头也撞了一下,然后摔下了山崖,之后就人事不知了。”
结果,结果,就发现,山道上横七竖八的,全是我们押运队的人的尸体,就连田总管和郝大哥也,也”说到这里,霍林似乎隐忍不住,低下头抹了两下眼泪,又平复了好一会儿才接道:“我不敢动现场,怕破坏线索,就想着抓紧回来报信加报官,谁知道站起来的时候,许是连伤带累还有惊吓,我直接就昏过去了,因为倒下的位置靠近斜坡,我就再一次滚下去了。只是这一次,我没能再很快醒过来,我被山下一户姓张的人家救了,在他家昏睡了两天一夜,才勉强醒来,醒来之后,就想方设法赶了回来。
进城时遇见了前面几个赵老爷家的下人,听他们说那两天赵老爷和小田总管不在府上,加上我又担心幼弟,就想着先回家看一眼再来报信,却不想弟弟因为我晚归之事被房东刁难结果被杜小哥所救去了客栈,我匆忙赶去,结果当晚就病倒没能起来,所以才又耽搁了两天才登门拜访,也是我的不是,不过我之前也有拜托小二哥帮着打探,赵老爷好像也是今天才回到家里的是么?”
所以就买了下来,有了车子之后,能带的东西多了,每天能赶路的时间和长短也都多了些,毕竟马车上是能够休息的,速度也快很多。
所以他们只用了不到一半的时间,就赶了之前差不多全部的路程,杜笑笑一路看见草木植被日渐葳蕤,知道自己想要的四季如春的地方离着不远了。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也已经信任了霍氏兄弟两个人,她也就不再保持自己的秘密,把自己并不是去寻亲,而是出来逃难的真相告诉了两兄弟,所以现在四个人都在寻找适合定居的地方。
这一天,他们到了一个大镇,和之前霍氏兄弟落脚的地方差不多规模,但也许是位置原因,更加繁华些。镇子临近北边临近一个湖泊,南面却是很多丘陵,但都不是很高海拔,东西的方向都是平原,空气倒是流通的很。
已经是腊月的时节,这里却只需要着春衫,空气里湿度比较高,但却不阴冷,杜笑笑很喜欢这里的气候。离着大城也不远,往东走大概七八十里的地方,就有一座叫做春城的繁华大城,交通购物或是打探消息都很方便。
杜笑笑对这里很满意,就跟霍林商量,在这里落户了。霍林没什么异议,他本就是跟着杜氏兄弟走,他们想停在哪儿,自己自然也就停在哪儿,尤其这地方的确是适合生活,甚至比他们的老家更舒服些,他也没什么好挑剔的。
商定好之后,杜笑笑出钱,在这个镇子东面的位置买了一栋宅子,不大,才三进,想着住他们四个是尽够的。
却不想,霍氏兄弟,或者说霍林却不同意同住,他的原话是这样的:“虽然我们确实一直情同手足,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两家,路上的马车行李等我可以不跟你抢,这是我们的情义,但如果连房产都住你的,我于心不安,再者,也对不起我霍氏祖先,不说别的,就说咱们这宅子正门,到底是该叫霍宅还是杜宅呢?我现在有些银钱,虽说不敢称大户,但买个小院子安居却是可以的,这也算是我和冬儿正式的有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