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看着手中的红纸念道:“杨大郎,你是真心求娶木家长女木香为妻的吗?”
“是!杨大郎真心求娶!”
“你娶了我家姑娘,就算她生病了,老了,变丑了,娘家穷困潦倒了,你也不会嫌弃她吗?”
“不会!”
哪有这样问的?可不等人们反应过来,只听哈密又问:
“娶了木香姑娘你就得一辈子一心一意地对待她,不能再有什么纳小老婆养外室之类的事发生,你能答应吗?”
这话一说出来,人群立刻喧哗起来。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妻妾成群是成功人士的一大标志,有的妻子为了落个贤良的名声,还亲自张罗着给自家男人找小老婆。你家可真霸道,仗势欺人,逼着新郎官回答这样狗屁不通的问题。
承认你家有钱有势,可这么不贤良的媳妇谁家敢要?人们看向杨大郎,看他怎么回答。
其中,杨大郎的几个兄弟最紧张,心说,哥,大哥,我的亲大哥,都这个时候了,咱该低头就低头,忍一忍就过了,可不敢让这会下蛋的金凤凰飞走了!
“杨大郎此生只对木家大姑娘一心一意,绝不会再有别的女人,如违此言,天地共诛!”
杨大郎毫不犹豫,这话说的斩钉截铁,把众人雷了个外焦里嫩,杨家几个兄弟却是放下了心,高兴起来。
随着杨大郎有力的回答,只见院门缓缓打开。身着盛装、盖着红盖头的木香在白兰和佛手的搀扶下从里面走了出来。
杨大郎含着笑意引着木香往前院正厅走去,剩下的人围住哈密,一叠声地说哈密刚才说的太过分:
“男人就是女人头顶上的天,你这么难为人家,不怕过门了人家给你们姑娘气受呀?”
“这么不给男人面子,到婆家受气也是自找的。”
“这么做,到时候别说我们不帮着你们!”
古时候因为夫妻不合闹得引起两个村子的械斗的事又不是没有——参看木守成与老王氏。
哈密心里也叫苦:我也认为太过分了,可二姑娘是我的主子,她的话我不能不听啊!于是,底气不足的哈密很快就在人们的声讨中落荒而逃了。
前院,木香和已拜别了木家众人,因为人们都很同情杨大郎,所以就没再难为他,木香就顺顺当当的上了花轿,在吹吹打打中被抬走了。
送嫁的人也是早就定好的,当地规矩,除了岳父母和同辈姐妹,都可以送嫁。
木峰和木安可站在大门口,看着木香坐着八人抬的轿子渐渐远去,木峰有些伤感,离家八年,回来刚一年,就送了女儿出嫁,他叹了一声,摆摆手:“都回吧,还要忙着回门宴呢。”
“你就不用担心了,有李叔李婶在管着呢”木安可安慰他,“你要是累了就先去歇会儿。”
累倒不累,就是烦躁得很,听了木安可的话,就点了点头,木安可让黄柑青葛跟着去伺候了。
木金花和木金枝也跟了进来,妞儿得了木安可吩咐,不错眼珠地盯着她们俩——这俩人,老想要偷偷摸摸地往怀里揣东西,都发现好几次了。
陆老伯身体不好,就让丁大嫂带了妞儿来,丁大嫂干活惯了的,放着客人不当,现在也在帮着忙前忙后。
老王氏带着木河两口子和金富金贵送亲去了,临走时交代金花金枝照顾好金富媳妇,可这姐妹俩哪是那块料?一心想着踅摸点东西,就到处乱钻。
第一百一十章 回门
木香就这样风风光光地出嫁了,关于她的嫁妆,仪式以及新郎的看重,都让人们津津乐道了好久,人们在羡慕的同时也诟病她的轿前三问,
不论出于什么心情,木家姑娘气量小、不贤良、是个妒妇的名声终归还是传出去了。
不就现在家里有俩钱了吗?就把别人往泥里踩?忘了两年多前你们还是穷困潦倒的时候了?真是小人得志!
本来还在说木家姑娘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人马上改了口风,纷纷说起杨大郎多好多有情义。当初十两银子是全家几年的积蓄了,可人家眼都不眨一下就说不要了。后来为了等木家姑娘出孝更是熬到了三十岁才成的亲,还另外又盖了一个大院子,就这还被你们出了人家那么大的丑,人家还都忍了!
这么好的小伙子以前咱们怎么就没发现呢?反而让他们家捡了个便宜?唉!这都是命啊!
回门那天,看热闹的人们看杨大郎的眼神就变得充满了欣赏了,虽说人家伤了半个脸,可面具一遮,剩下的那半个也不太难看,再配上高大健壮的身材,好衣服一穿,那也很看得过去了。
回门席木峰大办了一场,把全村人都请了来。老王氏作为祖母,摆着威严的样子在女席上座和四奶奶并排坐了,小王氏坐在她下手边,小王氏身边就是木金富媳妇申氏了,三个女人端的架子都很足。
四奶奶一直看不惯老王氏的泼样,几十年来,这对妯娌间的关系就没好过,现在是真不想和她们坐一处,但没办法呀,女客中就她们俩辈分最大,就扭头只和坐在自己另一边的几个侄媳妇说话,对老王氏时不时的怪话置若罔闻。
木香是和杨大郎并排走进来的,两人拜见了众长辈,木安可就接着木香回后院说去了。
四奶奶这下可找着借口了,她站起来说:“我去看看香丫头去。”
大伯母也站起来:“我和四婶一块去。”
剩下的几个伯母婶子也‘呼啦’一声站起来:“都去都去,我们都去。”
看着几个人朝后院去了,老王氏冷哼一声,我才不去,一窝子养不熟的狗,没一个好货!你们走了,正好这刚上的一桌子菜就便宜了我们,吃,趁她们不在赶紧吃!
所以等几人见了木香,看她羞喜交加的样子就知道她没受委屈,每人又各有交代,等出来回席上时,只见桌上盘子碟子比狗舔的都干净,老王氏娘儿仨在厨房抱了个盆正在往里倒。
几个人呆住了,还有好多亲朋呢,你好歹要点面子吧?
老王氏却是毫不在乎别人怎么想,扫荡完了桌上的菜,由小王氏抱了盆回去,老王氏和申氏还坐那不动。
有人早跑去告诉了李管家,李管家赶紧就又让人上了一桌,老王氏拿起筷子就猛吃。几个人坐下,都拿了筷子像了像样,实在是嫌丢人。一时,小王氏也回来了,抡起筷子也是一番大嚼。
老王氏边吃边说:“说起来我是她奶奶,可还不如旁人得脸,人家又会拍又会舔的,得了大好处去了,咱们哪,也就仗着行了礼钱才能混上一口吃食罢了!”
四奶奶气的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我们不过是人家落难的时候没打没骂没卖人家!人家几个孩子心里都有数!没行下清风的就别指望有细雨!还知道自己是奶奶?还知道自己行了礼钱,敢不敢当众说说行了多少礼钱?”
“人情人情,人情愿行多少就行多少,有钱的多行没钱的少行,我们没钱的就不冒充那大头驴了。”
“既然不冒充驴,那也别冒充狗呀,到处放狗屁!”
“你个老畜生,骂我是狗?”
“你就是狗,全家没一个好货,都是畜生!”
“你个老浪x……”
场面顿时失控,小王氏和申氏也帮腔骂,几个侄媳妇赶紧拦,连拖带拽把四奶奶拉走了,于是,桌上就又剩下了老王氏三个人。
老王氏冷笑一声,走了?赶紧走,都走了我们自己吃!“走?走了好,咱们吃着也舒心。金花金枝,都过来这边吃,这里有坐位!”
这边四奶奶气得边走边说:“老东西,还有脸说自己是当奶奶的?随礼就随了两尺花布,还是旧的,吃倒是吃了好几天!”
“四婶别和她一般见识,也没指望她能出多大的礼,香丫头出嫁,咱们都高高兴兴的,啊?”几个侄媳妇都劝。
“是,我高高兴兴的,不和她一般见识。”可那个老东西也太膈应人了,这气一时半会的还真消不了。
这时,李婶来请几人到了另一处房间,吩咐人再上一席,几人连说不用了,李家的说二姑娘早就打算到了,一口吃的罢了,您几位就别推辞了。
安排好了几个长辈,李婶来后院给木安可回禀,木香笑道:“四奶奶还是一贯的心直口快。”
木安可放下手中的信,对李婶说:“知道了,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