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照归路+番外(203)

作者:云中锦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几百上千万两银子吧。”楚眉漫不经心地说。

“这么多?”江闻思差点咬了自己的舌头,“你们哪来这么多的钱?”

“做生意。”

“做生意?”

“是,你们一直都在重农抑商,我们却是支持行商的。士农工商,你们把商放在最末,却从未想过用商业来繁荣一个国家——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释得清的,总之,是你们的传统文化束缚了你们。”

你们若是想提高商人的地位,那些一直高高在上的儒学家们会同意吗?道不同不相为谋!楚眉匆匆结束了这次谈话。

那边符万生和那老者聊得却是正欢:“那你们这地以前是谁的?”

“国家的,分给我们种了。”

“我是问,分给你们以前是谁在种?”

“这个啊——”老者拍拍手上的土,“我们这里本来人烟稀少,到处都是一片荒芜,这些人都是近年来从天南海北聚到这一处的。先来的人给我们盖的房子开的荒地,我们来了以后就由我们去给下一个村子开荒盖房,留着下次再来的人住,这下次来的人呢,分了房分了地后再去下下个村子开荒盖房……懂了吧?”

“懂了懂了,只是你也说这人天南海北都有,那是谁把你们都弄到这里的,有道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

“唉!谁不恋家?这不都是灾荒闹的吗!”老者叹一声,“你们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没受过苦,不知道灾荒年我们穷苦人都是怎么过的。遇上个好皇帝,贪官少些的还好,若是个昏君再加上奸臣,我们就只有等着活活饿死了。就在这个要饿死的关头,有人给我们饭吃让我们过好日子,可就是得远离家乡,你说我们去不去?”

是的,饿极了的人为了口吃的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江闻思赈过几次灾,对于这些知道的要多一点。这样说来,也怪不得这里的人来自于四面八方,天下之大,每年总要有几个地方闹灾荒——不,不对!

江闻思失声道:“天下这么大,你们是怎么知道哪里有灾荒?还能那么及时地把灾民运过来?”

你总算意识到了,难以置信吧?她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江蓉儿也用颤抖的声音说:

“我们大兴人也是这样来的?你们总共把大兴人拐来多少?”

“这个么……”楚眉呵呵一笑,“无可奉告!”

“你——”江蓉儿气得浑身发抖,“你们这是强盗,你们,你们……”

“公主。”杜鹃扶住江蓉儿,也对楚眉怒目而视,看你把我们公主给气的!

“公主,何必生那么大的气?”楚眉负手而立,不惊不惧,“与其这样,倒不如找一下你们自身的问题。”

“楚大人的道理好荒谬!你抢了我们东西还说我们错了?”江闻思冷笑。

“王爷,我不敢说我们对百姓的政策是十全十美的,可你们那里呢?世家大族兼并土地,有多少隐田隐户?他们逃税漏税你们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而那些有了功名的除了各种优待外也可以免租免税,可你们所要的赋税来源呢?就只能重重叠叠地加重在老百姓身上!他们越来越贫穷,吃一顿饱饭都成了奢望,更别说读书识字改变命运!若是灾难来临,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他们,可你们这些主宰他们命运的人呢,在干什么?”

“在灾年,我们公主府也施过粥的!”杜鹃为江蓉儿辩白。

“那也不过是取民一千,还民一分罢了,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若是真心做善事,公主就该和我们一样,还田于民——可公主你舍得吗?”

江闻思不服气地说:“朝廷也赈灾啊!”

“是,王爷就经常做这事,应该很了解,下面的官员一层层灾情上报,朝廷再各种商议,各种扯皮,可你们知道吗?每耽搁一天,就会饿死多少人?好容易粮食调拨下来了,还得经过官府一层层的盘剥,到了百姓手里,还会剩下多少?”

“公主,不要自欺欺人了,口口声声以民为本,可事实上你们就从来就没有用正眼看过那些升斗小民,付出最多的是他们,可他们过的却是食不果腹、穷困潦倒的日子,灾难来临死得最多的也是他们,他们或者卖身为奴,或者在等赈灾的期盼中饿死街头——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出现了,我们把他们带到了这里。给了他们一个丰衣足食的生活,即使被你骂成强盗,我们也问心无愧!”

她说的大义凛然,但江闻思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又说不出来,只满口说着:“狡辩!狡辩!”

楚眉笑了一下接着又说:“公主可以问一下这个老伯,他家有多少存粮,每年又有多少收入,过的日子和你们大兴的百姓比如何?”

果然,只听那边符万生正在问:“老哥,家里的粮食能够吃饱饭了吧?”

“吃得饱,吃得饱!”老者哈哈笑道,“我们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有存粮。我们家除了卖掉的,存的粮食还足够我们全家吃两年呢!”

“那平时家里还有什么别的收入吗?”

“有!大儿子在铸铁厂,俩小的在木工厂,月钱都不少,就连儿媳妇们在食品厂干活也有收入。”

“什么厂?”

“就是……”嘚吧嘚吧,一通解释。

“公主听见了吗?”楚眉笑容不改,“就算遇了荒年,他们也不会和你们的百姓一样束手无策,死等着朝廷的赈济——这就是差异!”

第二百五十九章 红薯

“在芸芸众生中,我们是事物的决策者,他们是事物的缔造者,吃苦的是他们,享受的是我们,所以尊重他们,让他们过得好一点难道不是我们这些决策者们该做的吗?”

“那些人身份低微,我们公主可是金枝玉叶!”杜鹃满脸的不屑,别的她不敢乱插嘴,可凭什么让她们高贵的公主去尊重低贱的农夫?

“奴才住口!”江蓉儿厉声打断她的话,回头对楚眉说,“本宫虽然生在皇家,但也知道民为重,社稷次之,群为轻的道理!”

“公主知道?”楚眉淡淡一笑,“既然知道,那公主就不要想不通为什么我们不收田租的事了,因为让他们好过本来就是我们该做的!”知道不算,做到才算!

“这个先放过一边。”江闻思大脑里有无数个问题都在飞快地旋转着,他抓住一个一闪而过的问题问,“你们每年都这么买粮,可日积月累的,有一天粮满为患了怎么办?”

细想想自己这话问的又可笑,在自己的国家,粮食还有怕多的时候?

“王爷可听见那个老伯刚才的话了,他的儿媳妇们在食品加工厂做工?”楚眉笑道,“收购上来的粮食我们只囤积起来一部分,多余的我们会卖到别的国家,或者加工成易保存的食品卖到别的国家,总之我们亏不了的。”

卖粮?江闻思的思绪一下子定格在了这个词上,并由此延伸到:若是大兴的官方出面买了他们的粮,那么,每到灾年时就囤积粮食哄抬价格的粮商和世家……

“食品怎么加工?”只听江蓉儿问道。

“做成能存放久一点的食物,比如,我们做的干面就能存放好久。还有一些点心,比如,这一路上公主最爱吃的葱味饼干,还有各种肉干、腌肉腊肉,这些我们都可以卖到别的国家。”

那边,那个老者也说得兴致勃勃:“老弟你看那边山坡上大片的的果树了吗?是我们来了以后第二年种的,去年就已经开始挂果了,今年结的果会更多,官府说了要做成果脯、果酱、罐头高价卖给外国人呢!”

果脯倒是听过。可这果酱罐头是什么玩意儿?都是自己“这么说,老哥一家过的还不错喽?”

“何止不错!”老者吧嗒了一下嘴,“这是从黄连地一下子掉进蜜罐里了,日子有奔头了,心气就不一样,他们都说我越活越年轻了,哈——”

“哈哈,我看老哥红光满面的,多大了?”

“不瞒老弟,六十三了。”

“这可不像,老嫂子呢?是在家里做饭吧?”

“她……”老者脸一暗,“她走了,在南疆发大水的那一年,最后一口吃的留给了孙子,她自己……要是能再熬两天,不!一天半就能等到皇上来接我们的人了……这么好的日子,唉!是她没福气过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