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祸妃(21)

作者:秋烟冉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今天不是佳节,所以人不多。

只有少量几个人在倚栏望夜色。

一个男子在独饮,他的书童在一旁相陪。两个女子和她们的侍女站在另一处,指着远方的夜色低谈着什么。两个老者在栏杆尽头高谈阔论。

赵国皇族宇文氏的祖上有胡人血统,京城西边和北边又是大草原,城中胡人汉人杂居,所以京城乃至整个赵国的民风都比较开放。

男子们可以朋友出游,女子们同样可以组成闺友团相聚一起赏花赏月赏夜景。

顶楼上有六间雅间,门上分别刻着六种花饰图案。

殷莺找到刻着海棠图案的门,走了进去。

屋里灯火通明,却没有人,靠窗的四方桌上,放有一柄画着四朵折枝海棠的画扇。

“小姐,屋里没有人呢。”春泥在屋中四处看了看,说道。

殷莺点头,“许是我们来早了,春泥,你在外面候着,看到封公子来了,就请他进来。”

春泥促狭一笑,“晓得了。”

“你这死妮子,快去!”殷莺推了把春泥。

封伟辰依照暗号,来到望月楼顶楼,果然看到一间屋子的门前,站着殷家的丫头。

他勾了下唇角,走了过去。

春泥见他来了,马上行礼,“封公子。”

“嗯,你家姑娘呢?”封伟辰从腰间荷包里,摸了个银锞子塞到她的手里。

他去殷府拜访时,曾见过春泥,但并不清楚,春泥究竟是谁的侍女,兴许,就是服侍殷云舒的。

春泥接到打赏,欢喜说道,“我们姑娘在里面呢。”

封伟辰让小厮也候在外面,他则推门走了进去,并随手关了门。

屋中有一粉衣女子,背身而立。

长发垂于身后,身姿苗条。

封伟辰唇角的笑意更深了,他脚步轻轻,朝那女子走了过去。

“殷小姐……”封伟辰走到她身后,十分温和地轻轻喊了一声,与此同时,将那小锦袋的药粉,悄悄朝殷莺弹了过去。

顿时,一股子甜香在屋中弥漫开来。

殷莺听到他的声音,激动得深吸了一口气,飞快转身过来,“封公子,你来了?”

封伟辰怔住,怎么不是殷云舒?这是……殷家三小姐?

该死的,怎么会是她在这儿?

这女人的长相,哪里比得上殷云舒?

他恼恨地想转身离开,可又想着,殷四姑娘没来,来了个殷三小姐也是一样的,总归是殷家的女子不是吗?

而且,这位还是殷相国的小女儿!殷皇后的小妹妹!

他要是将殷莺娶到手里了,还愁没有钱来,没有官来?

得到殷莺,他就和皇上成连襟了!

正宗的皇亲国戚!

这么一想,封伟辰便不走了……

……

殷云舒坐着马车离开后,马上有守门人,飞快跑到后院来给殷大夫人汇报消息。

殷大夫人心中暗喜,殷云舒上钩了!

第027章 又见宇文熠

“夫人的计划成功了,接下来,是不是得让老夫人亲自去见见了?”殷大夫人身边的贴身嬷嬷陈婶,站在一旁献计。

殷大夫人慢悠悠喝着茶水,“请老夫人前去,固然是最好的,但老夫人不一定请得动。”

陈婶抿了下唇,叹息道,“如果老夫人不去,这件事情就如同锦衣夜行了。”

殷云舒的父母早亡,决定她婚事的人,只有殷老夫人和卢家老爷子。

但卢老爷子远在西蜀,又年事已高,是不会来京城的,那么殷云舒的婚事,就只能由殷老夫人决定了。

这边决定好,通知下卢家就可以了。

昨天封家来访,殷大夫人想将殷云舒嫁与封伟辰的事,跟殷老夫人提了一下,当时殷老夫人并没有马上表态,只说,殷云舒年纪也不大,婚事的事,还是先观望一下。

所以才让殷大夫人急了起来,想了个特别的法子促成这件婚事。

见陈婶愁着脸,殷大夫人反而淡然一笑,“不是还有老夫人身边的人吗?走,咱们找老夫人借人去。”

陈婶恍然,“对呀,夫人说的没错,借一个老夫人信得过的人过去,也是一样的!”

“你现在就去老夫人那儿,就说我请姜嬷嬷帮一下忙,咱们带姜嬷嬷前去。”殷大夫人说道。

姜嬷嬷是殷老夫人的陪嫁,很得殷老夫人的信任。

“是,老奴这就去。”

请来姜嬷嬷,并没有费周折,陈婶到老夫人的跟前一说,老夫人马上就同意了。

陈婶带着姜嬷嬷,到了殷大夫人的上房。

殷大夫人已经换好了出门的衣衫,正捧着暖手的小铜炉,候着姜嬷嬷。

“有劳姜嬷嬷了。”殷大夫人微笑说道。因为是老夫人身旁的人,所以殷大夫人说话的语气十分的客气。

姜嬷嬷颔首,“不知大夫人叫老奴帮什么忙?”

殷大夫人微笑道,“一件小事而已,老爷新得了一块夜光玉,想雕刻一尊观音像送给老夫人,玉行师傅问雕刻的细节,我想着,嬷嬷常在老夫人跟前服侍,一定深知老夫人爱怎样的观音像,所以想带嬷嬷前去给个意见。届时,送给老夫人一个惊喜。”

姜嬷嬷听说是夜光玉,心中惊讶起来,难怪要这个时候出门了,夜光玉适合在晚上看。

又一想,殷大夫人不是不怎么喜欢殷老夫人那个继婆婆的么?怎么会送这么贵重的一件礼物?

但她是只是个仆人,不好多问,只点头回道,“大夫人尽管吩咐,老奴定会协助的。”

“那好,那咱们就出发了。”银大夫人站起身来,朝陈婶点头,“去备马车。”

“是。”

……

这边,殷大夫人带着人出了门,另一边,殷云舒已到了望月楼。

她的好视力,看到了前方停着的马车,正是殷莺的。

戏已做成,她就不要凑什么热闹了,便在望月楼前的荷花湖边漫步起来。

冬梅手里提着小灯笼跟在一旁,口里不停地催着她,“四姑娘,咱们快些走,老爷都说了,要早去早回呢。”

快些走?去送死吗?

殷云舒眸光一寒,飞快扯下头上的一根金钗,趁着冬梅不注意,丢在了地上。

金钗掉到湖边的青石板铺成的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但因为天色昏暗,不知滚落到了哪里。

殷云舒“哎呀”了一声,“糟糕,我的发簪掉了,这可是我娘留给我的,可千万不能丢了。冬梅,快将灯笼拿过来照照。”

冬梅要急着将殷云舒劝到望月楼去,听得殷云舒说发簪掉了,气得想骂人。

四姑娘搞什么鬼呢?节骨眼上掉什么发簪?

再拖延下去,那封公子走了可就麻烦了。

“姑娘,发簪掉到哪儿了?”

“大约是这儿。”殷云舒指了指身后。

冬梅忍着不耐烦,只好去寻发簪。

但那发簪,在殷云舒扔到地上后,她飞快拿脚踩住了,趁着冬梅弯腰去寻找时,她又捡了起来,塞进了袖子里。

“四姑娘,你的发簪究竟掉在哪儿了?怎么找不着啊?”冬梅寻了好一会儿,并没有看到发簪,着急说道。

“就在这附近啊,你仔细找找。”殷云舒道。

冬梅只好再找。

殷云舒则敛了眸光,打量起了夜色中的荷花湖。

湖上飘着一只画坊,画坊上灯火通明,丝乐声阵阵。

荷花湖还有个好听的名字:翡翠湖。

天气晴好时,站在望月楼的顶楼望湖面,静静地湖面像一块巨大的翡翠。

京城人都叫这儿为荷花湖,只有司顾两家人,称这里是翡翠湖。

名字是顾云旖的母亲齐国夫人司如嫣取的。

顾云旖六岁时,生父病亡,司如嫣并没有改嫁,独自抚养一双幼小的儿女。

司如嫣是才女,顾云旖姐弟的国学课业,全由司如嫣亲自教授。

司如嫣更是赵国的名画师,她曾说,会将翡翠湖的四季景画下来。

司家人进京城的时候,已是初夏的天气,错过了翡翠湖的春景。

司如嫣说,明年画春景,也是一样的。

谁知一朝飞来横祸,她再也看不到翡翠湖的春景了。

母亲……

殷云舒心中叹了一声。

司如嫣除了是丹青妙手,还是制地图的高手。

宇文恒的军事作战图,全由司如嫣亲自所画。

她画的图,比以往任何人画的图都要精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