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a级时空管理者38000/60000
魂力:104
愿力:38000
精神力:76
智力:76
容貌:74
资质:83
可操纵技能:武功初级时光回溯(成长中)
特殊物品:神魂碎片x30
属性面板刷新后,舒安歌敏锐的发现,她的时光回溯技能变成成长中了。
这样看的话,再使用两次,她就能顺利升到中级了。
“对了小唯叽,我每个任务中都可以使用时光回溯技能么?”
“当然——不是啦,宿主不要异想天开呢。请放心,可以使用时光回溯技能的位面,我会提醒您哒。”
舒安歌失望的摇摇头,顷刻间又自己调节了过来。
“没关系!我会加油做任务的,只要任务做的足够多,一切都会有的!”
“宿主大人有这样的思想觉悟真好!”
“好啦,开启新任务吧。”
舒安歌踟蹰满志,对接下来的任务充满信心,小唯叽点点头,将她送入任务位面中。
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远处天空悬浮着山峦一样的阴云。
废弃的院落中,瓦片被狂风掀开,“乒乒乓乓”的掉到地上,摔成了碎片。
浓重的药味在简陋的屋子中弥漫,舒安歌抬头,甚至能看到外面阴沉的天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她现在居住环境都很糟糕。
她按了按沉重的头脑,回头看到床上躺着一个脸色蜡黄透着病气的中年妇人。
“秀儿,你怎么了。”
躺在床上的妇人,挣扎着坐起来,担忧的望着舒安歌,轻唤了一声秀儿。
原主留下的残存意识,促使舒安歌喊了一声:“娘,我没事儿。”
躺在床上的妇人咳嗽了好一阵儿,担忧的望着外面的天说:“你兄长出去好一会儿了,怎么还没回来。”
“娘,别担心,您先喝药。等喝完药,兄长没回来,我出门找找。”
舒安歌小心将滚烫的砂锅从简易的土灶上端了下来,盛到碗里后,晾了晾,这才端到床边。
“秀儿,我好多了,你守了一夜,先去歇会儿吧。你哥兴许是去送书了,待会儿就回来了。”
刚进任务世界,舒安歌没接收原主的记忆和剧情提示,连原主现在的处境都不清楚。
听原主娘亲这么说,柔柔的回了句:“好的,我歇会儿,娘要是有事儿记得叫我。”
原主住的房子很破,但地方还算大,舒安歌在隔间小床上躺下,闭上眼睛接收起原主记忆和剧情提示。
随着她能力不断提升,接收原主记忆和剧情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半个时辰后,舒安歌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翻身下床,面色肃然的朝外走去。
“娘,半下午了,我出门找兄长回来吃饭。”
叶娘子闻言,担忧的问了句:“你一个人出去可以么?京城这边不比家乡。”
“娘,别担心,我去去就回。”
舒安歌快步跑出破落的院子,出门前不忘将门关严实。
天气还阴沉着,不知雨什么时候会下来。想到原主一家遭遇的一切,舒安歌心就难轻松起来。
她必须尽快找到古文斌,不然他的腿伤得不到及时医治,恐怕又要误了这次科考。
想到这里,舒安歌恨恨的握紧了拳头,强烈的不甘泛涌心头,这同样是原主残存心头的情绪。
如舒安歌所见,她这次来到的是一个处于封建社会的位面。
原主名叫古婉秀,有一个多病的母亲叶眉和比她大三岁的兄长古文斌。
古婉秀的父亲古康时是穷秀才,母亲是教书先生的女儿。当初古康时家一穷二白,莫说上京赶考,连平日读书的笔墨钱都难拿出来。
多亏了叶眉父亲惜才,主动资助古康时读书。叶眉年轻时,性格温婉,又读过两年书,在小镇上是有名的才女加美人。
古康时寄居在叶家,几次偶然的照面,让他喜欢上了叶眉,从此对她朝思暮想。
叶先生妻子早逝,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对她十分宠爱。
到了女儿婚嫁时,求娶着踏破门槛儿,有书香门第,也有地方豪富之家。
叶先生担忧女儿高嫁受委屈,也不舍得她嫁一个满身铜臭的俗人。于是便想在学生中,找一个品相端正有学识的年轻人做女婿。
刚好,这时古康时大着胆子,让家里到叶先生家中提亲。
古康时虽然家贫,但读书十分用功又才华横溢,相貌在十里八乡也是出众的。
叶先生暗暗考察了一番他的人品,觉得古康时是一个可造之才,家中父母也是通晓道理的,唯独家境有些贫寒。
这也不打紧,他只有一个女儿,可以资助对方一番。
几经考量之后,叶先生将女儿嫁给了古康时。
叶眉嫁给古康时后,没有因公婆家贫慢怠长辈,对小姑子和小叔子也是关爱有加。
她将嫁妆拿出来供古康时念书,给公婆治病,过门后没两年就为古家添丁,生了长子古文斌。
又过三年,古康时第二次上京赶考时,叶娘子生了女儿古婉秀。
古康时第二次赶考因病误了考期,妻子也没埋怨,依然勤勤恳恳的孝敬公婆,关照小姑子和小叔。
第三次科考,古康时终于高中探花。
第1287章 贫家医女征服锦衣卫使2
在古康时一心一意寒窗苦读为科考的十几年里,叶娘子操持家业,照顾公婆,又为自己父亲送了终。
按理说,古康时终于高中探花,叶娘子也该熬出头了。谁成想,功名利禄迷人心,他在京城中瞒了家中有妻的事实,新娶了一位娘子。
新娘子姓郭,父亲在翰林院供职,在家中排行老幺,颇得父母宠爱。
古康时背信弃义停妻又娶,不敢让人知晓,于是迟迟不愿接家乡亲人入京。
为防止族人找上京来,他还特地修书回去,让妻子在家中孝敬父母,善待小姑和小叔,他要在京中报效朝廷。
叶娘子读过几年书,是一个知书达理谨遵孝道的人。夫君要报效朝廷,她自然要留在家乡,将公公婆婆伺候妥当。
一转眼又是十二年过去了,小姑子和小叔前后到京城投靠夫君,叶娘子独自在家中带大了一双儿女。
公婆先后去世,长子十四岁考上了童生,十七岁考上了秀才,二十岁时在乡试中高中魁首成为解元。
叶娘子将公婆送走,又养大了小姑子和小叔和一双儿女,积劳成疾落下一生病。
十多年来,夫妻俩只在古康时回乡祭祖时能见上一面,他见面时常怜惜娘子辛苦,自叹两袖清风不能补贴家用,却从不主动拿出银钱来。
叶娘子凭着一双巧手,硬是将一大家子人生活操持了下来。
送走公公婆婆后,叶娘子本以为终于可以夫妻团聚,谁知夫君修书表示,他在京城度日艰难,让她依旧留在家乡。
便是这时,终于有人看不下去,向叶娘子透了消息,说古康时十几年前已经另娶妻子,如今贤妻美妾在畔,子女数人甚是圆满。
叶娘子如遭雷击,不敢相信夫君十几年前就变了心,还抛弃了自己。
恰巧这时长子即将入京参加春闱,叶娘子当机立断,收拾了包袱细软,带着儿女一同上京投奔夫君了。
去之前,她没有给丈夫写信,因为她知道,古康时是绝对不会允许她们娘儿仨投奔他的。
长子年纪轻轻高中解元,旁人高兴还来不及。但古康时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只嘱咐妻子,让长子晚几年再入京参加春闱,沉淀几年会试更有把握些。
要是旁的事,叶娘子兴许就听丈夫的了。但长子天赋过人,寒窗苦读不嫌辛苦,早日参加会试考取功名,带着娘亲和妹妹与父亲团聚,是他的夙愿,她不舍得阻止。
更何况,当初古康时自己也是在过了乡试后,第一时间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一连参加了三次春闱,这才高中探花。
如今他们的长子,有一个在朝为官的爹爹,条件比古康时当年好上许多,更要早点入场才对。
娘儿仨艰难奔波,一路从余杭小镇来到了繁华富庶的京城。
叶娘子这么多年来日夜操持,熬坏眼睛和身子,到京城后水土不服,只凭着一口气没病倒。
娘儿仨来京城第一件事就是打听古康时,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心神具裂的消息——古康时高中探花之后不到一个月,就与郭翰林家的三小姐成亲了,在次年生下一个女儿,十多年来共生了两儿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