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很羡慕大家都能上学,也想要去,贾政想了想,虽认为他还小,但还是同意了。
贾府每个公子哥上学都要有专人陪同,赵国基瞄准时机,要求和儿子钱槐一起当贾环的陪读,贾政一口答应了。等他们走后,蕊儿说:“你只管照顾我的面子,却没想到我哥哥和侄儿的那个德行,真怕把环儿带坏了!”
贾政说:“不会的,学里有师傅,回来有我们。”
自此,赵国基和钱槐到赵姨娘跟前的机会多了,出入荣国府更容易了,他们也就越发的熟悉和不见外起来。
赵国基每次见了赵姨娘屋里有什么新鲜玩意儿,什么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都毫不客气地卷走。若是并没有遇到什么好意思拿走的,些须贵重些的,他就死乞白赖缠着妹妹:“好妹妹,你把这个赏我吧,好歹你也用不着,也不值什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赵姨娘啐道:“我的东西都是洪水淌来的?你以为我在这个府里有什么地位?”
赵国基嘻嘻笑道:“无论怎样,你也是个正经主子,你随便打发我们一下,比我们卖命还强!”除了索求无度,赵国基父子仗着是赵姨娘的哥哥和侄儿,在贾府里大摇大摆,真当自己是贾政的要紧亲戚了。在外面的时候,他们就借着政二老爷的名头欺软怕硬的,气得赵姨娘屡次告诫说:“你们再胡作非为,我们就绝交吧!”赵国基却厚着脸皮说:“亲兄妹哪是说绝交就能绝交的?莫非妹妹你富贵了,看不起哥哥了?”
蕊儿无奈,只好对贾环说:“不要学你舅舅,他只是接送你保护你的,你就当他是跟班的,不要过于纵着他,别学他贪得无厌!”
话说贾敬和那个新来的小侍女看对了眼,居然火热地凑到了一起,很快就生了惜春。更奇怪的是,好像注定惜春是要孤零零来世上的,她一出生没多久,贾敬又诸事不问,谁也不见,彻底成了道家人,六根清净,不光把小侍女忘得一干二净,把惜春也彻底的丢下了。惜春的亲娘不堪这样的遭遇,自请出府了,贾母怜悯这个可怜的女孩,把她接到荣国府抚养,和迎春探春姐妹一样的待遇。
与此同时,贾环却完全没有这样的好命。他的存在威胁了宝玉的地位,明明孩子们不知情,玩得好好的,主子们下人们纷纷挑唆挑事,从中作梗,总是闹得不欢而散。贾环屡屡受打击和冤枉,也常常气得赵姨娘恢复了年轻时的暴脾气,去和那些小人对骂,骂他们拜高踩低、丑陋恶心。可那些真正的主子,她并不能说半个不字。
就连王熙凤这样的晚辈,在老太太和太太跟前巧舌如簧,百般乖巧,可一见到赵姨娘周姨娘这样的小妾,她就正眼也没有一个。即便赵姨娘主动搭讪,王熙凤也懒得搭理。
周姨娘受的冷遇多到已经麻木了,所以她倒是心平气和,还常常安慰赵姨娘说:“你再不济还有两个孩子,还有老爷,衣食无忧、晚年和乐是肯定的,我们这些人若不死的早,还不知要怎么办呢!”
邢夫人和尤氏每每和赵姨娘闲坐,说起赵姨娘的处境,她们都感同身受,还一致认为蕊儿并不是最惨的。没有孩子的继室,比起得宠还有儿子的妾室,也未必好到哪里去。
出众的针线活是蕊儿打发时间的法宝,她常和如烟、枕墨一起,说着闲话,给孩子们预备各个季节的衣服鞋子。长生得了闲也常来凑热闹,看看自己的妻子如烟,他们虽没有孩子,却平淡幸福,相知相惜,两个人完全属于彼此,这让蕊儿十分羡慕。
枕墨在蕊儿身边已经熬成了老姑娘,但她发誓一生不嫁,她说:“长生和政老爷这样的男人太少了,我既然没有遇到,就不想随便的糟蹋自己,我要一生追随姨娘,看着你们幸福,我觉得我也参与其中,也很快乐!”
中秋家宴上,贾政随性考考孩子们的才学,黛玉和探春最出众,也在贾政的意料之中,贾政笑道:“咱们家的女孩子一个个想当女状元呢!”
出乎意料的是,贾兰小小年纪,已经表现出非凡的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写的诗文超出了他的年龄应该有的理解范围,比当年他父亲这个年龄的时候还要强许多。更让贾政看重的是贾兰的为人,在众多亲眷面前,他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应答自如,落落大方,让贾政疼爱不已。他当众说道:“这孩子有前途,你们都要好好对待他们母子。”又对李纨说:“李宫裁教子有方,值得我们学习!”李纨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欣慰且满足的笑容。
天气转凉,贾政送了赵姨娘一件软毛织锦披风,还有一件素绒绣花袄,都是他在外面亲自请人做的,是府里没有的样式。
蕊儿欢欢喜喜穿着新衣服,和贾政温酒闲话,想到周姨娘孤零零的,她叫枕墨把周姨娘请了来。
周姨娘还以为是蕊儿无聊,想找人陪陪呢,一进门看见贾政,楞在门槛,后悔自己没有推辞,更后悔来之前没有问清楚。
贾政招手道:“进来啊,坐吧!”说着顺手给她倒了一杯米酒,又问:“如意酥要不要一块?”周姨娘支吾着:“不要……不需要……”
这时赵姨娘从房里出来:“这身新衣服好看是好看,现在穿早了些,燥热燥热的,给你看一眼我就去换了吧!”周姨娘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好看!也只有你穿合适了,看着还像二十岁呢!”
赵姨娘转身去房间换了稍微薄些的衣服,披风也脱了,拉着周姨娘看她新近腌的一些菜,叫周姨娘拿些去。周姨娘道:“我是没资格单独开火的,也没资格叫人家为我单独炒,你给我也是浪费,除非我生吃。”
贾政道:“蕊儿,我上次买来的那个捻金银丝线滑丝锦被,你说用不着,盖的太多了,送给铃儿吧!”蕊儿爽快地叫如烟:“你给周姨娘送去!”周姨娘受宠若惊,一面跟着如烟往外走,一面道谢不迭。
蕊儿问:“你怎么对她客气起来了?”
贾政道:“我看她见了我像见了老虎似的,怪可怜的,空有个姨娘的名分,其实就是守活寡,就有点不忍,给她点东西也不值什么,起码她心里舒服点。”
果然,得了贾政送的东西,周姨娘心情大好,王夫人冷笑道:“那是赵姨娘不要的才给你,你高兴个什么?”周姨娘也不反驳,起码那是贾政亲口说给她的,就够了。
北方的冬天来得迅猛热烈,很快就逢着第一个下雪天。冬夜里,贾政和赵姨娘吃了晚饭,百无聊赖,也睡不着,贾政说:“走,去詹光的家里坐坐!”
蕊儿道:“他在南昌府的时候老是给你介绍女人,我才不要去!讨厌他!”
贾政道:“他家里近,去去就回嘛!你不想出去透透气吗?”
于是两人衣锦夜行,到了詹光的住处,是一处精巧的小院,院里没有人。也是,这么冷的天,谁会在外面晃悠呢?
只有几只鸟在光秃秃的枝丫上跳着,贾政故意吹口哨,里面有男子的声音:“谁啊?”
随即一个侍女提着灯笼打着帘子出来张望,一看是贾政和蕊儿,回道:“是一位先生和一位夫人。”
只见门帘一动,詹光探出头来:“哎哟喂!政老爷来寒舍做什么?快进来,外面冷!”
第76章 艳冠群芳薛宝钗
贾政一面替蕊儿解开斗篷一面说:“家里实在闷得慌,就想着来坐坐,赵姨娘还不乐意来呢!”
詹光笑道:“莫非她还在生我的气?”
赵姨娘道:“好好的爷们儿都叫你带坏了!”
到屋里,暖和如春,贾政因问道:“你这是什么炭?这样好!”詹光道:“这是供给宫里惜薪司的,我凑巧得了一点,一直也舍不得用,今儿才拿出来试试,谁知你们就来了,可见你们是天生的福寿之人!”
蕊儿指着桌上还冒着热气的一碟子小菜问:“这是你的下酒菜吧?”詹光笑道:“这是我们新来的苏州厨子做的冬笋炒鸡,真是回味无穷啊!我这里还有好大一筐新鲜的冬笋,正想着孝敬你们呢,要不你们带些去?”
蕊儿道:“政老爷手无缚鸡之力,走来就累够了,提东西是万万不行的。”
詹光笑道:“这有何难,我叫小厮们送去就是了。”
当晚,贾政和蕊儿回荣国府,已经很晚了,还是忍不住叫厨房开了小灶,也照着做了一盘子冬笋炒鸡,吃得身上暖乎乎的才睡去,第二天又去孝敬贾母,分给众人,这是闲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