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来问他呢,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你想不想回金陵,你想不想君临天下?想不想?那不是他必须思考的问题,那是他的命运。
只要他活着、只要他活着,就只能往前走,一步一步……不能退,是无路可退,所有同行者的命运,都压在他身上,越来越重,越来越重。
重得他想做一个平常人,像洛阳城里那许多飞扬跋扈的五陵少年,像一个纨绔,像一个……败家子。
然而他不能。只要他活着,他就不能。
疲倦这样沉重,然而一波又一波的疼痛袭来,扰得他无法入睡,一些嗡嗡嗡的声音,灯光,都极是遥远,又极是模糊,听不清楚,也看不清楚,整个世界都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往后退……
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你不要死,”有人贴着他的耳朵说话,热的气息直吹进脖颈之中,柔软的也许是唇,“只要你不死,我、我就原谅你。”
原谅他?谁?谁要原谅他,他需要谁的原谅?这个念头模模糊糊地生出来,像一滴墨落在玉版纸上,晕成月亮的影子,月亮照着洛阳错落的城池,也照见金陵的柳,金陵有折柳送人的习俗,在秦淮河边上。
春天,秦淮河的水波荡漾,像情人的眼眸。。。。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里提到嘉言给她姐戴的那个兜鍪(mou),其实是一种头盔,能遮住大半张脸。
传说中兰陵王解洛阳之围,到金镛城下,免胄示之面,就是脱下兜鍪,给守城的将领看他的脸,让对方确认是自己人。后来以讹传讹,说兰陵王因为貌美不能服众,所以戴了面具。
其实是兜鍪,护脸的护具。因为在战争中,脸面是个比较脆弱的东西,暴露在外很容易受致命伤,我记得是有将领脸上受箭身亡的……
所以三娘戴了那么个东西,元祎修认不出人来……
PS:兰陵王战斗力还可以,但是放在东魏北齐这个背景下,也一般啦,就是当时解洛阳之围一仗(兰陵王破阵曲的由来),主帅也不是他,是他表哥段韶(段韶一脸黑人问号),但是他长得美……
凭脸出圈,南北朝第一人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家武力值最高的还是他二叔高洋,突厥怕死了高洋。虽然高洋后来疯了,战绩上还是可圈可点。这家子不能喝酒,喝酒就会出事,高洋那么个喝法,实在是很像酒精中毒……
第176章 似水流年
萧阮不知道自己会活这么久,衰老,大概对于每个少年来说,都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事,远到根本不必去想。
直到突然就到眼前来。
萧阮也不知道夜会变得这么长,长到能听到更漏一滴一滴,从天黑到天明,薄的晨曦渐渐厚重起来,夜变成昼,所有能在梦里随风潜入的人和影子,到天明,就什么都不剩了。散去的烟云,如散尽的岁月,
大多数人都在盼着他死,他活得太久了,久到超出他们的心理预期,如果说二十年前他的太子还想过自己一统天下,名垂青史的话,到如今,他所能想的,无非是顺顺利利熬到他死。
可是他总也不死。
萧阮自嘲地笑了一笑。人老之后会很怕死,所以他回忆的时候,简直无法想象他当初怎么有勇气从金陵到洛阳,又从洛阳杀回金陵,这一路的血,一路上死去的人,光是想想,都让人叹息。
他曾经……是那样一个勇猛无畏的少年么?
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便是史书上,他也会被这样描述。只有他自己知道不,不是这样的,他有过犹豫,有过软弱,有过失算,所有平凡人会犯的错,他都犯过,很多平常人会羡慕的人生,他也羡慕过。
有时候,他只是比平常人多一点点运气,和一点点……绝望。平常人有的退路他没有,所谓困兽之斗。
他就是那只困兽,一开始就被困在金陵,金陵是他的斗兽场。
他挥师北上,是在十年前。那时候周乐死了快二十年了,周氏王朝被宇文氏灭掉;苏卿染也死了。所有人都会死去,与他并肩作战的,与他兵戈相向的,他的战友,他的伙伴,他的死敌,他的……皇后。
过江之后他在永平镇驻扎了一晚,那时候宣明还在,宣明跟着他微服出了营,当然是因为不放心,白龙鱼服……他并不觉得他能在这里找到什么,近三十年过去,就算曾经有过什么,也已经没有了。
她死在这里。
贺兰袖主事,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她能安安稳稳抵达金陵,她不是太聪明,又一直太任性。
十年。他以为她早就死了,他总觉得她早就死了,但是她还活着。她落在了周乐手里。一个军汉,当初的燕朝要多少有多少,家世尚且不如宇文,一个靠妻子嫁妆得了马,才能当个骑兵的角色,怎么能入她的眼?
她会曲意奉承,换一个安身之处吗?他不知道。可笑,太可笑了,贵为一国之君,他的妻子,他的发妻,最后却做了别人的外室。
洛阳人说,大将军偏宠华阳公主。
他叫她华阳公主,而不是宋王妃,当然更不会是他后来给她的谥号,皇后,武明皇后。
一个空头名份而已,为了安抚北地人心,他没什么舍不得的。
苏卿染杀她的过程,他也没有过问,没有什么好问的,死亡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他难道会因为她的死责怪她?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有一日他可以席卷天下的时候,他在这里停了一天,风特别冷,江面上结了冰。
也许是因为没看到尸体,所以总不能想象她死的样子,也许从前也没有好好看过她,何况后来隔了十年。
只是忽然想起来。
为什么还会想起?他以为他已经忘得干净,却意外地想起来,想起她在杨柳树下,轻翠色的阳光,像碧玉一样。
碧玉一样的年华。
他没有见过这样任性的人。这世上大多数的人都没有任性的底气,他偶尔会记起最初她看到他的眼神,那年月的洛阳,这样看他的小娘子,要多少有多少。
但是后来嫁给他的是她。其他人并不是没有机会,只是她们比她懂事,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碰不得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想,是不是这个世界上,其实只有她真真正正,没有半分杂质地爱过他?
他不知道。
他也没有想过,至少当时没有。
他娶她,有无可奈何的成分,但是未尝没有窃喜:始平王,这样好的跳板,满洛阳都找不到第二块。利用,当然是利用,这世上谁不被利用?有人肯瞧得上你的价值来利用你,已经是一种运气了,他想。
很多年以后,他站在永平镇的白杨树下,叶子都掉光了,光秃秃的树枝,光秃秃的树杈,树杈上没有鸟,出了太阳,也没有一丝儿温度,但是天蓝,蓝得叫人眼盲。他想,或者在那个时候,他就是恨她的。
恨……一个人,怎么可以活得这样任性。
难道这世上的人,不该都像他这样,像苏卿染这样,像贺兰袖这样,如履薄冰,步步为营吗?即便这样小心和惶恐,也还是会遭遇种种变故,陷入到束手无策的险境里,在万丈深渊里绝望,以为再无生路。
比如贺兰袖好不容易谋得的皇后之位,周旋于皇帝与太后之间,在洛阳城破之后,就是个鸡肋;再比如苏卿染遇见贺兰袖……
她什么都没有计算过,没有筹谋过,没有为之努力奋斗过,她就像一直都在云端之上,冷冷看着他们,看着他们挣扎,权衡,惊恐,放弃的痛楚,背叛与出卖,被背叛与被出卖,被践踏的人生。
后来……她也遭遇了这些,在他的府邸里,在成为他的妻子之后,一遍一遍地,在母亲和彭城长公主之间,在他与始平王之间,她从云端之上跌下来,跌进泥淖里,像所有这个世界上挣扎求一条活路的芸芸众生。
再后来,后来有些什么不一样了,具体是哪一天开始,他也记不得,也许是她发现他和贺兰袖的关系之后,也许更早,就在始平王父子宫廷喋血之后,如果说之前她已经满身泥泞,那之后,她成了一块冰。
他不知道她有没有恨过他,当她知道真相的时候,在她死亡的时候。
他有无数的理由可以指责她,然而他想诚实地对待自己,没有错,是他恨她,他羡慕她,他嫉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