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萌宝:神医财迷妃(323)

作者:北冥有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戚家提前几天商量了对策特意把人请过来,到头来却什么便宜都没得来,还反倒受了一肚子气。

等戚素素一走,戚徐氏就病了,这回是真的被气得身体不舒服了,但因为戚素素之前似提醒又似警告的话,老太太愣是憋着没让人往外传,就怕戚伯翰真的要卸职回来侍疾。

戚素素一回到王府,就把戚家的打算告诉了姬无天,另外还有姬小羊也旁听了。

结果姬小羊笑得肚子都疼了,还一个劲给她竖大拇指,姬无天好笑之余又觉得这次之后,戚家恐怕再不会惦记着让戚素素帮他们什么了,再来一次无非就是再把她们气出个好歹来。

又不是自虐狂,何必自讨苦吃呢。

姬小羊笑够了以后忽然想到一件事,道:“太子哥哥真的要选妃了吗?是不是太早了呀。”

这个问题同样是戚素素想问的。

“之前没听你提起这一茬啊,是临时决定的?”

姬无天嗯了一声,“因为平王谋反一事,近期朝中也好,民间也罢,气氛都有些低迷,皇兄便想着找点其他的事情转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

戚素素心情复杂,皇帝陛下转移注意力的法子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背锅?

“太子还小呢,这么早给他选妃,合适吗?”

姬无天勾唇道:“也不是马上就让太子成亲,只是先由皇嫂从京中适合的贵女当中挑选一下合适的人选。”

太子妃的身份某种程度上来说可比选秀成为皇上的嫔妃还要贵重,哪个人家都不在意?到时候家里有适龄女儿的,都会想方设法给自家的贵女创造机会,便是自家没有闺女的,侄女,外甥女,沾亲带故,家世清白的都可以争取一下。

即便是太子妃的位置够不上,如同戚家一样,良娣,良媛能占一个也好啊。

姬无天:“先挑人,挑好了以后把人定下来,等过两年太子再长两岁大婚也不迟。”

戚素素心想,哪里是不迟,应该说是刚刚好吧。

十五岁,好歹算是符合古代大部分人成亲的年纪了,虽然对她来说还是有点接受不能。

戚素素道:“太子选妃的事和我们关系不大,你应该也不用帮着把关,这边没什么事处理,你看我们是不是该准备回安阳府了?”

虽然她有那么点想看看太子选妃的热闹,但不排除看热闹的过程中被波及的可能,这个就还是算了吧。

姬无天道:“你不说我也正要和你提,这两天整理一下行囊就准备离开吧。”

姬小羊‘诶’了一声,有点不舍,“这么快就要走啊。”

难得能回京一趟,重新和之前的小伙伴们,还有宫里的皇子公主亲戚们玩,他还没浪够呢。

戚素素瞥了他一眼,“快?咱们已经在京城养了一个多月了,你还想待多久?时间长了,朝中的大臣们又该对你父王有意见了。”

姬小羊嫌弃地撇嘴,“那些人怎么这么烦啊,我们想待在哪儿就待在哪儿,管得那么宽。”

戚素素心里何尝不这样想,但没办法,那些人都是朝廷重臣,大殷的运作还需要他们,皇上也得顾虑着点他们的想法。

姬无天倒是不太在意朝中某些人的不依不饶,左右不能对他造成什么伤害,他就是单纯地不想被人打扰了他和戚素素的‘蜜月期’。

这两天王府里陆续有收到了不少帖子,都是想找她看病的,戚素素最近迷上了吃他做的菜,对给人看诊兴趣不大,他就将那些帖子压了下来,但一直压着也不是那么回事,还是赶紧离开京城最保险。

回程中他依旧可以和她恩恩爱爱,增进感情。

太子即将选妃的消息在戚家办满月酒的第二天就在京中传开了。

宫里也将选拔的条件列了出来。

太子妃的选拔条件是,凡是五品以上品级的官员家,家世清白,品貌端正,没有亲事在身,年纪在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嫡女。

另外,太子良娣两人,良媛六人,也会一同挑选,基本条件和太子妃同等,只是并不局限于嫡女,比较出色的庶女也在备选行列之中。

消息一出,全京震动,那些仍然议论着平王谋反之事的人都顾不上再继续谈已经成定局的事了,太子选妃才是大事啊!

京中所有家里有符合条件的女儿的人家都激动了,尤其是官职刚好达标的四五品官员,这些人在京中的势力只能说是中等,寒门出身的更是颇为清贫。

可一旦家里的女儿成为太子的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是梦!

戚家比这些人家强很多,但打的主意却一样,没能让戚素素帮戚锦湘说好话也仍然没放弃希望,哪怕是临时抱佛脚,也要将戚锦湘的礼仪好生教导一番,让她尽量表现得想一个大家闺秀该有的样子,争取一眼就被皇后或是太子相中。

还有些人家耍小聪明,特意让人向外放出话来,夸耀自家的女儿如何如何温良贤惠,才貌双全,往死里吹捧,就指望着这些话能传入宫里,给自家女儿先留下一个好印象。

更有些早早地给家里女儿订了亲的,为了攀附上太子,反悔,退婚,然后被夫家的人找茬,闹出不少笑话来。

不过短短两三日的功夫,种种好戏层出不穷,看得其他局外人们都叹为观止。

第311章 阿丽国有变

消息传出的三日后,皇后那里已经有了初选的名单和画像。

去年选秀之后,京中不少人家十四五岁的姑娘都说了亲,所以说是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的条件,实际上还是十二三岁的居多,少数因为各种原因暂时还没说亲的,总数加起来上百人,真心不算少了。

这还是抛去了这两天闹出退亲风波的几家人。

做太子妃的比起容貌家世,在皇上皇后眼里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品性,这种还没过门就闹出事来的岳家,他们怎么可能给太子找。

那几家人和本来的亲家闹僵,对外的风评也差了许多,要不是其他人顾虑着人家姑娘可能入宫,说不得早就一口吐沫把人家淹死了。

到皇后手里的这些人家,皇后又进行了一波筛选,比如剔除掉那些家里和经常找姬无天麻烦的官员们沾亲带故的。

她可不希望未来的儿媳妇娘家和小叔子不对付,这不是想把他们而今挺平静的皇室闹得家宅不宁吗?万一以后太子被枕边风出的可他皇叔离了心,百害而无一利。

还有家中五服之内的亲眷里闹出过惹人诟病的事情的,这种事一般并非规定上指的私德有亏或是闹过丑闻,包括但不限于比如家中惯常苛待庶出子女;母亲早亡,上头是继母当家;家里有性格跋扈的亲属或是娶了个管不住的厉害的媳妇可能惹祸的……诸如此类。

说白了就是个家教,还有生长环境的因素,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影响到家中女儿的心性,或是以后成为太子妃之后,娘家人会为了占便宜搞事。

为了给儿子选媳妇,给自己选儿媳妇,皇后也是操碎了心。

除了她后宫方面的考量,皇上那边也需要按照前朝的格局去做一些参考,两边一核对,又能淘汰掉一部分人家。

到最后,真正需要认真考虑的,不过就是十几家了,半数以上都是传承上百年都没出过什么坏风评的书香门第或世家。

余下小半数中,还留下了戚家的戚锦湘。

主要考量就是,戚家到底是戚素素的娘家,要是一开始就淘汰了,难免让京中的一些人以为他们一点煜王妃的薄面都不看,是不是不看重她。

另一方面,戚锦湘在京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以傻白甜没脑子出名。

太聪明的人,皇上皇后怕送进来了影响太子,日后再算计坑害太子良娣良媛所出的子女,但单蠢一点的,就不怕了,就像之前戚家二房陈姨娘想的,和心大没心眼的人相处,会很轻松。

不过有戚家这么个娘家在,帝后本质上还是不怎么乐意真的把戚锦湘收下的。

戚素素能够制得住戚家,所以不愁戚家闹腾,但戚锦湘不行啊,正因为她没脑子,才会更容易被戚家撺掇,做一些她自己或许都意识不到的错事。

京中权贵圈子看中的戚家的女儿肚子争气之类的说法,他们倒是不在意,大殷的皇室在子息方面是完全不愁的,没必要非要弄进来这么一个人,哪怕只是作为太子良娣或太子良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