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好不容易等到六皇子势败被禁,八皇子受伤静养,不想楚大小姐眼里,只有一位九殿下。
想着假以时日,以楚大小姐的脾性,终究会对他厌了,到时再设法求娶就是,哪里知道,还没有等到楚大小姐生厌,九殿下就递上折子。
如今的九殿下可不比另外二人,他可是楚大小姐心头第一好,万一就此答应,日后可再也没有转寰的余地。
耶律辰听他阻止,却只是微微一笑“四皇兄言之有理,只是如今臣弟不过是请旨赐婚,并非大婚!”
“那又有何不同?”耶律邯皱眉,向上道,“父皇,儿臣与若烟自幼一同长大,对她早已钟情,儿臣请旨,将若烟赐儿臣为妃!”
一个儿子请旨,另一个儿子马上跟着,所求的还都是楚大小姐!avv
可是楚大小姐只有一个!
皇帝揉揉额头,向楚远望去一眼,但见楚大将军挺身而立,整个人如山如岳,不动分毫,竟似朝上谈论的不是他女儿的亲事,倒让皇帝无从判定,这九殿下的折子,是应呢?还是不应呢?
皇帝踌躇未答,却听七殿下耶律亭轻哼道“四皇兄此言差矣,我苍辽虽说以礼治国,可是如今我兄弟九人,只有太子皇兄一人立妃,皇室子嗣,可是一朝大事,又岂能与寻常人家相比?”
这一年来,四皇子耶律邯处处受耶律亭掣肘,此时听他又来反对自己,顿时怒起,冷笑道“七皇弟既然心急皇室子嗣,为何如今还不选妃?”
耶律亭被他踩到痛处,轻哼一声道“若臣弟有心仪之人,也必然请旨赐婚,不劳四皇兄担忧!”
耶律邯还要再说,就见丞相王士忠也躬身行礼,大声道“皇上,四殿下言之成理,臣以为,礼不可废,还是等几位年长皇子选妃之后,再议九殿下的亲事不迟!”
咦,关这老家伙什么事?
本来杵在那里装木头桩子的楚大将军微诧,忍不住向对面的王士忠望去一眼。
这皇子议亲,议的又是上将军府的小姐,和丞相府没有一丝半毫的干系。如今丞相出来阻止,难道……
楚大将军摸摸下巴,眯眼瞧一眼当殿而跪的钰王,暗暗点头。
嗯,丞相府虽说出了一位皇妃,可是后宅还有一位适龄的小姐不曾出嫁,一定又是这个妖孽招祸!
王士忠的话刚刚一落,就听功绩侯万雄杰也道“是啊,皇上,几位殿下都已封王,也早该立妃。只是九殿下年纪最幼,越在各位殿下之前,怕于礼不合!”
昨天,万歆勾诱钰王未遂的事传的满城风雨,如今还躲在屋子里不能见人,他正盘谋,只有令耶律辰迎娶万歆,才能将一段丑闻变成一段佳话,如今听他竟然请旨,自然反对。
耶律辰听他之言,神色就冷下几分,轻哼道“若几位皇兄都不肯立妃,难不成本王就该终身不娶?”
不论是礼仪大国,还是新兴小国,这可是没听说过的!
“钰王殿下!”礼部尚书高轩立刻行礼道,“殿下莫急,臣以为,皇子的亲事,事关皇室血脉,江山传承,倒不必拘泥于此!只是我苍辽既要以礼治天下,这长幼之
序,也不可轻废!”
话都让你说了!
孝康王明辉瞧一眼楚大将军,忍不住问道“那依高大人,这钰王殿下的亲事,该当如何?”
高轩转向他一礼“回王爷,臣以为,明年便是三年一度的秀女大选之年,届时举国大选,盛事空前,几位殿下大可在此选出自己的王妃、侧妃,依序请旨赐婚!”
这倒也不失一个法子!
皇帝暗暗点头,终于忍不住转向楚大将军问道“将军以为呢?”
这可是嫁你的女儿,你总不会什么都不说吧?
楚远不意外他问到自己,瞄一眼耶律辰,点头道“小女倒是甚喜欢九殿下!”
女儿喜欢,上将军大人自然也会喜欢!
皇帝自然明白楚大将军的意思,手指在奏折上轻敲几下,点头道“既然钰王和楚大小姐是两情相悦,楚大将军也无异议,这亲事……”
这是要下旨赐婚啊!
耶律邯大急,却不敢打断,一时朝中众臣都是摒息宁神,却有喜有忧,心思却是不一。
哪知道皇帝的话还没有出口,就听殿门外的侍卫突然禀道“启禀皇上,户部员外郎郑大人求见,说有紧急民情上奏!”
只这一句,将皇帝要出口的话打断,立刻道“传!”
“传!”
“传!”
随着小太监尖亮的声音传了出去,户部员外郎郑三囤快步进殿,走不到殿心就忙跪下见礼,磕头道“臣郑三囤见过皇上,因民情紧急,臣不得己闯上朝堂,请皇上恕罪!”
皇帝点头道“既然事情紧急,有什么事,你快些说来!”
郑三囤忙将手中的奏折高举,大声道“皇上,泺源府急报,说是所辖之地发生蝗灾,已侵吞大面积土地。泺源府官民尽出,仍然无力扑灭,故而急奏,请朝廷设法相助!”
这番话一出,朝中顿时轰的一声,连皇帝也大吃一惊,呼的一下站起,失声道“你说什么?”
苍辽国土,上京以西至西南,是大面积的沙漠,以北又是极寒之地,虽非寸草不生,却也并不丰盛,举国上下,粮食仅有以东与东南尚可。而郑三囤所说的泺源,是其中最富庶的几府之一,那里可是有举国十分之一的粮食,一旦有失,对苍辽可是不小的打击。
第413章 马上点兵
郑三囤见问,又再大声回道“皇上,泺源爆发蝗灾,泺源知府急奏,请朝廷设法相助!”
这一次,听的明明白白,再没有一丝疑问,耶律隆毅只觉眼前一黑,又慢慢坐倒。深吸几口气,才缓过神来,命太监将奏折取上。
事情突发,满朝文武谁还记着方才议的是九殿下的亲事?顿时群议纷纷,满殿皆是叹息之声。连耶律辰自己也早已忘记,连忙向上行礼道“父皇,蝗灾刻不容缓,请父皇即刻下旨,派人扑灭蝗灾,以免连累其他州府!”
再过一个月就是秋收,如今正是最要紧的时候,一府闹蝗灾,若不及时扑灭,蝗虫将那里的粮食吃完,很快就会扑往周边州府,不加紧治理,只怕整个苍辽国今年会颗粒无收!
皇帝匆匆将奏折看一次,向群臣问道“泺源蝗灾,紧急扑救刻不容缓,只是不知道各位大人有何妙策?”
“皇上!”丞相王士忠第一个出列,大声道,“臣以为,立刻派兵围住整个泺源府,不容一只蝗虫漏出,以保证不波及其余州府!”
“丞相大人是要放弃整人泺源?你要泺源的百姓怎么活?”他的话刚刚出口,就被安平郡王冷声截住。
王士忠扬眉“贝王爷可有妙策?”
安平郡王向上行礼道“皇上,素来蝗灾,当引以火熏、放鸟之策,臣以为,即刻派人赶往泺源施以火熏之法,同时前往各地州府,征集禽鸟送往泺源!”
“如今已近秋收,若用火熏,只怕引起火灾,那岂不是所有的粮食都付之一炬?”户部尚书梁满仓摇头。
孝康王明辉点头道“梁大人言之有理!只是,如今我们只知道泺源蝗灾,却无法知道实际灾情,臣以为,还要速速派人前往泺源,先放以禽鸟捕食蝗虫,若是当真无法扑灭,也只有用火阻截,以免殃及周边各府!”
耶律隆毅点头,向梁满仓道“户部即刻派人前往各地州府,全力征集禽鸟送往泺源,若是人手不足,可向兵部借兵!”
“是,皇上!”梁满仓立刻答应。
耶律辰也同时应命,向上回道“父皇,大灾之后,恐生民乱,儿臣以为,朝廷施扑救之法的同时,也当设法安抚百姓!”
是啊,如果泺源一府不保,泺源的大量百姓将无以为生,若是朝廷援助不及时,恐怕就会生出民乱!
耶律隆毅点头道“钰王言之有理!”
四皇子耶律邯立刻道“父皇,儿臣请旨前往泺源,安抚百姓!”
耶律邯身为当朝皇子,又是掌管户部,由他前去,也在情理之中!
耶律隆毅点头问道“不知户部还有多少钱粮,带上一些,必要时可令百姓安心!”
耶律邯一怔,犹豫道“父皇,如今还未秋收,库中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并无多少钱粮!”
没有钱粮,你用什么安抚百姓?
满朝文武顿时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