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同人)山河同筹+番外(18)

作者:潮水朝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除此外,上门的还有来找齐爸爸办事的,这些就不是讨人喜欢的客人了。他们一般衣冠楚楚,比大部分上门的学者们看上去都体面,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贵重礼物,一进门就冲他们家人殷勤问候,然后对齐爸爸点头哈腰叫一声:“齐行长!”然后大笑着迎上去先热情拥抱一个,再递根烟,这是一般流程。有些会来事的要先跟爷爷奶奶挨个握手,奉承一轮,再狠狠夸赞一波梁书齐豫,一声声“夫人”、“千金”,听得齐豫耳朵疼。

齐爷爷都看不过眼,吹胡子瞪眼很想叫保安把他们都赶出家属楼,每次都被齐奶奶给推回书房关着。

齐趣江苦笑,这也是他爸不待见他的地方。虽然他是体制里的公务员,但因为职业的特性,不可避免总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平时还好,到了过年过节,这些惯会钻营的生意人总能从各种渠道给他家里人送各式重礼,老人们总是盛怒,齐爷爷压不住脾气的时候还把人家大包小包从家里扔出去过。然而送礼的人依旧络绎不绝,这个倒台了明年又有新的人升上来找人办事。

两个老人眼不见心不烦,出了门去院子里教授们家里聊天喝茶去了。梁书陪着齐趣江留在家里应付上门的客人,齐豫被妈妈赶到书房写作业,等客人们走了才被叫出来。

晚上的时候在外面呆了一天的爷爷奶奶回来了。白天一伙子人闯进了他的房子,爷爷现在觉得满屋子都是烟味,乌烟瘴气玷污了他老人家的清静,气得都没胃口吃饭。

家里两个老人都没什么心思吃晚饭,梁书作为儿媳妇也贴心,拌了点沙拉,把各种新鲜水果都切了,又煮了点燕麦粥,一边把东西端上餐桌,一边对齐豫说:“给你爷爷奶奶弹个曲子去。”

齐豫听话地坐到客厅一角的钢琴前,打开钢琴盖,手指触到琴键,弹了一首《月光》。

轻柔的乐曲飘扬在空气里,齐爷爷松了皱着的眉,目光渐渐柔和。齐奶奶坐在他旁边,温柔地看着孙女。老人们拿起勺子,伴着音乐声吃起晚饭。

大年初三按说女儿该回娘家,然而齐豫姥姥现在在澳大利亚过冬,不在国内,自然也不存在回姥姥家这个说法。齐豫在爷爷家安生呆着,和两个老人天天下棋看书,晚上再给他们弹几首曲子。时间过的飞快,正月初十齐爸爸上班,齐豫和梁书也该回江州了。

下了飞机齐豫还很不舍,脑中想着爷爷奶奶在家属楼大门把她送上出租车的神情,等车在乡村花园门口停下,梁书叫她下车的时候才回过神来。

提着行李往小区内走,正月里学区房小区都没几个人,短靴踩在冷硬的地面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齐豫搬起行李箱上楼,还剩一段台阶的时候楼上一扇门开了,裴音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听到楼梯里的动静,我就说是不是你们回来了。”看到齐豫和梁书,裴音露出一个笑容,她扭头:“三一,你去帮齐豫和阿姨抬下行李去。”

楼梯上传来“噔噔噔”的声音,钱三一踩着楼梯跑下来,接过齐豫手里的箱子:“给我吧。”

“没事儿,不重……”

“给我吧,你腰都直不起来了。”钱三一一把拎起她的行李箱,迈开长腿一步两个台阶上去了。他蹭蹭走上去把箱子往走廊一放,又下来把梁书手上两个小箱子也接了过去。

梁书往上走,笑眯眯地说:“谢谢三一。”

走上去她对裴音说:“你说这养儿子就是这点好,大小伙子又高腿又长,拎两个箱子都不费劲。”

裴音听她夸自己儿子,露出个灿烂笑容,又想到她们母女刚回来,赶紧道:“你们这坐了两个小时的飞机也累了吧,先回去休息吧,晚上咱们一起两家一起吃饭吧。一一他奶奶给我带了不少菜,你们也帮我们解决解决。”

梁书笑笑:“行,那我们先回了,晚上再见。”

说完,她开了门,让齐豫跟裴音他们道了个别,就回家了。

第十五章 烟花

正月十五,齐豫姥姥回国了,老人家这两年已经定居北京了,不过知道女儿和外孙女两个人在江州,还是先回了江州这边一趟,陪着她们母女过元宵节。

梁老先生去世后,为了不触景生情,赵曼诗女士就把他们一起度过许多时光的江州老房子卖了,正好清华那边对她发出邀请,女儿一家又在北京,她一个人了无牵挂,也就选择北上教书了。

这次梁书是带齐豫去酒店找她的。赵曼诗请女儿和外孙在明珠塔上的旋转餐厅吃了一顿饭,饭间她问齐豫在江州呆得习不习惯,如果不习惯的话就托个人把她的户口转回北京吧。

她说得轻描淡写,齐豫看着姥姥保养得宜的脸,却说不出答应的话。她含糊地说了声挺好的,赵曼诗嗯了一声,便不再提这个话题。

吃完饭以后,赵曼诗看着下面的江景,忽然道:“我打算等齐豫成年以后,把我名下我和你爸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给她。”

梁书大惊失色:“妈,您这是什么时候有的想法?这么突然,她一个小孩子要那么多干什么?”

赵曼诗摆了下手:“这些年我也不太想在国内呆下去了,我年纪大了,再不出去转一转将来怕这把老骨头就动不了了。我名下没多少钱,也没多少房产,也就是有些珠宝还值点钱。豫豫长大了,小姑娘家怎么能没有几件贵重首饰?像你爸这样的人家,和我们家以前,小姐成年前就有首饰几十套了,更何况现在人都更有钱了,女儿更该富养。”

她又打量一眼齐豫,说:“下午姥姥带你去逛商场,有喜欢的咱们就买。”

赵曼诗下午带齐豫在徐家汇逛了一圈,不顾她意愿买了一大堆衣服和首饰,等晚上她们两个打车回了酒店,赵曼诗把外孙女还给女儿。梁书看她有些累了,让齐豫和姥姥说了再见,就带她回家了。

齐豫和姥姥道别,走的时候回头,看到赵曼诗仰面靠在沙发靠背上,闭上眼睛,心里就替姥姥觉得有些难过。

她出生的时候姥爷的记忆力已经混乱了,没等她知事姥爷就已经没了。齐豫依稀还记得印象里她穿着白色的麻衣,在一间宽敞的弄堂里大哭,周围人来人往都没空理睬她,就连爸爸妈妈也神色匆匆,给她一颗糖就又离开做别的事了。

她只从妈妈那里了解过一些姥姥姥爷的故事。

赵女士是江州人,出生于江州一个老派生意人家。上世纪江州淮是中国最繁华的地方,再早出生十几年,赵女士就该是江州一带不折不扣的名媛大小姐。但她运气不好,出生的时候已经是建/国后数年,大资本家族已经没有活路了。她们家成分不好,后来又遇上那场批评运动,如果不是齐豫她姥爷娶了她,她根本活不到后来。

姥爷家里和姥姥家不同。他们家祖代都是读书人,在江南一代素有清名,以中正耿烈著称。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这样的世家都是受人尊敬的。齐豫的姥爷是共和国第二代研究核物理的科学家,是隐姓埋名几十年的英雄,她姥姥也是祖国的年轻科学骨干。梁家清名数百年的声誉才终于让姥姥免去一难。

或许是因为一直扶持着度过了太多波折,世事变化感情却忠贞如一,才承受不住那种失去。核是放射性元素,对身体本来就有害,姥爷身体后来飞快变弱,随便一个感冒就能要了大半性命,后来更在五十就得了老年痴呆,没坚持两年就去世了。

姥姥活得一直都很精致,做什么都带着江州本地小姐的派头,姥爷刚没那两年却根本就没怎么在国内呆过,梁书去欧洲找她,看到踩着布鞋一头短发素面朝天上街倒垃圾的母亲时,几乎都认不出她。

齐豫心里有点沉甸甸的,外婆这些年心里肯定也不好过,这么急着转移名下财产,估计也是打算渐渐推掉国内的工作多出去散心了。

她心里发堵,回家在人民广场的地铁站下面看到卖安全烟花的摊点,上去挑了一点。梁书也没阻止她,齐豫自己解释了:“过节还是放点烟花有感觉,今年有禁燃令,买点安全烟花放也好。”

“那就不能坐地铁了。”梁书笑了笑,牵起女儿的手往地铁站外走:“我们打车回。”

回了家,家里一贯不吃晚饭,梁书也没准备,因为是元宵节,只象征性给齐豫煮了碗红豆汤圆,跟女儿说了一声就进了画室。齐豫喝完那碗汤圆,开了家里的灯,打开电视看元宵晚会,晚上九点的时候,她关了电视,从沙发上蹦下来穿上外套,在脚上套了双雪地靴,拿起安全烟花的袋子出了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