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始的死,会是赵佗对南越政策改变的契机。
这个少年的命,越枝终究,忍不住,没能伸手去救。救了他,也许,赵佗的刀就会砍向雒越,砍向越裳,砍向越木和她。
越枝扶着木案起身,往门口走去,扶着门框,往外头望去。远方隐隐传来车毂钉钉声响,瓯雒人的呼啸号令随之响起,该是,准备开船了。
越枝忍不住,往外走了两步,又停在院中,再没往前。
没事的,没事的,她改变不了,她改变不了。越枝在心中不断安慰自己,只越是安慰,越是觉得不安。
十八九岁的少年郎,无知无畏,对她一个越女,又那样信任。恩义二字,如同炙热的炭火,将她的心放在上头煎熬灼烫。
院门倏忽开启,越枝一瞬还以为,是赵仲始去而复返,可抬眼望去,见着的,却是任夫人身边的侍女,素日里对她不错,她倒是认得最清楚。
越枝扬扬嘴角,双手叠在身前,问那侍女:“小姐姐来,是有什么事吗?”
侍女福身行了礼,传话道:“任夫人叫我来告诉越族姐姐一声,赵县令请越族姐姐收拾东西,准备准备一同去龙川县。”
越枝眉头轻轻蹙起,“龙川?”
侍女以为越枝不知道龙川县,笑着解释道:“正是龙川县,赵县令原本就是龙川县令,如今灵山县府困局已解,瓯雒的兵力已经撤掉。赵副将入瓯雒为质,少说也得一年半载的,赵县令也决定先回龙川县了。”
越枝点了点头,“知道了,谢谢小姐姐。”
侍女转身正要走,却又扭头回来,嘱咐道:“龙川县在东边,要走水路,赵县令得先去番禺禀报南海郡守,然后再溯江回龙川县,少不得要五六日的功夫,东西还得多备一些。”侍女叹了口气,又说:“赵县令说了,明日晨间就要启程,越族姐姐早些收拾东西吧。我先回去了。”
“小姐姐……”
侍女扭头回来,见越枝跟上来两步,满心疑惑,“怎么了?”
越枝犹豫片刻,问道:“赵副将去瓯雒当质子,不可能一直都不回来吧,我想问问姐姐,可知道,赵县令,可有跟瓯雒丞相约定,赵副将多久才会来一趟?”
侍女虽然不知道她问这个有什么用,倒也没有犹豫,直接开口回答,“我也是听任夫人说的,秦越两方约的是,两年为期,也是定在灵山县。”
越枝眼珠子转了两转,抬手朝那侍女一躬,笑道:“多谢小姐姐,我明白了。”
侍女福身行礼,转身走了出去,顺手还将院门带上了。
越枝攥住自己的袖口,转身看向那木案上的两个酒壶。
两年,还剩两年,两年之后,赵仲始便会带着灵弩回来,秦越两军就会联军南下,攻入螺城,若是在此之前,赵佗能先接纳越族,赵仲始和蜀媚珠,她和越木,或许都能有一线生机。
第24章
丰子岭北岸的蛮水江上, 江面如镜,映照着秦军的舟船列队。
越枝抬眼瞧了瞧前头那黑底白纹的“秦”字战旗,转身朝向身边的任夫人, 拱起手来, 颔首一躬, 说道:“在灵山这些时日, 多谢任夫人照顾。”
任夫人扶起越枝的手,笑道:“我也不过是给你多添两碗饭, 多加一床被子罢了,谈不上什么。”
越枝斜眼往赵佗那边瞧,垂下眼去,解下手上的一副手串,双手捧到任夫人面前, 放在她手中。
“越人重恩利,受恩必须偿还, 这个小玩意儿,是前两天屠竹带给我的,兽骨搭着水晶串来玩的小东西。还请任夫人不要嫌弃。”
任夫人接过那手串,笑着戴在手上, 翻转着手腕瞧来瞧去, 看样子是真的喜欢。“我小时候在西戎,也常戴这样兽牙手串,如今倒是少见了,还得谢谢你!”
“龙川和灵山相距甚远, 一个在东, 一个在西,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任夫人, 任夫人多保重。”
任夫人扭头往赵佗那边瞧了瞧,往前走了一步,拉住越枝的手,低声说道:“龙川不比灵山,我没办法护着你,一应饮食起居,都得指着赵大哥,连我君子都说,赵大哥性子犟,吃软不吃硬,你别太与他对着干,遇事好好说。”
越枝点点头,道了声“知道了。”
那边传来一声轻轻的咳嗽,赵佗双手背在身后,说道:“上船吧。”
越枝拜别任夫人,带着屠竹转身登船,跟着赵佗进入同一条舟船。
赵佗手下战船百余条,船上尽是轻甲秦兵围着,个个手把秦弩,腰配秦剑。赵佗自然不会放任越枝跟其余越族人单独乘一条战船。越枝必须和赵佗同乘一条船,屠竹自然要跟着,屠梏也同在一条船上。越族的阮氏兄弟另乘一条赤马小舟,舟山只有他们俩,没有一个秦兵。
越枝上了船,便想直接进船舱里头睡觉,可屠竹上了船却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越枝也就不好去睡了,知道赵佗在船头,就不想过去,只坐在船尾,脱了鞋,垂膝在船沿玩水。
中秋将近,江水清凉已经带了些许寒意,越枝只把脚收回来,抱着膝头,望着船尾涟漪发呆。
身后船舱甲板微微发出声响,越枝听见,却没回头,抬手指向院方,声音含笑,“阿竹你瞧,在这儿还能看见一点点顶天山,是不是?”
一瞬无人回应,越枝有些疑惑,一扭头,却只见一双牛皮战靴,往上瞧,正是手按秦剑的赵佗,目光与她正好对上。
越枝瞧着他的脸,可赵佗的双眼,却是落在舟船边沿,越枝的双足上。她虽从小在山中跑着长大,一双脚却生得白嫩,脚趾圆润可爱,指甲上还沾着水珠。
赵佗喉头一紧,按住剑柄的手指收紧,将剑柄牢牢攥在手中,咬着牙别过脸去。
越枝察觉他的目光,心中咯噔一下,将脚往里收,索性盘腿而坐,用裙摆将脚挡了个严实,也如他一般,扭过头去,望着旁边的一条战船。
“赵县令来,是有什么事吗?”
半晌沉默,赵佗轻轻咳嗽两声,“中午不停船,一直到苍梧县才停船补给,这是干粮与米浆。”
越枝转头,见赵佗拎着个小布包裹,愣了愣神,伸手接过来抱在怀里,道了声“多谢”,又扭头望着江面,没再瞧他。
又冷下来。
可赵佗是何人?手握重兵的秦国将领,杀伐无情的黑阎王,单是杵在身边,便叫人不能忽视,气势压制,让人难以喘息。
越枝一刻没听见赵佗离去的脚步声,心便一刻跳得不能舒缓,攥着他给的小布囊袋,细细喘着气,直在心中骂自己怂,骂自己没出息。对他骂也骂过了,凶也凶过了,可见了,怕却还是照旧怕。
“方才……”赵佗瞧见越枝肩膀一动,嘴角忍不住一动,压了压笑意,继续说,“你同任夫人说,越族重恩利,有恩必偿,说给我听的?”
越枝撇撇嘴,见他既然把话扯开,自然没什么好遮掩的,“赵县令同我之间,没有什么恩情可说,自然,说不上偿还。”
“有恩必偿,下一句,是什么?”赵佗轻哼一声,“有仇必报,这才是你要说的。”
越枝抬起头来,目光迎上赵佗的,虽比他低,眼中较量却不肯松开一分,态度更是不卑不亢,“赵县令是秦人,更是赵人,对吧?”
赵佗不答,越枝轻笑,低下头去,捏着布囊包裹,说得倒是随心,“秦赵同源,秦发源于西戎蛮荒,赵也是胡服骑射,都不是什么中原正统,可东周末年,最终争霸决斗的,却是秦赵。”
赵佗是聪明人,越枝这样一说,他自然明白,这丫头是拿越族比作秦赵,拿他比作中原各国,一字一句地告诫他,此时他低看越族,日后有得是他被征服的时候。
“伶牙俐齿。”赵佗冷冷吐出四个字,也不知是夸是贬。他继续说:“你既然知道中原历史,那便该知道,秦国统一,靠得可不是三寸舌。”
越枝倒点点头,“我知道,此刻我说什么,都比不上实实在在的刀兵相碰一仗,能够让你懂得该丢下自己的倔脾气。”
时至今日,秦军在南越土地之上,真真正正落败的,也只有对着瓯雒的灵弩之时。越枝低下头去,心中也阵阵不安。秦越交手之中,越族一向打的是游击战,虽人口损伤不多,可却是被秦军抢去了土地,若是两军真正对垒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