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您看您有什么想法?”
大家都齐齐看向贤王,见他这幅模样还以为他想到什么一样。
“哦,本王知道了,这件事情,还得再打探一二。”
说完就起身离开了,他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希望不要弄到自己的身上来,如今父皇昏迷不醒,指不定也有什么关联!
想到这儿,浑身都出了冷汗,若是如此,怕是不会草草了事。
众人见他走了,也没有办法,第二天就听说皇帝醒了……
大臣们自然是要寒虚问暖,当然最多的时间还是留给了后宫的那些人。
莺莺燕燕围在皇帝的榻边,一个个看上去都特别担心皇帝,轩辕引歌站在那儿,只是说了一句:“儿媳先行离去,父皇该上朝了。”
皇帝醒来并没有什么不适,吃过早饭后也了解了一个大概,急急忙忙上朝去了。
大臣们见皇帝醒来,各有各的想法。
“五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之上,皇帝居高临下看着这一群人,最后道:“免礼,平身。”
皇帝此时心里那个拔凉拔凉看到自己的儿子,他隐隐约约知道是谁下的毒,可是如今能够醒来,这背后还是吓出一身冷汗,要是那丫头和老九战死在沙场上,他是不是要一直沉睡下去?
看了一眼老九,真的是哪哪都很顺眼,果然这家伙是自己的福星啊!
“朕昏睡多日,如今太医说朕已经没有问题了,这段时间可有发生什么事儿?”
大家一时间都没有说什么,皇帝既然转醒了,自然是要先报喜。
“皇上洪福齐天,天佑皇上,皇上龙体安康,臣等就安心了。”
这么一说,所有人都跪了下来高喊着:“皇上洪福齐天,皇上万安!”
跟排练过似的,这异口同声的模样,让景宸挑挑眉,因为他没有开口,皇帝看到了,但是并没有说什么,不会说话的老九已经是他心目中最好的儿子。
“宸儿啊,幸好你大战归来,朕心甚慰。”
“父皇您龙体安康便好,儿臣无事。”
皇帝有些惊讶,老九居然会说这样的话了,看来是真心希望他能好的,心里真的是泪流满面了,随后看着老三说:“老三你没有什么话要对朕说么?”
靖王心中一个突突,想了想便说:“父皇,有一件事需要您的决断,镇南侯如今还在狱中。”
“哦,镇南侯……就让他多待几日,好好反省自己,收回兵权,交一半给安王,另一半给宸王!”
“父皇,此事还未查清,且不听听镇南侯所言,怎能听信一面之词。”
他就确定之前有人在父皇面前说了什么,以至于现在这么快就下了定论,殊不知皇帝是因为他给自己下药,如今还要替镇南侯说话,镇南侯要杀了老九和他媳妇儿,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容忍了,万一他们回不来,这天下易主,他还不得气得掀棺材盖儿!
“此事不必多说,兵部尚书、安王还有宸王等会儿过来一趟。”
皇帝看了一眼刘公公,刘公公便说:“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靖王是看出来了,父皇以前就想收回兵权,如今真是一个大好的机会,更何况外祖父犯错,此事就是他们错了……
想着便是一阵晕厥,幸好后面的大臣扶住了他,轻声说:“靖王,此事日后再议,先回去吧!”
这时他才反应过来,撑着走出去,旁边的贤王又忽热忽然得嘲讽,简直是气死他了,一回去就开始发脾气,这镇南侯府的人也来了,这叫他如何交代,还有母妃,是否会受到牵连?
第298章 该怎么赏
此时皇宫之中,皇帝商议完事情之后,就一直和皇太后还有皇后在一起,两人将事情都说给了他听。
包括战场上轩辕引歌告诉皇后的那些内容,一时间让皇帝都能想象得到当时的场景,皇上年轻的时候也是去过战场的,那个镇南侯的儿子居然还要在战场上背后放冷箭,捅刀子,谁给他这么大的胆子!
本来还想着放他们出来,现在,就在里面关着吧!
要不是有人救了老九,想到这儿心跳还是加速的。
皇后说完的时候还是请罪了,毕竟这些人都是她的至亲。
“皇上,臣妾有罪。”
皇帝明白皇后的苦衷,并没有在意,只是说:“若是这样能让你好受一些,朕就罚你去佛堂陪太后礼佛一年。”
皇太后也明白,并未阻拦,这皇后啊就是太要强了。
“哎,你就起来吧,日后你可要陪我这个老婆子咯。”
“母后可别嫌弃。”
皇后嘴角带着一丝苦笑,皇太后明白道:“放心,哀家才不会嫌弃,哀家可要孙儿好好陪我这个老太婆。”
“那臣妾就放心了。”
皇帝见此也是十分高兴,现在竟然这样,那镇南侯如今杀是杀不得的,不过两人就这么放了,他还是觉得很生气,他们这样和造反有什么区别?
太后知道皇帝心中的想法,便说:“这一次多亏了老九媳妇儿,你可要好好奖励人家。”
“自然要是要的,不过暂时不知道应该怎么赏他。”
“还能怎么赏!”
太后瞪了他一眼,万一下一次还有这种情况要怎么办?
皇帝有些不好意思,他知道这次是将母后吓坏了。
但是也不能怪他啊,那些个儿子不争气啊。
很快,便让人拟了圣旨。
贤妃也很快就知道,一直在宫中踱步。
“这可如何是好!此次若是真下了圣旨,这以后该如何是好!”
贤妃逼着自己要冷静,可是无论是表面多么冷静,心里还是急坏了,入金已是这样,那……
只好日后痛下杀手了。
宸王府,刘公公都已经在院子中等了许久,轩辕引歌早就知道这件事情,有些不高兴,最后还是宸王接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朕奉太上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朕第九子景宸,为珍妃之子,贤良淑德,能力卓越,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朕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子持玺升文华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决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PS:网上找的,稍微改了一下下。
景宸摇摇头接旨以后,皱着眉头看刘公公说:“为何?”
刘公公抹了抹额头上的汗,什么叫为何,让你坐皇太子还有什么理由么?就算有,圣旨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再说他也不敢随便说这件事啊!
他一个奴才怎么揣度皇帝的想法!
就算要揣度,这也不能这么光明正大啊,看着景宸这模样,只是笑了笑道:“皇上自有决断!”
“那等我媳妇儿生了孩子再搬家吧!”
刘公公只说要回去问一下皇帝,东宫也会让人打扫布置好。
走的时候,还在想,这哪个皇子王爷不想入住东宫,现在倒好,宸王居然还要王妃生了小孩儿以后再入住东宫!
还有这回事儿?真是历史难得几回闻啊!
这道圣旨一下,大家都炸了,靖王本身就已经被冷落,如今父皇又立宸王为太子,难不成大势已去?
在王府中,心里十分生气,这么多儿子当中,就他和贤王是一直陪伴在父皇身边,那时候他想着不是他就是贤王,雍亲王他都没有放在眼中,因为他根本不是他和贤王的对手,脑子太过简单,但是谁都没有想到会是后来者居上,而且景宸就像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不论是刺杀还是明着来都没有将他拍死!
如今已经成为太子,这该如何是好!
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让外祖父先出狱再说,其他的就先放下,让贤王去急吧!
可是此时的贤王却是异常冷静,大臣们坐在下手看着他的脸,也看不透他现在是什么心情,似乎都没有一丝生气的情绪,贤王不会是被刺激的不轻吧!
大家都看着贤王就怕他做出什么事情来。
就这么过了一刻钟之后,贤王才不咸不淡得开口道:“你们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