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上围巾整个人都暖和许多,黄豆拉着赵大山的手开始在甲班上溜圈。
不过甲班上确实风大浪急,走了半圈黄豆就受不住了,哆嗦着话都说不全了,还不肯进船舱。赵大山一看,这要是把小姑娘冻坏了可怎么得了。
也不顾什么,直接把大袄扣子一解,就把黄豆给拖到怀里包着,只单单露个围着围巾的脑袋好看风景。
赵大山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黄豆也不过是个九岁的小姑娘,两个人都没觉得不妥当。兴致勃勃地在甲班上站定,看船边浪花飞溅。
两个人站在甲班上看了一会,冬天的湖面上有阵阵雾气,几乎看不见水鸟,岸边的树木和杂草都枯黄了,从船上隔着雾气看,显得朦胧又好看。
只站了一会,黄豆还是被赵大山强硬地带回了船舱,外面确实太冷了,他是已经习惯了,可黄豆毕竟还是个小丫头呢,真冻出个好歹来就麻烦了。
进了船舱,黄老汉正在听几个商户聊天,黄宝贵和黄德磊也坐在一旁倾听,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
进了船舱的黄豆,应该是气温骤变,一进来不由打了两个喷嚏,鼻涕眼泪都打出来了。赵大山一看,脑门子都疼,看样子就这么一会会还是受了冷。
掀了帘子转身又出去了,不一会端了一杯开水进来递给了黄豆。黄豆接过去小心地抿了一口,有点烫有点甜,应该是放了糖。
看黄豆抱着杯子一小口一小口喝,赵大山转身去了商户身边做下,和他们攀谈起来。
这几个商户都是经常跑襄阳府和南山镇的,其中一个还经常去东央郡。大家开始还说点生意上的琐事,最后不由就八卦起来。
其中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不大,说话做事却非常沉稳。他是襄阳府涂家杂货铺的少东家,一说涂家杂货铺,黄豆就想起南山镇的涂家杂货铺,上次因为黄梨指出小偷,她们差一点还被打了。
就连赵大山听见少年说是襄阳府涂家杂货铺的,也忍不住转头看了黄豆黄梨小姐妹俩一眼。黄豆看他转过头来看,忍不住伸了伸舌头,上次打架又不是她的错,不能赖她。
赵大山不由又好气又好笑,转头不在看她,因为两个人年龄相仿,不由心生敬意,和黄宝贵叔侄热切地少年攀谈起来。
原来南山镇的涂家杂货铺,是这个少年的小叔祖家,而襄阳府的杂货铺是他祖父建立。
少年叫涂华生,是涂家长房长孙,六七岁识得字就在铺子里帮忙,十一二岁就跟着父亲去各地收购货物。十五岁这年就单独一人行走在各地采购货物,是真正的商人。
几个少年,年龄相仿,脾气相投,闲谈中,竟然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恨不得立刻备案插香磕头结拜才好。
第四十七章 二次进襄阳
特别是老叔,碰见涂华生这样经常在码头跑,做生意送货的少年一定会高兴的都要跳起来了。
可惜,他上次已经来过一趟襄阳府了,这次黄老汉再偏心也没好意思把老儿子带着。
涂华生和黄德磊赵大山聊得兴起,竟不觉得坐船烦闷个,下了船一再邀请大家去涂家杂货铺玩。
本来这次就是为了年前采购的,黄老汉还想给即将远行的儿孙各买一把防身用的刀具。涂华生的提议,黄老汉也心动了,一行人下了船,涂家的马车已经在岸边等着。
涂华生让黄米姐妹四个先上车,他们几个又顾了一辆车在后面跟着。
两辆车到了涂家杂货铺,停下车,黄豆第一个踏出车厢。涂家码头,在正兴大街,临着西市。这边都是贩夫走卒,家境一般的人家居多。而涂家杂货铺,整整占了五个店面,里面货物品种分外齐全。
从农耕用具,到行船打鱼的渔具,再到家里用的日常杂货,几乎应有尽有。四个小伙计在店里招呼,自从涂华生可以跟船送货,涂华生父亲就很少在跟船了,大部分时间都在店里帮忙。
一行人在涂家杂货铺挑挑拣拣,半天舍不得出来,几乎你能想到的日用杂货他们家都有。货品之全,样式之多,让黄豆不禁刮目相看。
看小伙计陪着客人在店里看货翻找,黄豆觉得这一对一的服务好是好,却总有点觉得哪里不如意。
四周的货架高高到顶,塞满了各种货物。中间三道货架,把一个店面硬生生分成三间,来回走动非常不方便。不过货物分布还算合理,家庭日用在一起,农耕用具在一起,行船打鱼用具又在一起。
想了许久才想起,店里只有四个伙计加上涂华生爷爷和父亲两个老少掌柜,也不过六个人。像黄家这次九个人一起到来,四个小伙计就有点不够了。
幸亏黄豆姐妹四个基本走在一起,一个伙计就够了,黄家四兄弟那边由涂华生和一个伙计招呼,黄老汉这边涂华生父亲陪着,还能余下两个伙计招呼别的客人。
如果要是一下子进来十几个客人,各有各的需求,这几个人照顾这五间大店面就有点不够看了。
“涂大哥。”黄豆向涂华生招了招手。涂华生不过十五岁,却因为经常在外面行走,先得少年老成,看见黄豆姐妹几个,一直没好意思近前,都在黄德磊那边陪着。
听见黄豆叫他,他连忙招呼一个伙计过来陪着黄家兄弟,自己理了理衣衫走了过去:“黄豆妹妹,怎么了?”
“你家这个铺子,为什么不能改成这样放货。”说着,黄豆找涂掌柜拿了一只笔,一张纸,在地上画了起来。她画得就是后世的超市模式,这样摆放货架,极大地利用了空间,又便于店里伙计看守,一个伙计完全可以站在通道中间看管两三排货架。
涂华生原本看着黄豆拿着笔在地上的纸上比比画画,还微皱着眉头,不知道这个小姑娘在干嘛。待看到黄豆在地上,画出货架,通道,写上各货架的货物分布。突然茅塞顿开,觉得自己一直找却又找不到的终结在哪里了。
两个人,蹲在地上写写画画,一直到黄老汉几个人挑好东西,准备结账,黄豆才勉强把五间店面的结构分布图画好:“我只是觉得这样更方便,至于具体怎么做,还要你家根据实际情况来改。”
涂华生频频点头,等黄豆一画完,立马把纸从地上拿了起来,视如珍宝一般,晾了晾,吹了吹。黄豆看他珍重的神态,不由有点脸红,虽然她画线还算直,但到底是毛笔,画的直线总有点接不上气得感觉。
不过字还行,勉强能看,不觉得丢人。
等黄家一行人充分满足了自己购买欲,和涂家约好,明日来取货物,一家老少又去了以前住的客栈,定了两个床铺的两间房。四五个人一间屋,也能挤挤。
等黄家人走了,涂华生把怀里的纸张掏出来,铺在柜台上仔细研究。涂家老中两大掌家人,见涂华生看得认真,也伸过头来看。一看见黄豆画得这张纸,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而且节省人力。
等知道是黄家丫头画的,涂老爷子不禁拍了孙子脑袋一巴掌:“你小子,这么大的人情不早说。”想想,明天黄家还要来拿今天够买的货物,心又定了下来。
黄家的丫头,是那个大的,还是小一点的,好像都不错呢,包括那个最小的,看起来都像很有家教的样子。唔,这样人家的男孩子华生想结交就由他们结交吧。
涂华生不知道爷爷和爹心里已经把黄家男孩女孩估摸了一遍,他正在仔仔细细研究那张纸。因为时间仓促,黄豆技术也有限,只是画了一个大概的模式,一切还得仔细按照现在店铺面积和实际情况重新构图。
晚上,涂华生还在画图,他觉得黄豆给了他一个灵感,不单单是店铺超市化的模式,还有,他去各村镇送货的时候,怎么做到让别人能够在众多批发商这里选择自己。
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只看自己努力不努力,用不用心。
中午在客栈吃了简单的饭食,下午黄家一行人开始逛街。黄老汉带着大孙子二孙子逛日杂,铁匠铺,黄豆领着姐姐妹妹逛首饰店,布料店,成衣店。
她们一直不离黄老汉三人太远,门外也永远有两个小跟班黄德磊和黄德落。
其实姐妹四个都没多少钱,这次出来,做父母的一人给了五十文银钱,让她们零用。
如果买买零嘴,这些钱肯定够了,但是想买稍微值钱点的东西就显得捉襟见肘了。